程 雯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是社会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它指社会成员不论种族、性别、地域、民族、宗教信仰、经济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何不同,都可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我国新课改倡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的有效互动,但是新课程并没有对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及质量标准等予以明确的说明,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研究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成果很少。因此本文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探究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创新研究实有必要。
师生互动模式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互动行为,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的步骤、方法、形式和结构。目前国外最具代表的师生互动模式是贝拉克提出的“诱导(SOL)-应答(RES)-反应(REA)”模式和梅汉提出的“教师主导”(Teacher Initiative)、“学生应答”(Student Response)、“教师评价”(Teacher Evaluation)模式。[1]我国有学者认为师生互动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四个阶段:选择和初步确立、基本成型、形成和习惯化,以及网络化和现场互动氛围强化等过程。[2]另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民主、融合、发展”的师生互动模式,以形成“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3]
本研究倡导的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以教师引领、学生合作、知识共享、教学融合等为主要特征,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给予学生均等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习生活化”。需要强调的是:师生互动机会均等并非指互动数量的完全相等,而是让每个学生得到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拥有适合自己的互动形式和互动程度,并从中获得最佳发展。
按照“师生互动”的主体可以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4](P3)从中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教师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与创新创造精神、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深入的思考,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两个转化”。[5](P266)
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会形成学生间在课堂师生互动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局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积极主动发言、频繁与老师互动,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多数保持沉默。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拓宽互动的时空,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在某一段时间内,让每个学生轮流发表看法,确保其拥有同等的参与权和发言权。通过语言、图像、文字、手势等特殊符号的交流互动,使每个学生拥有均等的机会获得适合自身水平的不同方式的对待,实现最充分的发展。[6]
在民主平等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间发展合作关系。班干带头,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推动各类学生优势互补;采取学生间开放式学习探讨、帮扶,使合作学习成为常态;鼓励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提出问题、保证其在班集体内能获得个人提升;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能提出更高水准的学习问题、探求更高深的知识。
平等合作关系的建构为教学共同愿景的顺利达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共同愿景是班级内所有师生自愿达到的目标总和的抽象,反映了班级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召唤着全体师生为之奋斗。在教师引领型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们通过彼此营造浓郁学习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刚开始不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或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或兼而有之。此时作为引领者教师的责任就是梳理、整合不同学生的动机、态度,通过充分的互动交流、协商引导,扩大积极共识,以每个学生是否得到均等的互动机会、是否合作学习、是否符合学校教育目标等审慎检验现状,最终确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共同愿景。(如图1所示)
图1 共同愿景形成的流程图
“共同愿景”的达成和平等合作关系的建立,使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知识”得以在共同体成员之间流动,个体习得或创造的知识被所有共同体成员分享、补充、质疑、完善,在实现“知识共享”的同时,共同体作为整体同时也获得了知识“量”的增长(分享、补充)及质的提高(质疑、完善)。
当这种“知识流动”日益频繁、多样、复杂,个体习得或创造的知识(“知识创造”)更加快捷地为所有学生共同分享。为使“知识创造”更加丰富、优质化,“知识共享”更为有序、高效,教师有必要在全体学生间协调“知识创造”与“知识共享”的关系,以实现最大化“知识增值”,客观上需要引入“知识管理”。此时,教师的使命是:转变原有课堂教学管理风格,增强知识学习的互动性、实践性和体验性,将课堂教学的管理对象从“学生”转向“知识”,管理目标从纯粹促进学习转向促进知识在学生间的共享和增值。
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型师生互动的建立,教师通过“知识管理”这一途径,引领学生间走向共享、互助的更紧密关系,使每个学生成为“知识更新创造”的始发地以及“知识共享”的中转站,团队合作学习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群体的共同学习与探讨便显得更为迫切且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7]由此,教师主导的师生互动局面将会转变为学生主动发起(如:提问、质疑、反驳、批判等)的多形式、多维度的师生互动模式,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正是每个学生获得均等互动的契机。
在浓郁的学习文化氛围中,隐藏于学生大脑的知识通过课内外交流、讨论、互动等外在的充分展现后显性化,从而被更多学生审视、质疑、补充和完善,并被所有成员拷贝、传播、增补、链接、共享,不断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共同体所有成员参与创造、完善的知识总和与以知识共享为纽带师生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协助关系一起,构成了共享、互助的学习文化情境。(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文化情境形成的流程图
“创新型”新时代呼唤“创新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新,各种电子设备和终端、MOOC、学习通、虚拟课堂、雨课堂等在线学习形式日益增多,使得知识的生产、汲取和传播发生巨大变革。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打破时空的移动学习、自主交互的社会化学习等逐渐变成现实。基于此,新时代的教师要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融合。例如:使用学习通APP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完善学习通APP课程资源,使用签到、选人、抢答、练习、讨论等互动功能,探索智慧课堂模式;充分使用直观化教学媒体和素材,增设体验式教学环节;让学生台上多发言,台下多动手;线上线下紧密融合,让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提供更多适宜均等的师生互动机会。
共同愿景的达成离不开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生态环境的支持。班级文化既存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中,也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教师要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以身作则,倡导和实践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例如关爱、感恩、公平、自律、互助、勤奋、进取、创新等。[8](P310)长期浸润于这种优秀班级文化的学生,必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争取更多适合自己的均等的互动机会。
班级文化的培育是催生学习文化生态的重要基石,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内部的保障、激励和反馈机制。保障知识的载体成长所必需的空间、时间和物质资源的支持,保障师生交流互动的平等、充分、有效。利用学习共同体所营造的共同学习、互相关怀的情境,积极运用“精神激励模式和关怀激励模式”[9](P151-152),适当采用物质激励模式,以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教师引领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考核机制,对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给予及时反馈,一段时间后,逐渐走向学生自主反思、质疑和探究,走向自我反馈。反馈机制作为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承担着自我纠偏的功能,引导学习文化生态逐渐走向成熟。此时,互动不再是外在的任务或形式,而成为师生内在的需要和追求。
上述机制中,保障机制需要外界提供物质资源的支持,而规则的遵守、师生互动的顺利开展等均需要主体的自我力量来维护。相比之下,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更多源自内部力量的自我调适。[10]显而易见,传统的纪律、惩罚、奖励制度等,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本质上是外部的力量,不足以能适时调节学习文化生态的稳定发展的需要,必须根据上述发展教师引领型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需要出发,予以调整、改善,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机制、规则和惯例,以确保维护学习文化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如图3所示)
图3 学习文化生态形成的流程图
综上所述,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是以教师在各阶段适时的引领为要件,以平等合作为师生间基本关系原则,以“共同愿景”为理想召唤,以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为纽带,推动共同体内形成不断成熟、完善、稳定的保障、激励、反馈机制;在其作用下,分别经历教师引领的平等、对话、协商的“平等合作关系”,达成“教学共同愿景”,共享、互助的“学习文化情境”以及内在机制驱动、进化的“学习文化生态”等阶段,最终达至“教:与时俱进、百花齐放;学:全面发展、百舸争流”的更高境界,实现“学习生活化”。基于该模式指导下的师生互动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开放共存,它不再是一个简单输入和输出的直线过程,而是需要师生相互扶持和班级文化培育。
“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整体运行状况可用图4直观表示:
图4 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整体运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