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尼·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020-03-04 09:37:34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王 寅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美国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日益加剧,至今各种弊端仍积重难返。近年来美国左翼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反思。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名信奉社会主义的参议员和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伯尼·桑德斯虽然退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但其造成的对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依旧存在,其主张更是受到美国广大青年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参与总统角逐的桑德斯,其意义不在于胜负,而在于全面强化美国民主社会主义的理念,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壮大。

一、桑德斯“美国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亦即“美国民主社会主义”,从其字面意义来讲是一种根据美国实际,以美国为特色而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社会主义。从价值逻辑上来讲,“美国社会主义”是一种以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以自由、平等、公正、团结、互助为理念的改良主义道路,目的是建设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社会民主以此推进国际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美国左翼政治家桑德斯所提倡和推崇的“美国社会主义”是一种试图创造一种服务于全体人民而非金字塔尖1%最富人群的政府。桑德斯关心各种民生议题,主要包括经济议题和社会议题。总体上讲,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就是全面大规模地提供公共产品,确保“经济权和经济安全权”[1],所需资金则来自针对富人和企业的增税,通过立法,要求捐赠巨额数字的富人和企业公开他们的资金流向,以确保真正的资金安全。其具体施政改革方案是:

其一,重定美国法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桑德斯提出1万亿计划用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1300万人就业。同时提出分拆“大到不能倒”的银行,通过一项21世纪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桑德斯也宣称要堵住那些允许企业将现金存放在海外以逃避纳税的漏洞,指出我们要利用这一政策产生的收入来“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重建我们摇摇欲坠的基础设施”[2]22。

其二,挑战寡头政治,重构政治格局。桑德斯强调民主是一人一票,我们的目标是“防止国家走向寡头政治,尽全力营造民主的政治环境”[3]126。每位公民都应该为民主而战,为争取投票自由和建立民治、民有、民享的政府而奋斗。取消对选民的投票限制,严厉打击富人干预政治,变革竞选筹资体系,“将权贵赶出政治,才能真正建立起代表普通人民利益的政府”[3]130。

其三,公立大学免费,提升教育公平。桑德斯提出为收入不超过12.5万美元的家庭免收公立学院和大学学费,大幅减免学生贷款债务。同时,桑德斯亦提出了一项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提案。它将保证这个国家任何年收入为12.5万美元或以下的家庭的孩子——占美国人口的83%——“都能免费上公立学院或大学。该提案还大幅减少了学生债务”[2]30。

其四,扩大社会保障,提升公民福祉。桑德斯提出通过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人增税来扩大社会保障,扩展这一计划的补偿能力至2065年。提升25万元以上收入的应纳税的上限,让富人和工薪阶层一样将给社会保障缴纳等比例的税,对处于金字塔顶1%的富人阶级实施增税。桑德斯极力宣称:“社会保障是退休后的生命线。”[2]128

其五,创新就业渠道,实施青年就业计划。桑德斯提出大规模青年就业计划,以此保护弱势群体,实现青年最充分、最平等的就业。同时,通过结束附带权益的漏洞,打破富豪阶级对就业岗位的垄断和控制,实施青年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多层次保障青年就业计划的实现。

其六,扩大社会福利保障,实施带薪家庭休假和病假制度。桑德斯提出所有工作者给予12周的带薪家庭休假和病假,并且呼吁引入一项立法,到2024年将联邦最低工资从每小时7.25美元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到2024年,“15美元的最低工资将为工人带来1440亿美元的更高工资,有利于当地经济”[2]70。

其七,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养老金水准。桑德斯推出了防止150万美国人退休金被削减的计划。堵塞税收漏洞,提高富豪阶级征税标准,扩大富豪阶级养老金缴存标准和档次,提高国家养老金储备规模,提高与通胀挂钩的每小时15美元的联邦最低工资标准,“阻止雇主削减150多万美国人的养老金”[2]22。

其八,实施能源革命。桑德斯提出一项投资清洁、可持续太阳能、风能和地球热能源发展的专项计划。对向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以及未来电池等领域工作转移的工作者提供全面的福利。桑德斯也强调绿色新能源计划的重要性,对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征税,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举投资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

