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强,田贵丰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近年来,养羊业已成为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目前,甘肃省的肉羊生产水平与国外及国内其他先进省份相比,仍然缺乏专门化的肉羊品种和与其高品质、无公害羊肉生产相配套的繁育体系,生产水平比较低,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应用面不高,因而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整体水平与养羊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充分利用该省养羊大省的优势资源,实行肉羊高效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是加快全省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甘肃省引进国外多个肉羊品种,如波德代、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杜泊、澳洲白等,但总体数量有限,应用面不高。加之在引种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引进的种羊品质参差不齐;引入品种多以炒种、倒种形式出现;个别羊场出售的种羊质量差、价格高;使羊群改良面不广、数量不大,羊的良种化程度依然不高。
全省养羊业形成了以张掖、武威为主的河西走廊肉羊生产区;白银、临夏和定西为主的中部肉羊生产区;庆阳为主的陇东山羊生产区和甘南为主的藏羊生产区。根据各地产业布局特点,有重点地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肉羊产业,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抓好产区特色良种繁育的同时,以提高羊肉产量和质量为目标,重点通过提高个体产量,增加养殖效益,来加快肉羊产业发展。
目前,甘肃省广大养殖场(合作社、户)在利用引进肉羊品种杂交改良,提高个体生产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羊群结构的合理优化,在羊群整体结构中,繁殖母羊、种公羊和后备羊的选留趋于合理,养殖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养羊业生产水平,产业发展优势更加突出。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甘肃省养羊业发展迅速,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品牌逐步建立。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形成“靖远羊羔肉、东乡手抓羊肉、中天草本羊”等特色优势品牌。在加强对现有品牌巩固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肉羊产业资源优势,科学谋划,精心运作,注重宣传推介,整合品牌资源,继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不断推进品牌肉羊业的发展和壮大,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探索构建支撑优质肉羊生产的技术体系和育、繁、推于一体的良种肉羊繁育体系;组建以基层技术推广单位和种羊繁育场(合作社)为主体的技术服务团队,依托技术推广团队,通过项目试验示范,将肉羊新品种高效利用、杂交选育、优质肉羊生产配套技术推广普及。
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繁殖新技术,以引进国外肉羊品种为父本,小尾寒羊、湖羊及其杂交羊为母本,开展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测定不同杂交组合杂种羊的生产性能,筛选适宜甘肃省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杂交组合,形成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促进养羊业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良种在肉羊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优良品种的选育,快速扩大种羊群,力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种羊。同时结合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优势产区广泛开展肉羊杂交改良,在二元或多元杂交生产肉羊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和适宜的品种资源,筛选发展生产性能相对稳定的杂交组合,提高个体生产水平,进而改变目前全省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不高的局面。
采用现阶段养羊业成熟适用技术,进行技术的组装配套,发挥技术的应用效能,扩大技术应用面。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绵羊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体系,优化配套组合,制定选育目标,强化选育措施,提高选育效率,广泛开展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以提高肉羊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转变肉羊生产方式,促进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现代养羊业是一种以科学养殖技术为指导,先进的科学设备为基础,现代的经营理念为辅助,对规模养殖条件下的肉羊高效生产、杂交利用、营养控制、饲养管理、卫生保健与防疫等技术集成组装,着力提高综合饲养技术。在养羊业生产中,养殖者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掌握羊群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及时解决饲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羊群生产实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生产的最大化为目的地养殖模式。
品种资源是发展肉羊生产的基础,要实现优质种羊的高效利用,就必须强化种质资源的科技创新工作,建立肉羊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创新资源管理和组织实施机制,广泛采用现代养羊先进技术,发挥技术的整体效力,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提高养羊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同时,结合全省各地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实际,以引进优良肉羊品种为基础,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引进良种的扩繁和杂交改良,提高良种普及率,推动肉羊产业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