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忠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精髓要义,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对回答好和解决好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重大的方向引领性和理论指导性。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论述劳动教育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的逻辑基础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时代新人;逻辑;路径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社会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使命任务;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任何一种当下的思想表达,都可以从历史积淀中找到其根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科学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精髓要义。一方面,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全面理解它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立足历史的深度,系统梳理它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唯如此,才能在“宏大叙事”中进一步增强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中的最基本活动形态。然而,在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思想传统中,劳动却始终处于文明的阴影当中,或被蔑视诅咒,或被视若无睹。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亚里士多德将技术性的劳作生产视为奴隶从事的最低贱的创制活动[2];在基督教神学话语中,劳动被看作俗世之人的一种艰辛和痛苦,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3]。直到近代欧洲,劳动才越来越引起西方思想家们的兴趣和关注,作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出现在思想界的舞台中心。约翰·洛克从作为上帝使命的劳动出发,论证了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指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用经济学的话语系统论证了劳动在人类物质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5];黑格尔从哲学层面对劳动进行系统论述,认为劳动作为人与世界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精神性本质[6]。作为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提出“人人应当劳动”[7],欧文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工业劳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8]。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批判性继承前人劳动思想的基础之上,以现实的劳动关系为对象,深刻阐明了劳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意义。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自由劳动、物质劳动和雇佣劳动等不同表述,也存在着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的解释模式。总体看,劳动被置于基础乃至中心的地位,是贯穿整个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具有重要的本体价值。马克思把劳动称为社会围绕之旋转的“太阳”[9],认为感性劳动和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10],强调“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所以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学说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 [12]。
关于劳动和人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主体是人,劳动是人的劳动,“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13]。他以自由劳动为价值标尺,将以雇佣劳动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视为异化劳动[14],认为其基本特征是死劳动支配活劳动、物支配人。基于劳动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所具有的本体地位,恩格斯深刻地论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5],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 [16]。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把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解放本质地联系在一起,认为劳动是求解实现人类自由的现实途径,预言“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17]。
关于人应如何发展和怎样才能实现发展,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18]。如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根本路径在于“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9]。马克思还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成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对抗的“一种必要的抗毒素”,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0],也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根本对立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工人阶级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对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21],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 [22]。
历史逻辑: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鲜明主线,贯穿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指引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的素质形成与提高,而不同的社会阶段需要不同的国民素质水平,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国民素质特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成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的改造,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领导,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基本原则写入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指引教育工作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內容,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调整和完善的历史过程[23],在发展路向上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逻辑性。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迁:以政治为纲的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时期。
一是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正式提出与形成时期(1949年—1978年)。主要以1957年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正式提出为标志,强调教育为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功能,培养目标重点是又红又专的“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国民素质实际,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探索出一条与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4]。之后又相继发表系列谈话,强调“我们的同志都要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25],“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26]。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要求一切学校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27]。毛泽东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改造思想、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推动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被积极倡导、60年代大规模展开、70年代末结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对教育方针进一步完善,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8]。总体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以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是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教育形势的产物,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探索发展打下了浓厚的劳动底色。
二是教育方针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时期(1978年—2012年)。主要以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标志,强调教育为经济(生产力)服务,重点是培养“四有”新人和建设者、接班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教育事业也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站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全面分析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教育“三个面向”和培育“四有”新人的要求。邓小平强调,“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9],并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出了新的解释, 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主要涉及内容和方法的创新、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计划地组织和科学研究怎样组织等方面[30]。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3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新时期教育方针被写入教育根本大法[32],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3]。进入21世纪,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实践深化,教育方针不断丰富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教育方针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美”,完整表述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4]。总体看,这一时期实现了教育方针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征程。
三是教育方针的全面拓展与深化时期(2012年以来)。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服务、一个根本、两个目的”教育方针为标志,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5]。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战线立足时代和实践新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推动对“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如何立这样的德、如何树这样的人”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一个新高度。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教育方针中有关全面发展的内涵从原来的“德智体美”四个领域扩展为“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劳育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必将开辟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新境界。
综上,党的教育方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又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其中,劳动教育虽然经历起起落落,始终存在着一种复归的状态,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时代的诉求,更是未来的召唤。
实践逻辑: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使命,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6]。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劳动价值功能和劳动者作用发挥,指出“勞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3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拓宽了劳动视野,既与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学说一脉相承,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理念一体交融,是对新时代大背景下人的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客观逻辑的深刻理解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新发展,更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路径指引。