其九,加强民生建设,实施全民医保计划。桑德斯指出医疗保健是一项人权,而非特权。“美国应该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地区并驾齐驱,通过统一支付的全民医保体系,保证每个大人、小孩都想有医疗保健。”[3]220首先,桑德斯宣称全民医疗保险一个都不能少,雇主按员工收入的6.2%支付医疗保险费,家庭按收入的6.2%支付医疗保险费;大力推进累进所得税率改革,向资本利得和股息红利征税;同时提出限制富人减税,征收合理遗产税,调整房地产税,节省健康税的开支等。其次,要求建立强大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大力扩展联邦合格卫生中心(FQHC)项目。再次,桑德斯支持儿童保育保健服务建设,大幅增加对国家卫生服务团的资助,为准备在医疗服务不足地区行医的医生、牙医和护士提供债务减免和奖学金资助。最后,强调严格规范制药业和医疗器具业,降低其资金控制国会和州立法机构,甚至对共和党和民主党进行控制的强大政治影响力。

其十,强化法治监督,扩大司法改革。桑德斯强烈要求“废除死刑,结束大规模监禁,实施重大刑事司法改革”[2]21-22。第一,支持大麻合法化,实施轻罪判决。第二,加强犯罪性质认定和鉴别工作,区别对待,挽救生命。第三,合理实施监禁,降低监禁费用,降低离谱监禁率,提升因监禁而导致的政治民主自由权丧失。第四,改革警察体制机制,加强警察业务素质培训,提升警察业务能力。努力消除警察因种族偏见导致的致命武力行为。第五,降低司法体系的个人、社会和经济成本,严厉打击司法腐败,实施司法救助制度,保障司法公正公平。

其十一,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创新。桑德斯试图通过多数卡片核查认可和通过有约束力的仲裁确保第一份合同,让工人更容易加入工会。同时桑德斯也强烈要求结束灾难性的驱逐行动,“禁止私人监狱和拘留中心,通过全面的移民改革”[2]22。面对选举的精英化和利益化倾向,桑德斯建议转向选民自动登记和选举的公共融资,将选举日定为联邦假日,取消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创建议程来保护和扩大美国原住民和土著社区的权利。针对移民问题,实施《童年抵美暂缓遣返计划》(DACA),让180万符合DACA资格的年轻人能从立法上获得法律保护和获得公民身份。

二、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初期,桑德斯坚持参选美国总统,况且在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之后,一直坚持自己理念和主张,全身心投入选举活动。虽然最终退选,但他的“美国社会主义”理念和思想,对美国社会具有深刻影响。

1.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改革方案

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全球弥漫之后,全球经济总体增长缓慢,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更是举步维艰,增长有限。面对经济萧条的病态现象,美国社会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敢于打破现行经济体制的社会改革家,当中最具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之士便是桑德斯。桑德斯是民主党内最激进的进步派,在他看来,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存在很大问题,它打击了中产阶级,损害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利益,扩大了贫富差距,增加了贫困人口。为此,桑德斯强烈要求:第一,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对最富有的人和最赚钱的企业大幅增税,为中产阶级提供“大规模”减税。第二,努力减少赤字和国家债务,大幅增加惠及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病人和穷人的联邦项目,大规模增加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补助、教育、营养援助、经济适用房和其他项目。第三,努力消除经济不平等现象,实现经济正义。第四,为道德经济而战,努力消除种族之间经济鸿沟,努力实现国家的正义,消除经济不平等现象。

2.左翼民粹主义得到强化和发展

民粹主义的核心特征都是崇拜人民和反对精英。以桑德斯为代表的左翼民粹主义运动强烈要求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反对特权阶层,特别是反对富人,反对大企业和腐败的政治精英集团。目前美国社会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变相增强了富人对政治的影响力,从而促动中下阶层尤其是贫困人民对特权阶层的抗议斗争。可以说美国的左翼民粹主义即“美国社会主义”深深地带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烙印,桑德斯的竞选纲领也不例外,他甚至公开提出口号:“2020,我要在美国实现社会主义!”其政治革命的改革方向是政府向全民负责,并非为少数富人服务。

