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2020-03-04 05:32陈娟云
教育观察 2020年27期

陈娟云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一、研究基础

(一)政策基础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创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形式,完善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体系,广东省教育厅联合12厅局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提出研学旅行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含教育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2]

(二)理论基础

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内涵研究、课程建设研究、存在问题困境研究和优化策略研究方面。如荆文风在了解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5T”体系(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体系、研学主题、研学路线设计与规划、研学任务设计、研学课程团队建设)。[3]又如刘庆、刘京华、孙鲁倩和刘丽对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4-7]还有部分学者从研学旅行的定义、特点、内容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宏观理论指导。

2019年,《地理教学》杂志以连载的方式分四期刊登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员拟定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九个部分。[8-11]这为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课程内容部分专门谈及历史类研学课程的开展,介绍了历史类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内容标准以及活动建议,这又为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

在诸多研究中,地理学科研学旅行的研究相对较多。如武梦芦对研学旅行的设计和实施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探讨地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设计原则,主题选择、地点选择、线路选择、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选择的活动程序设计,以及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后期总结的实施策略。[12]郑玥基于研学实践相关理论和教材分析,提出初中地理研学实践案例设计的教育性、实践性和安全性原则,以及考察基地、确定目的、开发项目和评价方案的设计程序。[13]这些研究为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施参照。

(三)实践基础

实践方面,浙江金华正在努力打造研学旅行的高地,并于2019年启动了“相约浙中·研学金华”的金华市研学旅行,同时成立了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从合作共建“研究院”、打造“精品路线”、开发“特色课程”、基地拓展“引领”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由国内外知名教育学者和旅游学者参加的“金华研学高地建设高峰论坛”开设了研学旅行观摩课,呈现了涵盖金华红色旅游、美丽乡村、家风家训、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6条精选旅游线路和6堂精品研学课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研学旅行课程的魅力。这为其他地区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操作的有效经验。

二、深圳历史文化特色

深圳历史文化特色是深圳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城市特色,即深圳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以当时的文明手段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深圳历史文化特色与城市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相关,体现着人与社会的内在品质,反映了人类历史文化文明的积淀。2020年正值深圳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时刻。深圳40年的改革开放史便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其物质体现如蛇口的改革开放博物馆、福田区的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博物馆以及宝安区的劳务工博物馆。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发展历程,为开发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背景和时代背景。

历史类研学旅行主要包括参观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场所,鉴赏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借助历史考证、社会调研、人文探究、文艺鉴赏等方法,依托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文艺展馆等,让学生欣赏、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因此,本课题以深圳博物馆及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为依托,积极开发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主要分为“行前铺垫”“行中探究”“行后拓展”三大类型课程。

三、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

(一)课程概况

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知识技能水平,围绕研学旅行课程框架,我们为“行前铺垫”设计了“改革开放”知识讲座和“重走改革开放路”的行程路线,为“行中探究”设计了“改革开放”起源探究、风雨历程、辉煌成果及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文化探究内容,为“行后拓展”设计了“家乡建设启发”等内容。在研学旅行前,教师结合教材,利用常规课堂开展改革开放相关内容的铺垫教学,让学生获得总体初步印象并掌握基础史实,激发学生行程中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明确此次研学旅行的任务。在实地研学旅行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或技能,以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结合电子设备搜集和开发学习资源以备行后活动的开展。在行后,师生一同整理、分析实地探究过程中搜集到的学习资源,以产品设计、探究报告、研学的心路历程或发展策划方案等形式,展示研学旅行的创新成果,对研学主题进行提升和延伸。

(二)课程意义

开发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可以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第一,解决历史学科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历史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学活动几乎成为教师授课的单向输出,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单调、枯燥。结合深圳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寓教于游、寓学于游,既可以使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又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小组研学的过程中把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学旅行课程能够有效实现将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成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相长”模式。

第二,解决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理念相背离的问题。“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直被摆在显著位置,但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时候教学却变成以学科知识的输出为主,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思想性。因此,结合深圳历史文化特色开展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能让历史学科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第三,解决历史学习与生活相脱节、课内与课外相脱节的问题。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历史非常遥远、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无关,而且局限于课堂内的历史课也会让历史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堂之内,学生走出课堂后便把历史“束之高阁”。开发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能让学生在游中学、行中习,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就在身边,历史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深圳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对于深圳的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深圳、认同深圳,从而树立为深圳进一步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增强社会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

第四,解决历史校本课程地域性不鲜明、实践性不足及当前研学旅行课程不系统的问题。目前,历史学科类的校本课程多围绕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国别史展开,偏向理论型、认知型课堂,而且绝大部分校本课程没有体现地域性。本课题立足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开发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希望学生能通过课程深入社区、走进社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深圳的历史文化。另外,虽然目前各地研学旅行活动方兴未艾,但是大多与研学旅游、游学等活动混淆,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存在目的不明、属性不清、课程结构不系统等问题。以深圳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促使研学旅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无论是对教师、学生,还是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开发基于深圳历史文化特色的初中历史研学旅行课程都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