一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起点。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前提是要有“问题意识”,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首先,从全球视角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强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行业,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时空边界,引发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显著变化,对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学习者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使21世纪的教育更好地为人的成长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虽然各国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教育理念不同,但在反映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模型中均提及了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计划组织与实施能力等实践素养[38]。联合国于2015年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高度关注教育质量提升,提出要不断强化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和创业的技术和职业技能,从而推动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39]。世界银行《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人力资本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强调若要实质性提高教育质量、有效解决技能缺口,应把基础认知能力、基础技能作为人力资本发展的首要重点。其次,从新时代我国教育承载的价值功能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中国教育正步入从大到强、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民素质和人才支撑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应对不断加速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对教育变革提出的新任务,如何承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教育发展赋予的新使命,我国教育的时代“答卷”异常艰巨复杂。做好这份“答卷”,必须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用力、相向而行。在教育现代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时代新人,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方向目标。因此,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挖掘出来,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进而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最后,从我国劳动教育自身看,重视劳动育人价值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各地各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经验。但总体看,当前劳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例如:社会上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轻视劳动、忽视一线劳动者,也有一味夸大资本作用,甚至投机取巧走捷径、幻想一夜暴富或不劳而获的现象;国民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特别是在学校主阵地中,功利主义思想长期存在,单纯强化“智育”、唯分数至上,片面地将劳动与智力切割,劳动课程设置率低,劳动教育形同虚设,甚至将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休闲娱乐和惩罚手段等;学生自身对劳动理解片面化、浅显化,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能力退化,出现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综上,劳动教育正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回归劳动初心、使命已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二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导向。劳动教育虽以劳动为载体和表现形式,但在实践中却不能将其窄化为劳动,而忽视了教育的本意。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在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重塑教育理念,回归劳动价值,进而弥补教育短板,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40],从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达成。长期以来,我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经常限于两个极端:其一,在顶端的理念层面大而化之,对实践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其二,在末端的实践操作层面,受学科概念、学时、组织、流程和管理等限制,往往把劳动教育窄化为粗放的、浅表的劳作,评价目标侧重于思想表现范畴,弱化了其功能价值,也限定了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与扩展[41]。而在中间层面存在“中梗阻”,对如何一体化设计、如何指导、如何评价等,缺乏理论框架和实施体系,甚至存在许多模糊概念和研究盲点。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应被赋予更高的品质要求,劳动教育目标应该有更开阔、更科学的概括,同时更应彰显其综合的、立体的育人功能价值。要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或“真实情境”中获得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解释、判断评价、创新创造等关键素养,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要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的具体形态、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化。我们当今的劳动教育系统已经发生了飞跃,从初始状态经过一步一步地螺旋式生长与跨跃,到现在向高一级的初始状态回归,在一个新的逻辑起点上起步,并形成与新逻辑起点相统一的目标体系和实现路径系统。随着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适应时代新人培养需求,必须在教育理念、模式、文化以及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各环节全面变革,健全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首先,要系统化设计课程内容标准。借鉴国际经验,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统筹制定各学段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融入创意、创新、创客、创业等时代要素[42],推动课程内容升级换代。其次,要健全综合化课程育人渠道。将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课程作为重要渠道,开足开好,明确并保证基本课时;强化全科育人,在德育、物理、生物等相关学科教学中贯穿、融合、渗透,确保落细、落小、落实;在此基础上,综合发挥班团活动、社会实践、学工学农、研学旅行等育人功能,系统构建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打通、家庭社会参与的联合联动机制。最后,要鼓励深层化课程实施形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支持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对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避免单纯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把研究设计、作品创制、实践实验、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创新创造等融为一体,推动真实学习、真实研究、真实创造,强化完整学习和全面育人的功效。
四要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劳动教育绝不是单纯一条线或一个面上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首先,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系统如何与时俱进、有效应对新时代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必须从上到下尽快补齐劳动教育体系缺失这块短板,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機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确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其次,要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列入有关法律法规内容,强化组织领导、校内统筹和校外协调,确保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育人合力。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配备专兼职教研员,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结合各地各校实际,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资源开发,提供劳动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保证学生实践资源、实践机会和实践质量。最后,要完善学生劳动评价机制。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到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推动形成想劳动、能劳动、会劳动的导向和氛围。
本文系中宣部 2019年重大课题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9MZD008)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人民教育,2018(18):8.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9.
[3]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44.
[4]王雅琴.洛克财产权理论评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2(4):1.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6.
[6]陈治国.关于西方劳动观念史的一项哲学考察—以马克思为中心[J].求是学刊,2012,39(6):21.
[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5.
[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5.
[9]王进.让社会围绕劳动这个太阳旋转—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学习笔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7.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
[14] 唐爱军.马克思劳动观及其现实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57.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3.
[17]张云飞.《哥达纲领批判》思想诠释[J].前线,2015(3):5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9.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20]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8.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7.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23]翟博.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N].中国教师报,2009-09-22(4).
[2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2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
[26]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73.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9月19日)[J].江苏教育,1958(18):4-5.
[28]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报告,八月十八日通过)[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7(5):1-9.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7.
[30] 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7-108.
[31]加快改革 振兴中国:学习党的十三大报告[M]. 北京:红旗出版社, 1987.
[32]翟博.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N].中国教师报,2009-09-22(4).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N].人民日报,2016-02-23(23).
[3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2(22):14.
[3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6.
[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7]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3-04-29(2).
[38]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6:2.
[39]“教育2030行动框架”描画全球未来教育的模样[N].中国教育报,2015-11-16(3).
[4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56.
[41][42]吕文清.劳动教育需要四个进化[N].中国教育报,2018-11-07(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