桑德斯的政治革命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挑战整个民主党体制,并发起了一场激进的运动,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参与到政治进程中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参与。“通过争取一个代表工薪阶层——白人、黑人、拉美裔、亚裔美国人、印第安人——需求的议程,让新人们参与政治进程”[2]187;第二,主张财富的再分配,建立一个满足最广大劳动人民对生产资料占有的“美国社会主义社会”。严格地来讲,桑德斯坚决地反对美国寡头政治控制的资本主义,“希望引入国家干预,迫使垄断资本集团对底层民众做出一定让步,限制、规范资本权力,促进社会公正”[4],而非反对资本主义本身。桑德斯试图通过发展草根运动,推动民主党改革,并使其继续向左翼靠拢,形成左翼对民主党的控制,进而在美国实现“政治革命”和“美国社会主义”。

3.冲击了既有政治模式,提高了人民的政治意识

美国社会长期以来是资本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甚至外交等各个方面,富裕阶级、大企业尤其是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特权资本家对国家的政治运转和发展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对国会、法院、医疗部门、全国步枪协会持有牢牢的控制权,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走向,决定选举代表为其说话和服务的美国总统,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们动用其庞大的经济力量来扶植或培育为其自身服务的代理人实现自身利益或资本的最大化。相反,资本的特权影响力和控制力正在摧毁国家的经济基础,掏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钱,最终引致中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一直倡导民主社会主义的桑德斯,呼吁广大劳动人民团结一致,坚决地同富裕阶级和大企业利益集团做斗争。第一,大力提高人民的政治意识,让人们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战。他认为面对面的政治可以“通过敲门或走在大街上与人接触来实现。它可以通过市政厅会议实现。它可以通过游行来实现。它可以通过举行大型集会来实现”[2]117。第二,积极开展强有力的基层竞选活动,建立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彻底改革竞选筹款机制,努力发挥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在每个州的基层运动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吸引最大规模的政治团体和普通民众参与集会选举,参与政治建设。第三,努力打破最富有之人控制国会和法院并用金钱来购买选举。第四,改革现行漠视联合国重大裁决力的政府行为,切实重视并尊重联合国发挥其全球重大执行力的作用。

4.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借鉴“中国方案”,实践其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运动在21世纪翻开了新的历史发展篇章。作为举起“美国社会主义”大旗的桑德斯虽然从本质上还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来改良资本主义,但其本人所提出的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和执政理念已悄然在美国大地深根发芽。最近40余年美国两党政治两极分化严重,政治分歧甚多,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对两党建制派的不满与愤怒也不由自主地爆发出来。这一切都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闪亮登场埋下伏笔。桑德斯抓住时机,直言不讳地宣传民主社会主义理念,大胆提出“美国社会主义”施政纲领,发起了一场社会主义运动,即“草根运动”。正如桑德斯所言,“我们的革命已经成功地使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参与到基层的政治活动中来,大多数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没有什么政治工作比这更重要了”[2]36。

5.一定程度弱化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强化了平等主义观念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矛盾就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就是倡导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追求资产阶级个人利益至上,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则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日渐衰退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暂时摒弃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倡导以合作为基础的共享发展,虽然这不能代表美国的政治立场,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仍没改变,合作、交流、发展仍是全球共识。作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在担任柏林顿市长期间大力倡导与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市和平交流、合作发展,指出“仇恨和战争往往基于恐惧和无知。战胜这种无知和减少这种恐惧的方法是通过与他人接触和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良好的外交政策意味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84。

在桑德斯看来,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有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喝干净的水,呼吸干净的空气,生活在和平中。这就是人类的本质。”[2]90所以人类共同的本质就是和平发展、和睦共存、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不管人们来自哪个国家,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无论是拉丁美洲人、印第安人还是亚裔美国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不管是谁,与所有人的共同之处相比,人类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为此,桑德斯强调坚持人性第一,同一性大于差异性,弱化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恢复平等主义传统。“作为人类,我们共有的人性远远超过了表面的差异。”[2]189

