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 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2020-03-06 16:22孙子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期
关键词:碳酸钙骨量注射用

孙子路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骨二科 南阳47300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退行性病变,通常伴有骨组织结构损害、骨量下降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加重骨脆性,且当骨量下降≥15%时,可诱发程度不一的骨痛;当骨量丢失≥骨量峰值的30%时,可加大骨折发生风险[1~2]。目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为主,虽有一定成效,但这些药物存在较多副作用,患者满意度较差。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我院采用注射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3 月~2018 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8 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9 例。参照组男31例,女28 例;年龄61~82 岁,平均(69.63±3.32)岁;病程0.5~3.9 年,平均(2.41±0.63)年。实验组男33例,女26 例;年龄62~83 岁,平均(70.01±2.75)岁;病程0.6~4.2 年,平均(2.39±0.66)年。两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3]中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年龄>60 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既往有注射用唑来膦酸、碳酸钙D3片等药物过敏史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近30 d 内服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者;患有维生素D 缺乏症等营养缺乏性疾病者;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等骨髓增生性疾病者;甲状腺疾病者;合并认知障碍、听力模糊或精神行为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参照组 采用碳酸钙D3片(国药准字H20093675)治疗,每次2 片口服,1 次/d,连续服用12 个月。

1.3.2 实验组 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唑来膦酸(国药准字H20123152)静脉滴注,5 mg/次,滴注时间15 min 以上,1 次/年。

1.4 检测方法 取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 离心12 min,分离取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以骨密度测量仪(型号:DPX-MD) 测量骨密度(BMD),仪器购自美国GE 公司。上述操作严格按照仪器与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5 疗效判定标准 BMD 显著增加,功能活动基本复常为显著减轻;部分BMD 增加,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为好转;未达到显著减轻、好转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著减轻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观察指标 (1)疗效。(2)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2 个月后血清BGP、BALP、BMP-2、BMD 水平。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12 个月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22%高于参照组的79.66%(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BGP、BALP、BMP-2、BMD 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12 个月后血清BGP、BALP、BMP-2、BMD 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BMD(g/m2)治疗前 治疗12 个月后实验组参照组组别 n BGP(ng/ml)治疗前 治疗12 个月后BMP-2(ng/L)治疗前 治疗12 个月后59 59 tP 16.50±3.51 16.40±3.59 0.153 0.879 19.82±4.31 18.29±3.46 2.126 0.036 63.80±7.49 63.85±7.53 0.036 0.971 BALP(U/L)治疗前 治疗12 个月后82.49±8.66 76.51±7.70 3.964<0.001 82.51±13.42 82.70±13.44 0.077 0.939 96.69±17.58 89.63±16.77 2.232 0.028 0.62±0.11 0.64±0.12 0.944 0.347 0.86±0.21 0.72±0.15 3.572 0.001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在于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内分泌系统与骨代谢紊乱,致使机体单位体积骨量与骨强度降低[4~5]。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采用碳酸钙D3片口服。碳酸钙D3片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钙元素,促进钙、磷代谢,维持骨骼、肌肉所需能量,加快骨质形成,且其主要分布于肝脏与脂肪组织中,安全性较高,有利于吸收[6]。但仅单纯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周期较长,无法被胃肠道吸收,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以达到临床预期效果,改善骨代谢。

注射用唑来膦酸为第3 代双磷酸盐类药物,具有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长半衰期等显著优点,且12个月注射1 次,患者顺应性好。同时唑来膦酸特有的二氮咪唑杂环结构可直接与骨表面结合,沉淀羟基磷石灰晶体,生成正常骨质[7]。另外注射用唑来膦酸可拮抗骨细胞中甲羟戊酸通路,降低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活性,杀死破骨细胞,阻碍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本研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注射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3.22%高于参照组的79.66%(P<0.05),提示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能显著增强治疗效果。

BGP、BALP、BMP-2、BMD 参与骨质疏松症发生、进展,其中BGP、BALP 是反映骨形成有效指标;BMD 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指标,且其水平与骨质疏松症严重程度呈负相关;BMP-2 能有效体现细胞成骨分化[8]。实验组治疗12 个月后血清BGP、BALP、BMP-2、BMD 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注射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显著调节患者骨代谢,有利于降低骨折发生风险。原因在于注射用唑来膦酸能预防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与碳酸钙D3片联合,能增强抗骨质疏松效价比,降低对骨正常矿化、形成的影响。综上所述,注射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调节骨代谢。

猜你喜欢
碳酸钙骨量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硬脂酸钠对重质碳酸钙的干法改性研究
全球碳酸钙行业市场报告
球形碳酸钙的控制合成研究
纳米碳酸钙对道路用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探讨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