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汕头中心医院50例腹泻儿童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分析

2020-03-06 01:43:36马志平
广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心医院沙门头孢

马志平 陈 瑶

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515031)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小儿腹泻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金葡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1]。

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沙门菌,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感染发病率居沙门菌感染的首位,多见于婴幼儿,可导致医院感染和暴发性食物中毒,病死率较高[2- 4]。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2017—2018年汕头中心医院50例腹泻儿童鼠伤寒沙门菌的标本信息及药敏结果, 得出汕头地区这两年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特性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目前的研究中,《162 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中显示鼠伤寒沙门菌每年的样本数集中于夏秋节,以0~1岁的婴幼儿为主。鼠伤寒沙门菌也存在许多的耐药问题,《204 例儿童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临床分析》中显示,2014—2015年珠海该院鼠伤寒沙门菌对磺胺类耐药为100.0%,四环素98.0%,链霉素94.1%,氨苄西林93.6%,氯霉素41.2%,萘啶酸41.2%,甲氧苄啶33.3%,头孢氨苄30.9%,头孢噻肟9.8%。《162 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中显示,2011—2016年成都该院的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81.48%),其次是复方磺胺甲 唑(35.80%)、头孢噻肟(17.28%)、环丙沙星(14.81%)、头孢曲松(12.96%),所有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同时对头孢噻肟耐药。

图1 心肌缺血靶点与银杏叶有效成分靶点韦恩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汕头市中心医院的儿童大便标本鼠伤寒沙门氏菌腹泻儿童50例。

1.2 试验方法

接收儿童大便标本,分区划线接种于血平板、MAC平板、SS平板、沙保罗平板、肉汤增菌培养基,35℃培养24~48 h,挑选出可以的标本的平板(SS平板上有黑眼睛样菌落),接种血平板、SS平板进行分离纯化培养,35℃培养24~48 h后,挑取菌落配置菌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鉴定,若细菌鉴定结果为沙门氏菌,则进行血清学鉴定,将鉴定结果为鼠伤寒沙门菌的标本的信息及药敏鉴定结果记录下来。通过Excel及SPSS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大便标本接收月份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大便标本接收月份分布,见表1。共收集儿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标本数据50例,其中2017年9例,2018年41例。2017年中7、9、10月较其他月份较多(均为2例);2018年中6月为最多例数(8例),次之为7、8、9月(7例)。

表1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年龄统计 例

2. 2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年龄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年龄分布,见图1。共收集儿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标本数据50例,其中2017年9例,2018年41例。2017年中以0~1岁为主,占2017年标本的77.78%(7/9),占2017—2018年0~1岁总标本的19.44%(7/36);2018年中以0~1岁为主,占2018年标本的70.73%(29/41),占2017—2018年0~1岁总标本的80.56%(29/36)。不同年龄阶段与年份之间没有明显差异。(χ2=0.509,P>0.5)

2.3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临床症状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临床症状百分率除去门诊检出的儿童大便标本无病例存案,剩余住院儿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40例),见表2。出现发热症状患儿和有腹泻症状患儿百分率很高,占总人数的95%(38/40)及97.5%(29/40);出现呕吐的症状患儿最少,占总人数的17.5%。

表2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临床症状

2.4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见表3。除去菌株数较少的药敏结果,本研究中鼠伤寒沙门菌菌株对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厄他培南都较为敏感,有100%的敏感率,对呱啦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呱酮/舒巴坦有96%和92.68%的敏感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较前三者差一些,但也有80.48%的敏感率,且鼠伤寒沙门菌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头孢西丁都为耐药,为100%耐药率。

表3 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

3 讨 论

鼠伤寒沙门菌是肠杆菌科的主要致病菌,常引起儿童严重腹泻及院内感染,因其产生耐药性较快使临床治疗非常困难[4- 5]。鼠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肠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严格管理和控制的疾病,主要通过污染食物或水经口途径传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就诊和规范治疗是防控的重要内容。了解本地区鼠伤寒沙门菌的检出及临床特点、耐药性,对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防治和抗菌药物合理选用具有重要意义[6]。

本次研究中,共收集儿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标本数据50例。在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儿童的感染时间方面,由2017年—2018年的标本接收日期可见,6、7、8、9、10月为标本接收较多的月份,说明6、7、8、9、10月为汕头市中心医院所接收儿童易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月份时间,即夏秋季节为主要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季节时间段。在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儿童的年龄方面,2017年—2018年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儿童的年龄中以0~1岁的儿童居多,说明0~1岁的儿童为该地区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易感群体。与杜敏等[6]、梁兆铭等[7]和王爱敏等[8]的结果及报道一致,符合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季节及年龄特征,可能是由于小婴儿免疫力较为低下,夏季秋季汕头地区气温高,致病菌繁殖、滋生快,容易通过各种途径污染各种饮食,夏季秋季人们也喜欢进食一些生冷食物,很容易食入附着在食物上面的致病菌,从而使夏季秋季小儿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几率明显增多。建议医疗保健机构及疾控部门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宣传教育,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家长多注意儿童的饮食健康卫生,以减少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生。在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儿童的临床症状方面,发热的儿童占比为95%、腹泻的儿童占比为97.5%、呕吐的儿童占比为17.5%、血便的儿童占比为47.5%,可见2017年—2018年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儿童以发热、腹泻为主,可出现血便症状,但是其与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22例分析[6, 9]不符,较少出现呕吐症状,因此临床在夏秋季节时,若接收到0~1岁小儿有发热、腹泻症状,或伴有血便症状,可考虑向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方向进行检查治疗,因杜敏等[6]的研究结果中显示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时,大便常规多见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增高,所以可以送检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大便常规及大便培养,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在鼠伤寒沙门菌的药敏结果方面,本研究中鼠伤寒沙门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与珠海妇幼保健院(2016)[10]、杭州市儿童医院(2017)[2]相比,较其结果中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98%和64.28%),我院的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仅有60%,敏感率下降,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8)[6]相比,较其结果中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87.04%),我院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仅有52%,敏感率也下降,且综合我院药敏结果:单纯的一代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头孢对鼠伤寒沙门菌都无明显敏感药敏结果,四代头孢类药物头孢吡肟也仅有66%的敏感率,可见虽然头孢类药物经常作为治疗鼠伤寒沙门菌的药物[6、11],但是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类药物可能呈耐药趋势,这是因为耐头孢菌素伤寒沙门氏菌的出现及数量的增加,因该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抗菌药物疗效较差,病程迁延不愈,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但头孢呱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可以达到96%,这是因为头孢哌酮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将头孢呱酮和舒巴坦二者联合,不但对阴性杆菌显示明显的协同抗菌活性,联合后的抗菌作用较单独头孢哌酮的抗菌作用大有提升。在药敏结果中,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厄他培南均为对鼠伤寒沙门菌100%敏感,但由于替加环素对儿童有副作用,所以不推荐使用替加环素。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对患儿进行正确治疗,并且注意避免抗生素的滥用,防止耐药现象愈演愈烈。

根据研究结果得知,汕头地区儿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年龄多为0~1岁,多在夏季、秋季感染,一般有发热、腹泻症状,可有血便症状,且有较严重耐药现象,临床用药时需参考药敏结果,并注意减少抗生素的滥用,以免耐药现象的加重[12]。

猜你喜欢
中心医院沙门头孢
达州市中心医院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中国饲料(2022年5期)2022-04-26 13:42:36
沙门菌噬菌体溶菌酶LysSHWT1的制备及抑菌活性分析
宁城县中心医院:改善服务,把患者放在心上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201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2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6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