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三个提升策略

2020-03-04 05:32刘廷平
教育观察 2020年27期

刘廷平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四川广元,628400)

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发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有利于学生接受现代工业文化和人文理念。综合高中是文化与艺体、普教与职教共存一校并相互沟通的一种办学模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价值取向差异很大,更需要通过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人生目标定位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个人奋斗动力,促进学校发展。综合高中学生的优势智能有显著的维度差异,同一维度的发展水平也有巨大差异,因此,要提升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就要增强课程内容的可选性、实施方法的灵活性,也要投入更多师资。恰当运用一些策略可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一、生涯规划教育师资提能的培训策略

(一)促其心疑——直击现实生发疑惑

让更多教师具备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是综合高中增强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的有效办法。不过,成年人的自我概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日益深刻,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有语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校可依据成人学习动力的人格发展论,结合教师自身职业体验与社会阅历,以部分教师对生涯规划教育认知度不够为突破口,挖掘这些教师在当前情境理解上存在的不足,引导教师质疑问惑,引发教师进行教育反思,激发教师的改进意向。例如,自己是否存在频繁贬斥学生、过分挖掘考分意义的行为,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学生终身发展,是否因为学生表现与自己付出不对等而沮丧等。

(二)诱其心动——为其支招突破困境

学校通过教育理论推演,结合教师自身关于选择的体验,让教师相信生涯规划教育是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路径。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识别自身兴趣、发现自身优势、确信自身有发展潜能,把当前学习与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内生强劲持久的学习动力,并基于生涯规划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去发展才能、提升素养,最终促成生动发展和实现个性张扬。

(三)建立心向——个例示意资源辅助

编写生涯规划教育参考资料时,学校应为教师提供通过辅导学生特长发展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实例,提供学生因在有兴趣的学习目标感召下而努力学习的实例,为教师积累生涯规划教育可引领学生良好发展的丰富认知经验。根据成人学习的简易原则和应用原则,考虑到教师的时间精力限制,学校应推荐能直接组织高中生活动的程序性案例材料,推荐教师转述方便、学生易懂易学的具有因果关联的故事性个案材料。

(四)助其心明——助力先行发散意义

根据反馈与激励原则,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交流和总结,为其创造分享经验的机会,促成回顾、反思与提升:发掘闪光点,领略到更多价值,生成新故事,最终树立榜样,让教师对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更加自信,对实施的路径与目标更加明确,走入主动和熟练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之境。

二、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广纳合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综合高中聚集有不同门类的多种专业人才,他们又有各自专业的社会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为课程开发提供很多有用资源。如深挖自身综合办学模式下的特色教育资源,可获得百花齐放的教师榜样、多元成才的学生样本、量身适切的专业发展方案、与时俱进的成功道路选择等资源。又如深挖乡土资源,可获得坚定理想信念、顽强拼搏的红色资源,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事业蓝图资源,眼光敏锐、定位准确的成功个案资源等。

(二)建模塑样——解析成品明确规范

学校先给出课程开发的流程,结合一些成品说明每个环节要做的具体事项、要遵循的规范和可参考的理论与方法,让教师心中有模样,减少畏难情绪。然后,再把拟开发项目介绍给教师,明示开发目标和开发周期,明确行动程序,并分解为序列任务。即先编写课程纲要及课时规划,审定后再开发详细内容,完成后须经过审核。学校需明示课程纲要和课时计划的编写方法和内容要素,如课程纲要须明确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总课时数、学分、课程内容纲要、教学方式规划、教学安排简述、评价方式方法、课程负责人等,课时计划应明确课时标题、课时目标、课时内容、授课教师、过程预设、方法储备、资源准备等。

(三)观摩诱导——邀约参与诱出信心

参与活动的愉悦体验有利于激发兴趣和生成自信。学校可以邀请有兴趣的教师和需要吸纳的教师观摩项目的开发过程,在观摩场景中有意识地创造让观摩人员建言献策的机会,创造自由评价和头脑风暴的机会。此外,学校应充分激励和努力帮扶积极分子开发出课程资源的雏形,集中人力进行研讨,邀请专家进行提升,集体打磨出成功范例,让观摩教师获得课程开发过程的直观认识,借鉴行动经验,建立自我效能感。

