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垦畜牧生产优势与土地承载力调查研究

2020-03-04 09:06蔡应奎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粪肥垦区农垦

蔡应奎

(甘肃亚盛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10)

甘肃是我国畜牧业主产区之一,但目前甘肃省畜牧业发展在全国还很落后,与国内大多数省份相比,缺乏有影响力的畜牧业骨干企业。甘肃农垦作为农业企业的“国家队”,具有很好的畜牧业建设基础和强大的承载能力,有条件发展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畜牧企业集团。

1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 畜牧业居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地位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国际上对现代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发达的畜牧业,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左右;二是发达的加工业,要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发达国家为3倍左右。发达的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了2010年至2018年全国和甘肃省畜牧业生产情况,数据表明9年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为95025亿元,牧业平均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8.63%;甘肃省9年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为225亿元,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36%,牧业平均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7.43%,占全国牧业总产值的0.83%,表明甘肃省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与传统畜牧业省份的身份相差甚远。

1.2 畜牧业是带动农业发展的中轴产业

畜牧业向前可以带动种植业,因为畜牧业本身就是对种植业产品的再加工,实现了粮食、牧草、秸秆过腹转化增值;向后可以带动食品、饲料、皮革、毛纺、化工、制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食品制造业是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业行业,饲料工业在发达国家被列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轨迹是从发达的种植业到发达的畜牧业,再到发达的加工业。

1.3 畜牧业适合全产业链生产经营

畜牧产业链条如畜禽养殖、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各环节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容易形成涵盖生产、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截至2016年7月A股的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市值前30家企业中,畜牧养殖业中有8家,饲料业8家,动物疫苗业1家,占比接近60%。畜牧业尤其适合大型企业集团规模经营,引得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纷纷进军畜牧业。

1.4 现代农业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畜牧业的主导地位

农产品加工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重要差距。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可以有效地发挥调节生产的“蓄水池”功能,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突破口。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主导产业,其食品工业原料的80%来自畜牧业,也就是来自肉、蛋、奶,只有15%来自水果和蔬菜,5%来自谷物。

2 甘肃农垦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2.1 畜牧产业战略转移给甘肃垦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从全国畜牧业发展布局调整分析看,畜牧业生产正在由饲养成本较高的地区向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一方面,畜牧业发达省份人多地少,畜牧业承载能力有限,养殖总量与环境容量不匹配;另一方面,单位面积土地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出高于养殖业。发达省份畜牧产业由东向西转移是必然趋势,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垦区有条件承接这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2.2 养殖行业的环保治理给甘肃垦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养殖业环保治理是从2014年兴起的,2015年“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2016年4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将全国生猪养殖划分为四类区域: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通过禁、限、转、治等措施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km2,占全国生猪饲养面积的17%,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通过调控环境敏感地区的生猪养殖,对甘肃农垦发展畜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2.3 良好的防疫环境是甘肃垦区畜牧业的巨大优势

防疫是养殖业极其重要的环节,疫病每年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湿度大、养殖密度高,使得病原微生物更易于滋生繁殖和蔓延,已给动物防疫工作造成极大的威胁,疫病也增加了养殖成本。甘肃垦区地广人稀,环境容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空气流动性优良,有利于疫病防控,是难得的养殖地区。

2.4 具有良好的畜牧业建设、粪污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条件

甘肃农垦所属30余个国有农牧场,土地权属清晰并全部统一经营,企业化管理经验丰富,田间道路畅通,灌溉渠系完备,50%左右的耕地建成了配套完善的滴灌管网,具有良好的畜牧业建设、粪污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条件。

2.5 发展畜牧业可为甘肃垦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垦区现有耕地基本上已全部利用,种植业产出也基本上接近最大化。养殖业与种植业不但有互补的优势,而且无须大量土地,即可大量增加公司产值与利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如甘肃农垦每增加100万头生猪饲养量,包括通过带动的饲料加工、屠宰及加工、有机肥料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可新增产值近百亿元,相当于目前其农业总产值的3~4倍。

3 甘肃垦区发展畜牧业的土地承载力

3.1 甘肃农垦土地概况

甘肃省农垦是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国家队”和“排头兵”。甘肃农垦拥有54万hm2土地,耕地7.33万hm2,草场25.7万hm2,未利用土地17.5万hm2,全部集中统一经营。全垦区现有总人口10.1万人,从业人员3.2万人,所属企业三十余户,控股亚盛、莫高两家上市公司。

