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研究

2020-03-06 01:18王义忠程永元
关键词:燃料电池新能源一带一路

王义忠, 程永元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MBA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全球经济演进速度的加快,人类遭遇的资源短缺也日益严重,同时环境危机愈益加深,这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于是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顺应时代所需、迎合社会之要的结果。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或服务主要集中在混合动力、电力驱动和燃料电池三个向度,而中、美、日、欧、韩则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在全球化发轫、现代化发力之际,中国能源短缺、环境危机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波及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扭转这种局面,国家审时度势,迅速将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从而助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负众望,在产业联盟、行业标准、技术研发、企业布局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涵盖增程式、插电式、纯电动等多重技术组合路线,涉及快充、慢充、双源快充、在线充电、电池更换等多维能源补给方式,将为中国未来全面减少石油消耗、降低CO2排放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技术产业化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轿车技术产业化水平也有望跃居全球第一。这说明新能源汽车已渐趋肩负起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在国家强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以纯电动、燃料电池、油电混合动力为发展路径的“三纵”技术演进路线,以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为研发格局的“三横”共性技术支撑。目前电力驱动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产业技术转型导向,重点在于突破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推进汽车产业逐步进入纯电动化,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的“弯道超车”。经济性、动力性、行驶噪声、续驶里程等诸多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使得电动汽车整体正在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能源短缺的凸显以及电池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为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目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共识,全球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不例外,新能源汽车日渐衍生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典范。基于“一带一路”的全球视野,新能源汽车发展愈益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短期看,混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手,其发展主要聚焦于通过发动机与电机综合集成以适应日益多元的燃料体系以及通过传动系与电机有机组合逐步向电动化、自动化转型,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重要载体。

中期看,电力驱动因其环保功效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研发攻关重点着眼于充分提高电池性能、增强蓄电池防水功能、切实降低运营成本、全面延伸续驶里程。

长期看,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引领方向,电池模块化是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攻坚之处在于提高电池使用的持久性、提升燃料供应的可靠性,通过模块化组装满足不同车辆对功率等级的不同要求,通过优化蓄电池与燃料电池的能量分配切实降低燃料电池的生产运营成本,有效延长燃料电池使用寿命,使燃料电池类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下的靓丽风景。

尽管如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新能源汽车将会呈现混合动力、电力驱动、燃料电池“三驾马车”协同并进的发展态势,跨越式发展也将变得可能。世界各国都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由研发向生产应用转变、由分散化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五大环节

虽然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愈渐清晰,但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域,未来聚焦于行业标准、研发、生产、消费、补贴等五大环节,这决定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整体走势(如图1所示)。

图1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五个环节

一是行业标准逐步统一。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标准不完全统一,亟需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用标准来引导世界新能源汽车企业健康发展。只有有了标准,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才会有统一的规范依据。否则,不同新能源汽车企业制定、使用不同标准,将会导致配件接口不统一,不仅给消费者维修维护带来不便,而且还会造成有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显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与发展。尽管统一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但是它必将是世界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方式、驱动结构、电源结构、充电设施、充电站迥异,但是基于“一带一路”的宏观视野,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标准会渐趋统一。

二是研发力度不断加大。从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随着各国汽车企业研发力度的持续不断加大,新型锂离子电池、新型燃料电池、新体系电池、蓄电池防水等关键技术将会获得进一步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会大幅改善,续驶里程将会进一步延伸,燃料电池汽车的高端技术将会进入市场,预计以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电机驱动控制汽车,将会在未来5年内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随着智能化电动汽车技术的演进,将会改变未来10年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消费偏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会更为新颖、更具吸引力,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生产规模化呈现。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如果没有实际的生产,那么再强烈的消费也难以形成市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的消费,那么生产不可能持续。由于世界各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都试图在蓝海战略中畅游,而不是在红海战略中徜徉,其发展策略会各有侧重。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全面突破,切实解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问题,届时整车动力性将会全面提升,大幅延伸续驶里程,有效满足私人汽车的远距离行驶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电池的生产运营成本将会持续回落,个体消费门槛也会逐步降低,这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生产,从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增加供给。

四是个体消费渐趋流行。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将会刺激消费理念的变化,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有限的示范发展为广泛的认同、由被动的接触衍生为主动的接受、由消极的选购转变为积极的购买,届时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会发现,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产品也将由内销为主逐渐向境外规模出口,由主要发达国家消费衍变为发展中国家渐趋热衷,有效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从而接受国内外市场的普遍检验。

五是补贴对象发生转移。在新能源汽车概念导入之际,为了刺激企业积极参与,世界主要国家都对其发展给予倾向性补贴,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毋庸置疑,在生产问题解决之后,消费问题便提上重要日程。“得人者卑而不可胜”[1]299,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要紧紧抓住“现实的、活生生的人”[2] 118——消费者。为了促进更多消费者购买,可以由大规模补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转变为大规模补贴消费者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这无疑会助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强势介入该领域,将会直接促进各类充电站、充电桩的出现,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的服务更为方便完善。诚然,对于何时补贴激励研发、何时补贴鼓励生产、何时补贴刺激消费,都要以“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3]80为依归。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它包括核能、风能、氢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其共性是比较干净且取之不尽;而煤、油、气等常规能源,则具有污染环境、不可再生的缺点。这也是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终极动因。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偕行已成为时代主题,新能源汽车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衍生的。为了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目标,我国应从国家、社会、企业三个层面积极应对,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可以利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社会层面可以在行业标准、支援模式、优先优惠方面助推新能源汽车发展,企业层面可以在研发、推广、合作、品牌建设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图2所示)。