(四)扬长实操——自择项目多方助力

综合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对此,学校可以介绍一部分比较具体的开发项目,同时也可给出一些稍灵活的项目,让教师按特长和意愿组合,承担不同的开发任务。例如,为给学生树立各方面的榜样,学校可编写行业人物志,并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介绍不同行业人物的优秀业绩、身边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校友的传奇事迹、优秀学子的拼搏事迹,可分为撰文介绍和制作视频两类,还可进一步细化为介绍哪些人。愿承担任务的教师组合为一个开发组,而相关处室从不同角度助力,不定期地进行信息沟通,协调整体推进。

(五)关注发展——价值比选正向激励

在课程开发与评价过程中,学校处理拟用的核心资源和辅助资源时要注意进行资源间的关联度分析,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预估分析,比较成本与综合价值,既要实现去粗取精,又要避免轻易否定。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激励教师对资源做进一步的教学适应性改造,注重对资源本身和资源加工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进行肯定,以做出更理想的设计。例如,有教师提议让梦想当医生的学生去医院开展体验活动,但医生的专业性和医院的特殊性并不适合高中生去实践体验。因此,教师可将该设想改造为网络搜索了解医生职业,或搜索好医生的事迹与贡献等,也可改造为对身边好医生的访谈活动。

(六)及时跟进——与时俱进恰当更新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职业兴衰有时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在进行。例如,人们皆以为互联网浪潮会将薪水推向新高之时大裁员转瞬即至,房价的大幅波动导致土木工程人才在紧缺与供过于求之间转换,数学专业由难找工作变成互联网企业的高薪岗位等。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应仅定位于向学生介绍几种当下时髦的职业,也不应仅限于为学生介绍几种更易得分的报考组合。教师要通过职业变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介绍,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人生的观察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不盲从、能分析、有定力。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引入适宜的科幻素材来提升生涯规划教育的前瞻性,特别是更新方便、传播快捷、成本低廉的电子材料。

三、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策略

(一)诱导激励

高中生对“自我”的维护较为强烈,对外界的禁止、阻止等有强烈的反叛意识。生涯规划教育应注重正向诱导,通过展现既有的美好和将会到来的美好,让学生产生向往和模仿,激励学生为自己树立榜样,确立认可的规范。

(二)感悟体验

高中生的社会观念还比较朴素、简单,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还比较单向、单纯,逻辑思考时能关注到的变量较少,且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比较感性、模糊。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感悟,或从职业活动中获得体验,以此提升学生认知与现实的吻合度和感性思考的可靠性,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让生涯规划更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更能长久坚持。例如,有的学生信心满满地拟采取辍学当快递骑手的方式赚大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先拟出自己每天的详细规划并核算好收支,然后联系一名骑手,体验一两天骑手的生活并做一个较全面的访谈,再对比现实与计划,并作出评价和优化。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较深的感悟。

(三)渗透融合

高中生学习的科目较多,无法开展大量的职业体验,仅靠生涯教育课内时间是无法完成对自身和职业的全面认识的。因此,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渗透融合,既要与各种教育活动融合,又要与各门学科教学融合:在课程表时间内重在解决全局性和一般性的认识问题,如生涯规划的含义、价值、方法、一般规律等。对于个性特征、职业技术及专业素养的认识,可更多借力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例如,学生对于自己个性倾向性的认识可在心理健康课中深入了解,对于具体职业的认知可在相关课程中从不同侧面进行渗透。又如,“如何做个好医生”可在政治、语文、生物、化学、物理课中分别渗透,“电气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可在物理、技术课中渗透,“美术、计算机专业特长生高中生活和对口大学的规划以及职业衔接”可在美术、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又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以“走近我的理想细端详”等为主题,开展相应的职业探索、职业访谈、职业体验。这样既能缓解教学时间矛盾,又能缓解教师知能矛盾,还能让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学互相促进。

(四)现实可行

对学生进行生涯引导的相关教育活动一定要考虑现实可行性,如时间安排的可行性,场所容纳的可行性,指导人员实现教育目的的可行性,学生主动参与的可行性,教师、家长支持的可行性,经费的可行性,结果的支持性,等等。只有现实可行的方案才能对教育有所帮辅。不注重可行性评估方案,可能产生背道而驰的效果。

(五)化为意行

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尽快、较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为自己的社会化规划出一条可行的便捷大道。若能早早确定适宜的奋斗目标是比较理想的,但相当多的学生由于其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和环境影响的复杂性,难以较快确定职业门类,很可能表现出反复易变或者暂无深究的兴趣。只要他们能从中强化积极向上的意识,生发脚踏实地的上进行为,就是在趋近教育目标,都是值得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