三、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梦想所面临的困境

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梦想深深激发了美国普通民众对阶级不平等和资本政治的深恶痛绝,使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旨在反对不平等的社会主义思潮。当然,面对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主流政治,桑德斯的社会主义梦想注定会面临种种挑战和困境。

1.社会主义在美国依然被视为左翼激进思潮

二战以后,随着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继建立,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对抗,其意识形态观念走向根本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开始在全世界全力打击和封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反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资本主义国家全然兴起,尤其美国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外交、军事等各个层面开始围堵社会主义。直到冷战结束二十多年后,美国开始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主义,重新接纳社会主义,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合作,加强交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致了美国社会青年一代开始认真思考社会主义问题,开始积极关注桑德斯提出的“美国社会主义”理念。但是,面对强大的资本主义势力,或许这只是桑德斯和民众的愿景罢了。第一,富裕阶级和大企业利益集团不会允许桑德斯在美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威胁到他们自身发展的利益。第二,青年一代对社会主义的正面观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富裕阶级和大企业集团对社会主义的抵触情绪和憎恶情感。特朗普总统还因此称呼桑德斯为“疯子”、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者。因此,桑德斯的施政理念不仅会加剧美国上层利益集团的阶级固化和政治控制,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更会加剧反社会主义思潮的上层控制,毕竟美国政治是由富裕阶级和大企业利益集团主导的。

2.固有政治体制不会打破

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实行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政治上,资产阶级控制一切,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就“国体”而言,资产阶级国家仍然是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就“政体”而言,资本主义民主,仍然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质是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没有实质的平等可言。经济上,资产阶级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一切生产资料实施垄断,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广大普通民众没有经济自由权和占有权。在美国,国会控制立法权,总统掌控行政大权,司法则有法院来掌管,实行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原则,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美国的经济、政治生活和媒体很大程度上由少数亿万富翁和大公司控制。他们通过对政策制定者施加压力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或更加有助于控制金融资本,亦易导致政治腐败,加剧社会不平等,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并导致政府低效施政,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资产阶级尤其是富裕阶级和大企业集团从骨子里一直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的长久和永恒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他们想方设法控制国会、主导法院、甚至绑架总统为其实现自身政治目的和利益最大化。正因为如此,桑德斯提出的“美国社会主义”施政纲领注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发起的修修补补的表层改良主义,并未从资本主义深层体制去触及“国体”和“政体”,并未起到刮毒疗伤的根本作用。其国家的政治状态仍然是金字塔式“精英政治”,政治是“少数人”参与的事情,而不属于普通美国人;政治是富人受益的受操纵的经济体系和一个让权贵受益的腐败的政治体系,而非代表美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桑德斯领导的“民主战士”只能是摇旗呐喊,虽然传播了“美国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但不能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不能从根本上打击官僚资本主义和金钱政治,不能挑战日益增长的财富和收入不平等。

3.“美国社会主义”梦想只得到少数美国人的支持

桑德斯提出的“美国社会主义”仅得到少数美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积极支持。根据盖洛普对民主党认同者的调查,在民主党内部,低于30岁的人中有62%的民主党选民选择支持桑德斯。同时,高达61%的白人(民主党)支持桑德斯,不过只有36%的黑人和37%的拉美裔支持他。甚至很多大学、研究机构都出现了支持桑德斯的现象。从数据看貌似桑德斯得到的支持率很高,但这与整个国民总人数相比,体量很小。就其提出的激进左翼社会主义来讲,它严重偏离奥巴马的中间左翼路线,终将得不到美国富裕阶级和超级企业集团的大力支持,因为“桑德斯主义”严重侵犯了资本大鳄的寡头政治权,严重打击了富裕阶级控制金融资本的经济权,严重脱离了美国富裕阶级和大企业集团能够迅速接受或改变的政治生态,严重打击了民主党内部自由派人士通过争取富裕阶级和大企业集团资本支持实现其个人政治仕途的理念或幻想,严重冲击了人们的固有思想传统,严重扼杀了富裕阶级和大企业集团对全球资本和跨国公司的控制欲望。最终,“美国社会主义”只能而且仅代表少数美国人的愿望。

