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姗 曹红梅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从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比对照组(81.3%)更高,ESCA评分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结果更高,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对比P<0.05。结论 针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助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并发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120-02
冠心病属于心脏病重较为常见的一种,该病主要是因为机体动脉硬化或动力血管痉挛与阻塞,由此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动脉出现闭塞,部分心肌因为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局部性坏死,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很多,常见主要有暴饮暴食、烟酒、过度劳累及家族因素等,为了确保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预防其心肌梗死发生,加强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文在此主要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其它严重脏器性疾病、血液疾病、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等患者。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54~82岁,中位年龄为(66.9±5.4)岁;病程1~10年,中位病程为(4.2±1.3)年。将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比基线资料发现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预见性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与监护系统的使用意义,让患者不再恐惧[1]。日常护理过程中要经常与病人交流,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其能够对自身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并针对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預,鼓励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信心,以减轻焦虑情绪。
1.2.2预见性饮食护理
了解患者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及家人应戒烟酒,饮食要合理,有节制,遵循低盐、低脂、限钠、低热量、清淡的原则,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不得摄入豆制品、咸菜、腌制食品等钠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1.2.3疼痛护理
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以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以防加重病情。止痛根据医嘱及时应用止痛剂,如吗啡或杜冷丁,缓解疼痛刺激,减轻恐惧或濒死感。
1.2.3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持续低流量供氧(2-4L/min)、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重点监控血压、心率、尿量,记录入出量[2]。当发现心律失常时,应尽快找到诱发因素,并观察和记录好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与具体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处理。
1.2.4适当运动
发病后4d-5d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关节和肢体的被动运动,每日醒时进行1h的活动;发病后6d-7d引导患者进行体位的主动更换,被动坐起45°,维持5-10min,每日进行2次;发病后8d-9d,进行主动坐起运动,每次保持5-10min,并进行部分的床上自我照料;发病后10d即可进行床下活动,并逐渐从扶着床畔走路过渡到独立行走。
1.2.5溶栓治疗护理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6 h内采取溶栓治疗,一般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200万U,保证0.5h内结束。同时,对相关适应证与禁忌证要了然于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患者意识、神志等。遵医嘱抽血检测凝血、电解质、心肌酶三项等功能,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小便颜色、大便颜色及输液针孔等有无出血情况,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等,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1.2.6预防便秘
①对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应耐心劝导,使其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同时,告知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不可用力排便,避免让心脏受损,使心肌缺血加重[3]。②注意多选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同时进行腹部按摩。③遵医嘱应用缓泻剂,促进排便,一般保持1-2 d有一次大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护理后患者症状及体征与之前对比有明显减少,心功能显著提升;有效:体征及症状好转,心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体征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心功能未改善,甚至可能出现加重情况。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借助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分别从健康知识、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四个方面评估,每项分值总分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比较两组患者最终心力衰竭、尿路感染、恶性心律失常、压疮、便秘等并发症情况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用方差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效果评价结果为,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2例、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9%)比对照组(81.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28,P<0.05)。
2.2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ESCA评分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结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对比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递增,尤其是重症冠心病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很容易出现心肌梗死,而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极易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出现心律失常及猝死。因此在针对重症冠心病患者诊疗中还需加强患者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是根据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实施饮食、心理、治疗、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可促进其焦虑、紧张等心理的缓解,加强患者相关并发症指标的关注,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异常情况来对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4]。一方面可以显著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总之,针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加強预见性护理,可有助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陈媛,田卓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2):30-32.
[2]朱玲,朱仕绉.系统CGA护理模式在住院老年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05):568-570.
[3]石珂.综合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7):937-938.
[4]王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