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2020-03-09 02:30杨鉴宇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贸出口环境

辛 娜,杨鉴宇

〔1.宜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2.众巢医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对外贸易得到飞速的发展。2015年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提出,为我国贸易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中国在嵌入以发达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时,扮演着承接发达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角色。全球价值链分工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技术(吕越和吕云龙,2016),但同时也产生了潜在的环境问题风险,现有研究中有很多文献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彭水军和刘安平,2010)。Lin & Sun(2009)等测算了中国贸易中进口隐含碳和出口隐含碳,发现我国均发现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超过了进口碳含量。作为全球“世界工厂”的中国面临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因此,我们不禁怀疑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是否是由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所导致?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同各国开展外贸交易并迅速发展成为外贸交易大国。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一)对外贸易规模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的规模,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取得增长,出口的方向与地区也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据中国海关统计如图1所示,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9.7%。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2.33万亿元,收窄18.3%。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

根据国际工业分类标准对应中国工业分类标准,高污染的行业主要是金属采矿业、纸制品和印刷出版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与合金制品业。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数据库来看,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高污染产品占比较高,而进口主要集中在一些低污染低能耗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国际商品分类标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占比逐年增加,工业制成品从1978年46.5%上升到2017年94.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从1985年占我国出口比重2%上升到28.8%(国家统计局,2019)。

(三)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增长方式长期以粗放型为主。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承接发达国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成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基地,建立大量的加工工厂。承接产业转移虽然给中国带来经济快速增长,但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技术含量低、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上世纪主要出口商品结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在对外贸易发展开始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外贸易呈现产品多元化,出口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步伐加速的特点。

图1 2012-2018年中国进出口额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中国成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国家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2000年-2012年,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012年已达到7954万吨,占世界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图2);此外,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也不断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然而,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水平却在逐年下降,碳排放占世界份额也在不断减少,2012年仅为全球碳排放的17%

同时,根据Global Carbon Atlas汇总的计算的数据,2017年全球碳排放最高的15个国家和地区如图3所示(全球碳排放中所占比例)。

图2 2000-2012年中美及世界碳排放总量及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图3 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占比前15名的国家

数据来源:搜狐网

(二)工业行业贸易隐含碳排放严重

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时期,特别是重工业与高耗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自然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恶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以重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城市的雾霾现象。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不断的攀升,大气环境的污染已经呈现出不能轻视的污染现状,主要是污染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复合型污染,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公众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根据WIOD数据库公布环境账目测算中国14个工业行业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如图2示)。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假设世界存在S个国家,每个国家拥有N个行业,每个国家每个部门生产的中间产品即可以作为中间产品出口,也可以作为最终消费品出口,通过MRIO模型中测算隐含碳排放公式表示为:

(1)

其中F表示r国的碳排放强度,表示以向量Fr为对角线元素的方阵。B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Y表示r国向s国出口的总价值。根据Johnson and Noguera(2012)、Meng et al.(2014),r国家向m国家的贸易隐含碳为:

其中,EX_Frs为含有N个元素的列向量,第i个元素表示r国家i行业向s国家的贸易隐含碳。基于上述方法,我们对中国贸易的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通过图1进行呈现。总体来看,中国14个工业行业到38个国家的平均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在样本期中呈现了增长的趋势,从2001年的30.85千吨排放,在2008年达到了最高污染排放强度为122.73千吨,相比2001增长了3倍。2008年之后我国贸易的隐含碳排放增长趋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此外,我们还基于WIOD的行业分类考察了14个工业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情况,图5表明在14个工业行业中,金属制品与合金制品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最高,为788.39千吨,其次为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焦炭炼油与核燃料制品业、化工及化学制品业,分别为407.48、395.44和127.74千吨。这四类产业在工业行业中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最高的表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本身为污染型行业有关。

图4 中国贸易隐含碳排量 图5 中国制造业行业贸易隐含碳排放

注:行业代码标识对应的行业名称为:食品、饮料与烟草(c3)、纺织与纺织品(c4)、皮革与制鞋(c5)、木材及木制品(c6)、纸制品和印刷出版(c7)、焦炭炼油与核燃料制品业(c8)、化工及化学制品业(c9)、塑料和橡胶制品业(c10)、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1)、金属制品与合金制品业(c12)、机械设备制造业(c13)、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15)、其它制造业和回收业(c16)。

(二)环保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国家环保治理与制度缺失加强了政府失灵,表现为:第一,环保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缺少有效协调。环保监管部门即受上级环保部门的管理,也受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在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下,出现了干扰执法、违法不究等问题,放纵了环境污染排放者的行为;第二,环保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权责亟待厘清。碳排放来自于各行业的排放,环保监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管范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重复的现象,各部门没有形成环保监管合力的现象。第三,政府、公众和社会组织多元治理环境的合理格局尚未形成。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信息不全面、环保公益培育不足等现象造成环境治理效率低下。

三、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全方面开放格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贸易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关系,初期经济的发展会给环境带来消极影响,但就长期的经济与贸易发展来看,后期环境会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改善和保护。客观上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推动的。因此,想要协调对外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对外贸易的产品种类,逐渐扩大外贸经济的发展规模。其次,鼓励产品创新从而提高外贸出口产品的质量,将劳动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科技优势,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这两方面的措施来协调对外贸易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长期来看可行的有效措施。我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引资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产业,本土的外贸企业也要积极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生产的企业,提高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二是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企业的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产品力度并鼓励和奖励产品的自主创新,提高外贸出口的整体质量;三是将企业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鼓励循环型生产,使能源和资源得到高效的完全的利用。从而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环境问题会随着技术的提高不断得到改善,实现环境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般来说,第二产业主要是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来大量生产低附加值的外贸产品,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方式给大气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要协调对外贸易发展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积极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的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的技术性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产业的结构,积极转变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从而减少能耗和资源的浪费,大气环境污染也会得到缓解和改善,协调好对外贸易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工业,服装和新能源的先导产业的发展,工业发展中心应该转移到新建区域,尽量形成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产业集中发展有利于集中的污染治理。我国应该抓住重要的发展机遇,摒弃原先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贸易方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一是积极改善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占较大出口比重的现状,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产品的培育和研发,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转变。二是积极培育本土企业的发展,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

(三)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努力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从而不断提高外贸发展的竞争优势,减少我国生产高污染的产品。要积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加快科技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外贸产业,利用特色资源优势促进优势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鼓励科研事业快速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核心技术所占的比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通过这些措施不断的降低单位能源能消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价值,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开发生物能源、太阳能等绿色新能源的利用,发展绿色的出口贸易产业,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另一方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高科技外贸产品企业,加大本土外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与外国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对新兴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对经济发展进行完善。根据目前外贸和环境的现状,推进交通扩建政策实施,增强外贸业务的发展活力,从而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环境的改善。对于节能项目或产品的发展实施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另外征收排污税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积极引进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限制高耗能外贸产业发展,从而在源头上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要及时了解并做好应对措施,积极参与国际上外贸和生态环境的交流与讨论。政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外贸易和交流的政策,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为生态安全做好保障,同时又能有力的发展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沿海发达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飞速的成长起来并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力军,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要研究的是我国近年来的外贸发展以及外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大气与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外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分析得出我国外贸行业发展对于大气与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针对外贸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已有的关于全国的研究找到两者可以协调发展的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我国应在以后外贸指导工作中,应对上文中所提到的问题给予重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外贸发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外贸发展体系,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提倡创新,创立自己的品牌;大力支持本土企业,提高外贸民营企业管理素质。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提高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把握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在我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大气环境。

猜你喜欢
外贸出口环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环境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