4.精英阶层的强大影响力不容撼动

华尔街的银行家、企业高管、主流媒体、制药集团以及全国步枪协会等美国精英阶层拥有全国99%的财富和100%的社会地位,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和背景,其金融控制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塑造力、媒体渗透力非普通民众所能企及。在金融控制方面,美国富豪和大企业集团掌控美国最有权势、最具财力的华尔街,其掌控的财富占美国普通民众的99%,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连最低工资都很难保障,更别提全民医保的福利生活。富裕阶级的经济权力能决定一切,富裕阶层甚至可以控制全球金融体系,掌控世界经济发展。在政治影响力方面,美国国会、总统、法院在某种程度都受制于富裕阶级的控制和影响,其国会立法都受资本大鳄的决定,总统在某种层面是受精英富豪的指使或操纵,而法院的裁决更是遵从富裕阶级的意志来行动,遵从精英阶层的摆控或倾向于富裕阶级。在文化塑造力方面,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的美国主流文化都必须服从资产阶级的利益价值观,任何企图倡导或违背美国主流价值理念的行为都必将遭受美国精英政客或国会的报复打击,一切以美国至上,一切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至上。文化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沦为资本主义的“傀儡”或“奴隶”,其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也是金钱至上,实施全球文化扩张和渗透。在媒体渗透力方面,美国新闻媒体、大众传媒、语音媒介等主流媒体都悉数被精英阶层控制和渗透,他们控制着美国人民的所见所闻,对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视而不见,更不能据实报道,揭示“真相”,只是一味地混淆视听,追求金钱利益最大化和政治仕途最优化。所以,对于桑德斯而言,“美国社会主义”的梦想在精英阶层的强大影响力下难以实现。只有全力改革社会经济制度,打破精英政治,才能真正实现“美国社会主义”。

5.政治影响力和革命影响力缺乏牢固的根基

桑德斯并非出生政治世家,虽然从政40多年,当了20多年的国会议员,亦参选了美国总统,但其知名度并不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根基不深,影响力不高,参选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基础弱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权力决定政治权力,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其他一切形式的政治、文化、科教、民生、外交、军事等活动都无法全面有效地开展和运转。另外,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众所周知,美国政治是金钱政治,金钱在美国选举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美国的资本几乎都被最富有的1%的富裕阶级所拥有,他们的经济力量决定了政府的决策,决定了总统选举的成败,因而在美国,政治影响力是由富裕阶级和大企业集团所决定的,没有金钱就没有政治影响力,反之,没有政治影响力亦没有金钱,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互相制约的。政治的改革必须从金融改革着手,全力打击金融资本和金融腐败,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经济基础。桑德斯之所以难以推进政治革命,其所面临的政治局限性首当其冲。第一,桑德斯政策议程未能受到民主党人的广泛欢迎,不能成功地将民主党推向左翼。第二,桑德斯自身政治基础薄弱,未能有效地推动自己成为民主党的中坚力量。第三,桑德斯结盟的倡导组织“我们的革命”(Our Revolution)也只取得了微弱的成功。因此,如若成功进行政治革命,桑德斯必须提高政治影响力,努力扩大经济基础;必须努力进行政治革命,发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开展草根运动;必须努力破除资本主义体制,深化改革运动。在桑德斯宣称参选美国总统时,桑德斯就明确指出,“他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的‘红州’和‘蓝州’”[2]123。相反,桑德斯始终相信,“只要有努力奋斗的工人阶级,只要有敢于接受巨额资金、直面工人阶级现实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就能在任何地方获胜”[2]123。因此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实现政治影响力和革命影响力永固的根基。正如桑德斯所言:“我们应该有一个代表全体人民的政府,而不只是代表富裕和强大的特殊利益集团。除非我们重振美国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与政治进程,否则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2]203

综上所述,桑德斯的“美国社会主义”带有时代的烙印。如今的美国政治,正处于一个裂变的时代,桑德斯虽然在其竞选纲领中表达了美国劳动人民的利益诉求,但处于政治裂变的风口浪尖的“美国社会主义”梦想其践行仍十分艰难。不过,桑德斯已经开启了“美国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宣传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迪了人们的心灵,提高了人民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意识,其后续影响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