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红,王纪,徐平,薛大维
(1.东北石油大学 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163318)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硕士作为应用型人才,其胜任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1]。应用型人才胜任力已经成为评价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指标[2]。培养符合职业要求,具备应用型人才胜任力的会计专业硕士是目前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胜任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并根据专家建议,构建了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模型,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分析,总结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在应用型人才胜任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提出培养符合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标准的对策,以此探究提升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的路径。
会计专业硕士是经我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项专业学位。会计专业硕士侧重会计和与其相关学科的技能,注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符合会计的职业工作需要,而非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
应用型人才是随着我国人才培养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是我国众多人才中重要的人才队伍之一,其概念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吴中江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主要任务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3]。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灵活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其内涵也是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的。
“胜任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C. 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的。他认为学校测量学生的职业成就不应当以智力、成绩等因素衡量,而应当以胜任力来衡量。在他看来,胜任力主要体现为完成某一任务需要的特定能力,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具有会计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符合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的各项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型人才角色定位与自我认知,符合应用型人才的特质,拥有客观动机与价值观,具有应用型人才的品质与能力,参加工作后,具有相当职业竞争力。简言之,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应涵盖三点要求:第一,其知识技能要符合会计专业硕士的要求;第二,其特质是应用型人才;第三,入职后,具备相当的会计职业胜任力。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胜任力和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结合胜任力冰山模型,参考网络上各类会计招聘信息中的招聘要求,构建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
根据上述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编制问卷调查表。问卷中,将25个胜任力要素设计成与之相关的25个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方式进行提问。以已就业会计专业硕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发放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07份,问卷回收率为84.5%。剔除无效问卷12份,问卷实际有效率为82.5%,以上问卷可以确定为本研究的有效研究对象。
调研对象中,男性占比35.56%(176人),女性占比64.44%(319人),年龄段在21~30岁区间的占95.56%(473人),被录取为硕士前本科学历的占93.54%(463人),专科学历的占5.66%(28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0.80%(4人)。
根据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要素统计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品质类别的胜任力均值最高,说明会计专业硕士在应用型人才品质方面是胜任的,而应用型人才能力类别的胜任力均值最低,说明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通过对各胜任力要素进行比对,同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胜任力视角,将各胜任力要素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跨学科能力略有不足
被调查者跨学科能力的胜任力要素包括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和跨学科实践技能。这两项胜任力要素的得分都比较低,排位处于全部要素的最后两名。同时,基础知识的均值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在全部要素中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第20位)。这就说明在专业知识方面,非会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建设还略有不足,即会计专业硕士跨学科能力比较薄弱。众所周知,会计专业硕士毕业后多应聘会计岗位,而会计岗位是多行业的,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硕士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能力,否则在核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从教学体系的角度分析,会计专业本身课程内容多,体系复杂,这就可能占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的跨学科能力是迫切需要关注的。
表1 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及要素统计分析
2.合作能力有待加强
被调查者合作能力的胜任力要素包括团队协作意识与沟通协调能力,以上两项要素均值较低,分别处于全部要素的第18位与第15位,标准差较高,说明整体水平都比较低,而非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合作能力,这本身也是会计职业的要求。会计在核算乃至监督的过程中都需要与单位内部员工进行合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硕士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究其原因,培养单位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的品质时,一般从会计职业道德出发,例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品质类别中良好的价值观、客观的角色定位、明确的职业动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谨慎意识要素均值水平较高的原因),往往忽视了合作能力的培养。
3.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需要重视
被调查者实践能力的胜任力要素包括会计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类别中的前三个胜任力要素(会计知识实践技能、研究方向实践技能和跨学科实践技能)及应用型人才能力类别中的全部胜任力要素(岗位适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可以发现,以上10个要素中,除了发展能力相对较好,其余要素均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硕士在实践能力方面并不理想,需要重点关注。同时,以上要素标准差普遍较低,即差异较大,这表明一部分被调查者实践能力较差,而非整个群体的问题。会计是理论与实践需要高度结合的学科,而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4]。一方面,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中,目前培养单位依然理论课程开设较多,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硕士不愿意动手实践,仍停留在观察教师实践的层面,从而造成会计专业硕士在实践方面胜任力不足。
4.学术能力尚需提升
被调查者学术能力的胜任力要素即其他拓展类别的学术能力。该能力排名相对靠后(第17位),标准差较低,说明在这一方面显现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实际上,应用型人才并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但会计专业硕士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有其特殊性。第一,会计学科本身就建立在一定的学术基础上;第二,会计职业在职称评定时有发表论文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硕士也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目前,很多培养单位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并不对其学术能力做出要求,例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等。同时,会计专业硕士大多为两年制,而学术研究的周期一般较长,在时间上也限制了会计专业硕士的学术能力的发展。因此,学术能力作为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模型特殊的项目,需要加以探讨。
1.丰富会计学科以外的选修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高层次知识水平的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5]。而打造这一类应用型人才,比较有效的办法之一即开设丰富的其他学科选修课,以供学员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学科。通过各高校不同院系之间的合作,打造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各高校可以充分运用自身建设较好的学科,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
2.联合校外单位举办各项跨学科实践活动
培养跨学科的应用型人才也离不开校外的资源。高校可以联合校外的一些单位,举办各类跨学科活动,例如参观、短期实训、讲座等,让学员切身参与到校外的实践,比如企业生产、服务等各项流程,使会计专业硕士能够在短时间内拓宽视野,了解各行业运行状况,提升他们的跨学科能力。
1.加强实训课教学
开展会计综合实训是提升会计专业硕士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快的手段。开展实训课时,可以组成模拟小组,每当结束一个项目时,小组内成员应适当更换,通过更换成员的方式,快速提升学员的合作能力。同时,在实训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财务业务训练面面俱到,例如财务核算、财务决策及财务分析等,各项目皆可让小组成员合作完成[6]。
2.开展小组讨论与翻转课堂
在会计专业硕士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讨论与翻转课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课程一些较简单的理论交予学生自学,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开展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全部同学讲授。通过小组讨论与翻转课堂的方式,可以锻炼学员的沟通协作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也可以全面调动学员的学习动力[7]。开展小组讨论与翻转课堂,能够快速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
1.切实落实“双导师”制度
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已经形成一种重要的培养制度——“双导师”制度,每位研究生不仅有一位校内导师,同时学校一般会聘请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校外导师的实务经验一般较为丰富,切实落实“双导师”制度,校外导师顺利开展指导工作,可以使学生提前锻炼实践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从而强化会计专业硕士的应用型人才胜任力[8]。
2.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势所趋。企业可以基于合作学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情况,定制化地建设实践基地。同时,实践基地的师资力量应当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成。实践基地也应当结合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胜任力的培养要求,对培养项目、评估指标进行优化,并定期进行评估。
1.适当“增负”,强化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学术能力也是会计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重要的胜任力要素之一。因此,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可以添加部分加强其学术能力的课程,对其适当“增负”,提升其学术能力,例如文献搜集与整理、学术创新能力、论文撰写等。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另一方面,对其参加工作后做学术研究也会有一定帮助。
2.优化会计专业硕士评估指标
培养单位可以优化会计专业硕士评价指标,凸显具有会计专业硕士特殊性的应用型人才胜任力评价指标。例如学生在毕业前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讲座,或参加若干学术活动。制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评价指标,可以充分锻炼会计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其会计职业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