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林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美术知识教学而言,良好的美术学习质量和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密不可分。教师需要结合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此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赏析水平,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教学思想,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设计,以此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质量。这种基于提升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教学策略研究,能够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期间发挥有效的引导性作用。
关键词:有效提升;高中美术;赏析教学;方法研究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美术知识期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赏析能力。在教师看来,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根本,在于提升学生自身对于美的赏析能力。所以,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为此,教师结合信息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拓宽美术知识的认知视野。同时,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艺术享受的感知印象。最终,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赏析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美术内容评价,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一、信息技术指导,拓宽学生美术知识视野
在高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期间,需要将提升学生美术赏析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认知的教学,不断扩充学生的美术知识认知范围。所以,教师在经过有效的教学分析之后,决定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法进行相应的美术知识教学拓展。教师采用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指导,希望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多得接触美术知识,了解美术知识的深层内涵,并掌握當前审美意象对于美术发展有哪些实质性影响。通过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法,为学生展示大量前沿性的美术创作内容,使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点认知,有更为全面的艺术感知。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法进行相应的美术知识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延伸,使学生能够对具象化的美术作品有更为全面的认知基础。为此,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教学拓展演示,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大师——冷军的画作出发,进行全面深刻的绘画作品演示。教师为学生展示冷军在油画人物细节上的处理,并指导学生从写实的画作中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写实艺术的认知和赏析能力。通过教师拓展的美术知识,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并不断开拓自己的认知视野。
二、采用情景教学,加深学生美术感知印象
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美术知识期间,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美术作品的知识内涵。所以,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希望能够切实加深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印象。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美术学习情景,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学生需要深入到经典的美术作品中来,并不断强化自己对于美术作品深刻意境的感知。故而,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美术作品赏析情景,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赏析经典美术作品期间的不足,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赏析能力。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美术学习情景,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文化意蕴的感知能力。特别是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时,就可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相应的情景再现,使学生能够对这一经典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将“清明上河图”进行情景化设计,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画作的情景之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内涵的感知能力。通过教师设计的多样化教学情景,学生能够置身于画作的情景之中,了解作品的深层艺术内涵,最终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设计赏析任务,增强学生美术评价能力
高中阶段的美术知识教学,需要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评价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自主赏析学习任务,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赏析评价能力。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相关评价任务时,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引入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学生可以从学习任务中感受到美术作品蕴含的特殊意境,并进行有效的品鉴和欣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评价能力。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期间,就可采用任务驱法进行相关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教师结合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中精美的雕塑,为学生设计相应的独立赏析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发现美术作品之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并切实体会到石窟雕塑艺术的美,并可就宗教雕塑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美术知识期间,需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美术教学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天明.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方法[J].学周刊,2019(20):157.
[2] 邹宗练.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途径浅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