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芹 杜雨桐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且迅速蔓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新冠疫情是通过咳嗽,喷嚏等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的传染病,该症人传人、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人群普遍易感,导致全国各地相继停工停课,彻底打乱了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及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其中老年群体免疫力弱,抵抗力差且多患有基础性疾病,是新冠疫情的易感人群[2]。一旦感染,症状较重且很难治疗,故其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保证,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中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国内外多数学者都曾围绕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进行理论基础探究,认为其具有强制性、互济性、积累性的特点,而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以及保障民生的“定心丸”发挥了重要积极的现实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老年群体的自身特征及当前现状,深入研究新冠疫情对老年群体的影响及应对疫情的措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及社会保障制度来应对未来此类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这个群体所表现出的问题一直是目前的热点话题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尤其是在此次疫情背景下,更加突出了我国老年群体当前人数众多、免疫力差、心理脆弱,社交面窄[2]等特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10%,或者这个国家的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7%,那么这个国家就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3],我国当前采用的是第二种标准。本文截取了2010至2019年十年的人口数量,如图1,以2019年最新数据来看,中国的总人口数达到140005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599万人,如图2。
另外,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2019年当年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约占总人口数量的12.57%,且2010—2019年这十年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保持逐年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25%,突破4亿人,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显著加快[4]。
表1 我国2010—2019年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数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开始衰退。首先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因其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下降,很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其次为康复能力下降。老年人患病后症状比年轻人要严重许多,痊愈需要的时间更长,且痊愈后身体机能也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最后,老年人往往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据《中国老年疾病报告》统计我国28个省(区、市)的69万余人次老年住院患者近10年的临床数据资料显示,其中恶性肿瘤(37.18%)、高血压(36.69%)、缺血性心脏病(29.18%)、糖尿病(20.75%)、脑血管疾病(13.19%)是位居前五位的主要病种[5]。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旦感染病毒引起其他并发症,将会危及生命。
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不仅会带来身体机能上的衰退,也会伴有心理方面的老化。心理老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后在认知能力、情绪与人格、行为倾向等心理方面出现的变化[6]。这种心理老化限制了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尤其当老年人达到退休年龄时离开工作岗位,就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和人脉,与社会逐渐隔绝。退休后每天的日常生活固定,社交范围越来越小,大多时间都只能呆在家中。同时,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回家时间很少或除了日常生活外很少顾及老年人情感慰藉也需求,导致老年人缺乏交流对象,造成内心空虚,久而久之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变得及其脆弱敏感。大致可以将我国老年人心理问题分为以下三类:空巢综合征、退休综合征及高楼综合征。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率均较低,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为30.3%,而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仅为26.8%,老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
当前电视媒体各类新闻繁多,手机中各类软件推送信息也非常复杂,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判断能力也大不如以前。尤其是在老年人接触互联网时间不长时,对于网络中消息的真假无法完全分辨,很容易对其听之信之,且频繁向身边的老年朋友或家人传播。子女若进行劝导,也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逆反心理,发生反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对于现实情况没有办法做出理性的判断,更易受到来自这些消息或身边朋友的影响,容易造成老年人产生盲目恐慌或从众的心理,导致老年人受骗情况时有发生,轻则影响老年人生活,严重时还会造成身体或心理问题。腾讯110平台2019年10月发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显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骗举报量超过2万余次,其中有97%受骗的中老年人遭资金损失,涉案金额从百元到数万元不等。从诈骗受害人群来看,45-50岁群体往往有闲置资金,更容易落入虚假投资等骗局,受骗占比超过65%[8]。
此次新冠疫情爆发速度快,传播时间短,感染范围大,给全国各地的百姓工作生产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中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影响也非常严重,给老年群体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对高龄老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若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毒,会有致命的危险。
新冠疫情的基本症状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头痛等,而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此次疫情的危重症病人以老年人为主,且因病致死率明显更高于年轻人。本文通过查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疫情通告,分别截取了湖北省2019年12月1日(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至2020年1月24日(最后一例有详细记录的死亡病例)死亡患者情况,及陕西省2020年1月23日(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至2020年3月26日(本地患者清零)的死亡患者情况,如图3,图4,以作分析。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告,从2020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24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729例,其中死亡39例。39例死亡病例中,65岁及以上32人,占比82%,65岁以下7人,占比18%,其中4人年龄在55岁及以上。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告,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26日,陕西省累计报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25例,其中死亡3例,年龄分别为77岁、83岁,89岁。
通过两省卫健委发布的通告不难看出,此次疫情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来说危害巨大。究其原因,是由于高龄老人普遍具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造成多个器官衰竭导致死亡。如图5,据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冠心病等十类基础疾病是湖北,陕西两省死亡患者较为常见的基础疾病。同样,一些患有这些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也有病亡的情况发生。