3.2 测算取值原则

畜禽粪肥(简称粪肥)指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充分杀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后作为肥料还田利用的堆肥、肥水和商品有机肥。其中肥水指畜禽粪污通过氧化塘或多级沉淀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后,以液态作为肥料利用的粪肥。

垦区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以粪肥氮养分供给和植物氮养分需求为基础进行。甘肃农垦土壤氮养分平均水平II级,施肥供给养分占比取值为45%(即施用的粪肥和其他肥料供给的氮素,不含通过土壤等途径的供给),粪肥施用比例以50%(另一半以化肥等其他方式施入),当季利用率以25%,作物统一按玉米,产量按12000kg/hm2计,生产每100kg玉米氮素需求量以2.3kg计。衡量畜禽氮排泄量的度量单位为猪当量,1个猪当量的氮排泄量为11kg,综合考虑畜禽粪污养分在收集、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单位猪当量氮养分供给量为7.0kg。

3.3 耕地测算方法及结果

3.3.1 粪肥全部就地利用的情况

(1)垦区作物养分需求量的计算:

垦区作物养分需求量=垦区作物总产量×单位产量(每100kg)养分需求=7.33万hm2×12000 kg/hm2×2.3kg=2023.08万kg

(2)垦区作物粪肥养分需求量的计算:

垦区作物粪肥养分需求量=(垦区作物养分需求量×氮素施肥供给养分占比×粪肥占施肥比例)÷氮素当季利用率=(2023.08万kg×45%×50%)÷25%=1820.77万kg

(3)垦区耕地承载量的计算:

垦区耕地承载量=垦区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单位猪当量氮养分供给量=1820.77万kg÷7kg/猪当量=260.1万猪当量

3.3.2 固体粪便堆肥外供+肥水就地利用的情况考虑到肥水的营养物质含量、肥水施用比例、肥水供给养分占比、肥水当季利用率等因素,当固体粪便堆肥或加工后外供周边农村时,参照《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建议,按粪肥全部就地利用情况的2倍取值,甘肃农垦耕地承载量可达520万猪当量。

3.4 未利用土地

甘肃农垦未利用土地有17.5万hm2以上,包括弃耕地、半荒漠化和荒漠化土地。该土地可以通过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人工种植牧草或恢复植被,潜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垦区张掖农场近年试行改造近万亩荒漠化土地已初见成效,其中1/2可用于消纳粪污资源计算,作物养分需求按玉米的1/2计算,即便土地肥力按III级耕地计算(施肥供给养分占比取值为50%),其他均参照耕地取值,则:

(1)粪肥全部就地利用的情况下:

垦区未利用土地承载量=[(17.5万hm2÷2×12000kg/hm2×2.3kg/100kg÷2)×(50%×50%÷25%)÷7]=172.5万猪当量

(2)固体粪便堆肥外供+肥水就地利用的情况下

垦区未利用土地承载量=172.5万猪当量×2=345万猪当量

3.5 垦区草原

甘肃农垦草场面积25.7万hm2,主要是鱼儿红牧场和宝瓶河牧场,养殖的主要畜种为羊。两个牧场部分草场位于祁连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和缓冲区,考虑到环境敏感性和绿色发展需要,不列入本次畜牧承载力核算。

4 结论

一是粪肥全部就地利用的情况下,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可以分别承载260万和172.5万猪当量,合计432.5万猪当量。

二是固体粪便堆肥或加工有机肥外供,肥水就地利用的情况下,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可以分别承载520万和345万猪当量,合计865万猪当量。

三是近期适宜200万~400万猪当量的规模布局畜牧业,中长期以500万~800万猪当量的规模布局畜牧业。两个牧场的草原逐步减少存栏量,为保护生态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服务。

甘肃农垦具备大力发展畜牧业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作为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国家队”和“排头兵”,有能力、有责任通过科学规划发展畜牧业,合理布局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业,对垦区乃至全省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粪肥垦区农垦
农户粪肥施用的关键驱动和障碍因素
——以曲周为例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蛋肉鸡养殖粪肥利用以及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应用研究
基于种养结合的种植户粪肥支付意愿研究*
试论粪肥的合理利用及阻控流失措施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