图2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策的三个层面

(一)国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在国际标准方面,积极参与其研究与制定,力争在优势产品和技术层面发挥导向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及其配件等统一标准体系建设,使“标准先行”在中国新兴战略行业发展中率先得到落实,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得到全面推广。

在研发生产方面,国家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研发思路和视野,确保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动力、智能化甚至新型燃料等研发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努力使其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第三个国家级世界推广项目,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专业化生产,使其具有特色化、个性化、魅力化,同时有效破除条块分割,促进新能源汽车又好又快发展。

在消费补贴方面,有效鼓励与方便消费,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但是补贴对象发生转移,由补贴生产者、消费者转变为补贴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从而全面激活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达到以消费刺激生产、以生产促进技术升级、以技术进步倒逼研发创新的目的,持续促进公交车从油补转为新能源车补,同时推动银行为新能源汽车个体消费者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在全面拉动内需中刺激经济增长”[4],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增加就业机会,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中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在税收、用地方面,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税收免缴力度,不仅给予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而且给予新能源汽车配件经营者免税支持,从而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为廉价的相关配件,对新建住宅楼、商品房、大型公共建筑物、新建改建停车场等场所给予用地绿灯及优惠,要求必须预留或安装充电设施,对配建充电桩、充换电站以及城际快充站等公共设施建设的企业给予前期运营补贴,直至使充电方便程度像加油站一样,从而补齐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公共服务短板。

在企业融资方面,积极支持“创新力度大、研发成果多、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消费者喜爱”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上市,推动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PPP、企业债券、专项基金等方式参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全方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充分募集公众资金,全面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配套设施运营方面,由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收费办法,放开各类投资进入新建改建停车场收费,允许充电及提供相关服务企业、个人向消费者收费,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整合、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其打造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成为吸纳就业、创新创业的重要推手。

(二)社会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的强大推动力

为了将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推动与发展的潜力全部释放出来,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来。

在推动标准统一方面,要切实发挥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作用,及时沟通、统一协调制定国内新能源汽车配件标准,使不同公司同类零部件能够互通互用,方便消费者零配件的维修与更换,促进新能源汽车相关配件行业的生产与发展。

在支援式扶贫方面,根据“没有市场要创造市场、没有需求要创造需求”的理念,可以动员更多社会力量“饱和”地参与到“十三五”期间国家“脱贫攻坚”过程之中,将昔日宏观“面”上支援转变为今日微观“点”上交通工具支援,将过去隐性的“背靠背”支援转变为如今显性的“面对面”公交支援,将之前无法再生的“输血性”支援转变为未来可再生的“造血性”交通支援,打通西部偏远地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公共交通工具不足的“任督二脉”,让西部贫困地区优质产品、资源流动起来、活跃起来、畅快起来。这就需要企业乃至地方政府部门借助国家对口支援西部的政策,逐渐将东部先进地区的燃油汽车捐赠给西部地区,切实让西部地区人民感受到东部地区人民的民生支援,同时也促进东部发达地区更新换代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政策优惠方面,社会可以给予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优先停车等特别待遇,发达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可以给予不限行等奖励,甚至还可以出台一些特殊政策,譬如有新能源汽车的家庭,小孩在入学、入园方面可以择校,在购物方面可以“打折”,医院看病、银行存取款优先,交通部门可以开辟新能源汽车专用车道,高速公路ETC通道半价收费,在车辆保险、购买机票甚至餐饮消费方面给予特殊优惠,等等。

一言以蔽之,要将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切实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此外,从招商引资角度出发,各地市招商对接部门可以先行梳理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情况,然后根据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利用产业链条发展需要、市场消费需求规模进行产业招商,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实现产业化生产、规模化销售、网络化服务,达到从小型电动汽车到大型电动商务车、从轻度混合动力车到中高度混合动力车、从专用特用车到个性化私家车全覆盖目标,从而将新能源汽车真正打造为某些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力。

(三)企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

汽车生产企业自身要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到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全面加以积极有效推动。在技术研发方面,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自主创新开发新一代能源动力系统和个性车型,确保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防水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等关键部件以及核心材料的产业化方面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延伸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确保其在全球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同时,加大国内企业间技术协作、国际间企业合作力度,加强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汽车专业实力雄厚高校的互动力度,切实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逐步消除各类技术参差不齐的弊端。

在标准与商业推广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全面统一配件生产标准,以规模化生产促进生产成本降低,以规模化市价促进个体消费增加,全面降低运营成本。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可以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适时采取“走出去”战略,以资本、技术、生产、销售、服务等优势在当地投资兴业,以换取地方城市公交更新换代市场,从而破解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地方保护难题。

短期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抓住以混合动力为主的私家车、乘用车以及部分城市公交车市场,为进军“一带一路”的国际市场做好准备,逐步向中混、高混、电机驱动、纯电力驱动、燃料电池驱动市场转变;中期重点要抓好纯电力驱动市场,切实解决电池、可靠性、续驶里程等问题;长期要确保把握住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使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得到全面保证,从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始终掌握主动。

在企业融资方面,可采用PPP甚至国际租赁等模式,加快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步伐,使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资本金充足,有效助推混合动力特别是纯电力驱动、燃料电池等三类新能源汽车发展。此外,还要注重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用文化引领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用品牌塑造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信赖与尊敬。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混合动力、电力驱动、燃料电池的研发上。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中国应对资源匮乏、节能减排等重大挑战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汽车提升国际竞争力、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观需要,更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一种现实选择,务必要将其发展成为未来中国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影响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猜你喜欢
燃料电池新能源一带一路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Hyundai公司的iX35燃料电池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