由于老年群体本身社交范围狭窄,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且疫情发生后,各个小区街道实行封闭式管理,一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科技产品,导致无法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络,容易产生急躁,焦虑的心情,尤其像空巢老人,在家单独隔离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引发各类心理问题。而另一部分老人无法外出后,获取信息主要依靠电视、报纸、手机等,但面对不断攀升的确诊及死亡病例数,容易开始胡思乱想,且如今自媒体泛滥,有许多关于疫情的不实信息,老年群体本身就具有易受影响的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弱,不易分辨信息的真假,当被这些信息影响后,更加容易造成老年人心理恐慌。
上文提到疫情发生后,各个小区街道应国家要求实行统一封闭式管理,所有市场关门停业,一方面虽然有效地减少了居民在疫情期间互相接触,但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基础服务没有跟上,造成在隔离期间居民买菜做饭等日常生活非常不便。年轻群体尚可通过网购服务,跑腿服务等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但老年群体没有掌握这些能力时,就会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部分老人日常需要服药、看病等,都无法得到满足。且老年群体的社交范围本就狭窄,封闭式管理后彻底打乱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无法出门散步,下棋,聊天,跳广场舞等,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
此次新冠疫情,既对全国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带来困难。国家各方机构都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但也有防治分离、医疗服务欠缺、申请程序复杂、引导宣传不到位等短板和问题出现。因此,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也应针对老年群体现状及问题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政府、各级组织,社会协同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建设。第一,扩大老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老年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一环进行能力提升,建立满足现代社会老年群体生活、医疗、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统筹中西东部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向全社会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统一评价标准、服务方式、监督管理机制等,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老年社会保障带来的益处。第二,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提高各项政策间的关联性及延续性,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个更加有效权威的法律体系,加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除政府外还包括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社会力量等,引导多方共同参与,将老年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扩大并保持资金的稳定增长,以便提高老年社会保障的水准。
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的稳步运行。首先,扎实做好老年群体的保障工作,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保证疫情期间不停发不晚发,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及精神慰藉需求。还可延长社会保险保费缴纳时限,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负担[9];其次,发挥医疗保险基金的作用,增加医疗方面财政投入,将相关药品纳入医保,减轻患者经济及心理压力,将患者医疗负担降到最小。在此次疫情中,医疗保险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据初步统计,截至4月6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兵团新冠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医保结算,共支付医疗费用约14.86亿元,其中医保支付9.9亿元,支付比例为66.6%。确诊住院患者共结算51983人,涉及费用11.18亿元,其中医保支付7.46亿元,支付比例66.7%。疑似患者结算涉及总费用3.68亿元,其中医保支付2.45亿元,支付比例66.6%,剩余部分都由财政补贴[10]。根据新华网报道,截至4月11日,武汉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近70%,8位年龄超过100岁的患者里,7位已经治愈出院,最大年龄为108岁[11];最后,发挥失业保险维持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基本生活的功能,动用以往基金积累,为失业劳动者提供缓冲时间。
完善社会救助基金的使用。在疫情防控期间不仅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简化社会救助申请审批程序,适当减少申请材料,延长保障期限,全面保障老年群体,尤其是有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老年人要及时纳入,做到应保尽保,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要及时增加临时救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要求,通过政府授权的方式将社会救助基金审批权限下放,最大程度地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而且还应密切关注民生物价情况,同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根据物价变动情况,调整社会救助标准,及时发放各类补贴,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老年人基本生活,将社会救助基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另外,针对在疫情期间感染的医护工作者及其家属,政府应增加财政拨款,对他们给予全程照护和保障,发挥出社会保障兜底的作用,减轻其家庭的后顾之忧。
加大对服务机构的扶持。将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等机构纳入扶持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用,医保费用,提高补贴标准,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推行临时降低用气用水用电价格等优惠扶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结合地方和各个机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扶持措施,确保各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平稳度过当前阶段。另外,动员社会上的慈善及非营利组织等持续发挥作用,积极发动各个企业为疫情期间生活不便的老年群体提供帮助,例如在社区内设立固定采买点,提供每日送货上门服务,减少生活上的不便。
加强社区街道与医疗机构的联动。在日常走访中全面掌握辖区老年群体的身体情况,尤其是独居、高龄、失能、失智的老人,做好各项情况记录,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督促他们定时定点进行血压血糖监测,及时掌握老年人健康状况。除此之外还应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持续关注,确保未患病老人不受外界影响,不造谣不传谣,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提高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意识。用简单有效,好学好记的形式向老年群体宣传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老年人对此的重视程度,正确理性分辨各类信息。定期定时指导老年人学习防护知识,做好自身防护工作,自觉服从社区街道的防控管理工作。同时鼓励老年群体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免呆在家中产生不安情绪。
不难看出,我国目前不仅早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而且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多种问题。基于此背景,老年群体成为需要重点分析,重点照料的对象。而且当前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每个人都应密切关注。本文对我国老年群体当前特征及新冠疫情对老年群体的影响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其运行、完善其使用、加大对相关服务机构的扶持、与医疗机构的联动五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就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行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这五个方面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应该朝着提高社会保障基金这一目标共同协作,减轻新冠疫情及未来此类公共危机事件对老年群体的影响,及早恢复老年人正常生活。
注释
[1]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2]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3]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4]来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5]来源: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6]来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