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赋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0-03-05 17:31褚玲毅
广西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赋权医护人员家属

褚玲毅 雷 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823587927@qq.com)

【提要】 家庭赋权护理是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对家庭主要照顾者赋予部分干预权力,鼓励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疾病护理和治疗康复的全过程,让患者获得全方位、连续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本文通过阐述家庭赋权的概念与特点、基本要素及评估工具,综述家庭赋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通常只注重患者本人而忽略其家属的需求,造成医护患及其家属之间有效沟通缺失,导致家属仅能扮演被动照顾者的角色,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与康复。家庭赋权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以赋权理论为指导,建立在尊重患者及其家属权利、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的护理[1]。赋权护理要求在整个赋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监督,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激发患者利用、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疾病,促进康复的作用[2]。在家庭赋权护理中,医护人员主要以患者家庭为核心,既注重患者的需求也注重其家属的需求,协助患者家属掌握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促进家属与护理人员的相互合作,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护理与管理,让患者家属相信在患者的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家属的作用与医护人员的作用同样重要[3]。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特殊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模式,有利于患者家属能够更好地参与患者的康复计划。因此,家庭赋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家庭赋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 赋权的概念及特点

家庭赋权护理是指在患者整个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家庭主要照顾者赋予部分干预的权力,鼓励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疾病护理和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让患者能够获得全方位、连续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和改善疾病预后[4-5]。

赋权的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自我帮助,注重强调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与以往强调的需求和不足不同。赋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1)赋权是一个过程。通过赋权能够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利用资源处理、解决相关问题的行为能力,最大化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从而达到有效自我控制的一个过程[6]。赋权指导是以赋权为基础,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家庭照顾者的现状与能力,由医护人员和家庭照顾者共同制定、实施的护理工作计划,是提高照护质量的过程。(2)赋权是一个结果。通过赋权,患者及其家属被赋予权利与力量的一个结局[7]。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专业指导,赋予患者及其家属改变患者自身处境或生理病理状态的必要权利、资源、知识、技能[8],激发患者及其家属的潜在能力,主动参与患者日常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疾病预后。

2 家庭赋权的基本元素和评价工具

2.1 家庭赋权的基本元素 家庭赋权的基本元素包括增强认识、共同参与、开放式沟通和提供必要的信息。

2.1.1 增强认识:增强认识是赋权中最基础的首要元素[9]。赋权的前提是充分信任,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的要求和观念,相信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做出决策。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担负起一定的护理任务,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并对患者健康有益的方式。护理人员应主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意识到利用自身力量处理、解决患者在临床治疗护理中的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自身行为负责[10]。激发患者及其家属承担患者日常护理的责任感和信心,尽可能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护理工作,当无法完成时应及时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能够自己做出正确决策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目标性。

2.1.2 共同参与:共同参与是家庭赋权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护理人员在家庭赋权中扮演协作者的角色,通过引导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患者临床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与护理人员共同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拟定工作目标,决策解决问题方式、评价家庭赋权护理取得的效果等。一方面,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多次讨论与协商后,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可行性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手段[11]。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分析原定护理计划未完成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和整改自我护理的行为方式,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从而实现优质护理。

2.1.3 开放式沟通:家庭赋权护理仍然是以患者为中心,是建立在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因此开放式沟通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开放式沟通的前提是确保医、护、患及其家属之间平等、信任的关系,让患者及其家属毫无顾忌地将内心感受及个人需求告知护理人员[12],让护理人员能够详细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生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护理实际问题,避免因为对临床诊疗与护理不理解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开放式沟通中,护理人员能够更耐心地倾听患者及其家属需求,耐心解答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疑惑,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13]。

2.1.4 提供必要的信息:提供必要的信息是赋权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及共同探讨、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解释、告知等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信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掌握其所患疾病的相关信息,了解因疾病导致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从而减少因认知偏见造成的误解,有效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和无助感,提高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及对疾病的管理能力[12]。此外,还可向患者提供治疗新技术、新知识及其他患者战胜疾病的有效经验。

2.2 家庭赋权的评价工具

2.2.1 自我效能评价工具:慢性病自我效能问卷(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s,CDSS)[14]由复旦大学学者汉化,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主要分为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好。

2.2.2 危重患者家属需求评价工具: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CCFNI)[15]分为5个评分因子,共45个条目,分别是医护人员支持、家庭舒适、获得信息、探视患者和病情保证。该量表不计算总分,仅根据各个评分因子得分判断某一群体在某特征上的性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人群的需求。

2.2.3 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该问卷是由刘娟编制,主要用于评估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包含疾病相关知识、日常及疾病相关照顾技能、自我压力、健康管理应对策略4个维度,共35个条目,分数越高,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越强[16]。

2.2.4 照顾者准备度评价工具: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aregiver Preparedness Scale,CPS)[17]主要用于评估照顾者感知、家庭照顾准备度等情况,共8个条目,总分0~32分。所有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0~4分。分数越高,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越高。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常用于评价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18-19]。

2.2.5 赋权的评价工具:患者赋权量表(Patient Empowerment Scale,PES)[20]分为2个维度,“赋权”和“失赋权”,共40个条目,所有条目采用3点反应法评分,“从不”“偶尔”“经常”分别计0~2分。维度得分代表“赋权”和“失赋权”行为的发生情况。

3 家庭赋权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的护理模式向家庭照顾者的方向拓展,让家庭主要照顾者成为护理领域的重点对象[21]。但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患者疾病对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及经济压力,缺乏协助家庭照顾者进行角色转变,指导其提高照顾能力等的相关研究报告[16,22],这不利于开展护理工作,不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需求。因此,家庭赋权护理应运而生。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获得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赋予家庭照顾者参与患者治疗期间的部分管理、决策权利,让家庭照顾者参与患者护理方案的制定、实施,提高其照顾能力及照顾的质量[23]。

3.1 家庭赋权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有报告显示,将家庭赋权护理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照顾能力,增强家属参与日常护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患者实现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24-25]。朱倩等[26-27]研究均发现,家庭赋权护理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评估并提供照顾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其照顾准备度及综合照顾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延续性家庭护理质量和远期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王娟[28]研究发现,通过实施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能正确对待病情,使医、护、患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促进患者康复。宋倩[29]研究发现,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家庭赋权护理,能够体现以患者家庭为核心的护理理念,让家属积极参与疾病护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提高治疗自信心及生活质量。段永暖等[30]研究表明,家庭赋权护理能够减轻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其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3.2 家庭赋权护理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有研究发现[6],将家庭赋权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让医护人员与家属形成伙伴式的关系,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过程,共同对治疗及护理问题进行决策,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朱丹等[31]研究发现,家庭赋权护理能有效减轻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疾病预后。

3.3 家庭赋权护理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董菲[32]报告,采用家庭赋权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徐颖璐等[33]报告,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家庭赋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综合照顾能力,提高照顾准备度。

4 展 望

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新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家庭赋权护理的出现,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家庭赋权护理已在临床多种疾病中应用,并且收到较好效果。但目前家庭赋权护理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如在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推广、效果评价以及系统性干预鲜有报告。因此,今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研究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各种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提供护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赋权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试论新媒体赋权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