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童诗是儿童们丰富心灵世界的展现,诵读、学习童诗可以使儿童的语言净化、开发思维、陶冶情操。因此,在儿童诗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吟诵品读,感受儿童诗凝练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以及美好的情感。
一、诗性童心
儿童是上天赐给世界的天使,他们有着最诗意的灵魂。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儿童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儿童诗是一种富有节奏、文字流畅、内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作品,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儿童能从诗歌里获得精神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第一学段(1~2年级)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由此可见,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低年段儿童诗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
苏教版低年段的儿童诗一般都短小有趣,情感丰富,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到诗句给予我们的温馨与乐趣。
苏教版低年级诗歌整理:一年级共有6篇,分别是《人有两个宝》《升国旗》《大海睡了》《家》《雨点》《鲜花和星星》;主题有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尊敬国旗、热爱祖国;感受大海夜景,激发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观察自然、懂得尊敬老师。
二年级共有7篇,分别是《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水乡歌》《快乐的节日》《雨后》《歌唱二小放牛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主题有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他人;懂得尊敬老师;感受水乡的美和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幸福,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2.低段儿童诗的特点
(1)“儿童诗是轻逸的小精灵,带着我们在童年的场景中回忆品尝童年滋味。”因为它是儿童的,所以诗中更多地包含了儿童特有的情感与体验。
(2)儿童诗也强调诗的意境、诗的韵律和诗的凝练。
三、小学语文低段诗歌教学策略
1.以读带悟
“读”是语文教学之魂,诗歌亦然。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如果把一首优美、空灵的诗肢解成字词句的语言堆積,那这样的诗歌是不能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培养趣味、提高素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形象地说明了诗歌应重视“读”。
在教学苏教一上《鲜花和星星》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诗歌,在诗歌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
师:你们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是怎样一种画面?
生1:我看见满地的鲜花,真美啊!我要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多少?
生2 :晚上,我看见了漫天的星星,真亮啊!我要玩数星星的游戏!
师:你们描绘得真美!让我们一下子就走进了诗歌,被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所吸引。
师:想象着画面读读诗,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朋友在数鲜花、数星星,玩得很开心,脸笑得像朵花儿一样。
师:读诗就应该这样,透过语言文字,读出诗中的意境。
2.感受“诗性”
有人说过,诗歌是有生命的,它的每一句换行就是诗歌在呼吸。每一首诗歌都会唱歌。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和谐的音韵、平仄的声调、铿锵的节奏。教师在教学诗歌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集体放声朗读,如起伏的山峦;或一人登台独诵,配上和谐的伴奏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入“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身醉其音”的状态。
3.入境入情
诗歌是以感情为生命的,儿童诗能逼真地传达出儿童内心善良的愿望、美好的情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故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只有“入境”才更容易“入情”。
4.诗心飞扬
模仿诗言,进行创作表达,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积累、内化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品读完诗歌或文学作品后,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仿造诗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在学完一上《鲜花和星星》以后,学生仿照原文写写诗歌:在低年级“游戏”也是创编小诗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学生早已发现了诗意,打开诗的翅膀,让诗心飞扬。
总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和学生一起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感受诗情,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