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2020-03-04 03:31
教育观察 2020年32期
关键词:攻击性幼儿研究

胥 婕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幼儿行为习惯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奠基时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幼儿时期的品格与行为习惯会影响其成长。有些家长对幼儿溺爱、过度保护,忽视幼儿的问题行为,没有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及时引导幼儿,导致幼儿的问题行为的发生愈发频繁,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以幼儿较为突出的问题行为——攻击性行为为重点,综述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特点、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幼儿园教师、家长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通过整理有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理论研究,笔者发现,生物学理论、挫折—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中应用较多。在生物学理论的影响下,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K.Lorentz)将人和动物的攻击性行为认定为一种本能反应,他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出于自我保护,主要由个体内部动机诱发,与外界环境的刺激没有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在人和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食物、领域以及繁育后代。多德拉(J.Dollard)提出的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经历挫折会导致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班杜拉(Albert Bandura)通过实验得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观察并模仿获得的,幼儿在不断地观察并学习他人某种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之后,在某种情境下遇到诱发性消极事件时就会较为容易地模仿这种攻击性行为。班杜拉认为,强化是让幼儿保持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手段,攻击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综上所述,各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生物学理论过分强调攻击性行为的本能作用,挫折—攻击理论忽略了外界环境的刺激以及个体社会性发展对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忽视了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特点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作用。虽然很多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分析基础,但是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种理论解释,在研究中不能忽略幼儿个体成长中身心、认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研究

心理学家将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针对同系成员进行的某种有害的行为。布什曼(Bushman)等人提出,攻击性行为指的是任何想要或有意伤害他人的一种行为,且攻击者在攻击前能够预设到该行为的伤害性,被攻击者因为该行为会出现试图逃避的动机或切身动作。[1]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攻击行为的动机、方法、结果以及攻击者与被攻击者之间的关系。在界定幼儿攻击性行为时,研究者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如幼儿的年龄特征、思维方式、行为表现等。

苏杰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有意识地去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通过争抢、损坏他人衣物、物品这一倾向或行为达到目的。[2]王欣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有意识且较为频繁地用语言攻击、侮辱他人并伤害他人身体的一种表现。[3]幼儿在发生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等特征,主要表现在会故意破坏自己或他人的物品,对同伴做出争抢、推搡、踢打、抓咬或辱骂等他人不愿接受的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研究

以表现形式为依据,可将幼儿攻击性行为分为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关系攻击。身体攻击是指个人用武力(如打、撞、推等)进行威胁和伤害他人的行为。[4]语言攻击是指通过言语攻击他人,对他人心理造成伤害,如辱骂、讽刺、嘲笑等。[5]关系攻击是指个体通过操纵、利用、威胁或损害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进行伤害他人的行为或意图。关系攻击可以进行细致的划分,包括直接的关系攻击和间接的关系攻击。[6]李兴提出,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语言攻击,即通过取笑、诽谤、讽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二是身体攻击,即用自身身体的某个甚至多个部位或者某种工具来攻击他人的身体;三是损害他人的财物,如暴力抢夺他人物品并对受害者有施暴行为等。[7]刘海燕、王艳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分为两种:一是语言类侵害,如尖声讽刺、言语辱骂等行为;二是进行直接身体接触并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打人、咬人、踹人等。[8]

以动机为依据,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如下:王宝珍认为,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9]工具性攻击是攻击者将攻击性行为作为得到某种物品或领域的工具,从而做出争抢、打斗等行为,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而敌意性攻击是指攻击者主动发起的,为满足内心需求、获得愉悦情感而对他人造成危害的行为。由此可见,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意性攻击行为二者的攻击目的和指向不同,但其结果都对被攻击者造成了身体或心理伤害。[10]

综上所述,划分标准不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也不同。不同影响因素造成幼儿不同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不同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其相应的矫正指导策略研究也不应局限于一个方面,而是应该多角度、多维度地进行探索与分析。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个体生物因素。这一因素主要包括幼儿的大脑自然发育阶段、幼儿的本能反应以及其遗传因素。李锋提出,幼儿具有攻击性行为可能是由于其大脑发育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由于性激素的不同,男孩的攻击性行为通常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并且幼儿的自卑心理或者自尊心受挫都可能促使其产生较强的攻击性行为。[11]陆红梅提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随着年龄增加自然形成的一种本能,幼儿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他们此时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进行自我疏导,因此,他们会用身体行为来解决问题,产生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因而诱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12]白传亮研究发现,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实验证明,4 岁幼儿的气质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13]

第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同伴关系、家庭因素、幼儿园因素、社会因素等。宋玉霞提出,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会影响幼儿与他人的行为交往方式,幼儿交往关系的好坏与交流形式的不同是发生冲突的影响因素之一。[14]贾守梅将家庭因素作为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点方向,她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受不良家庭环境、不良亲子关系与相处模式、不良教养方式等的影响。[15]杨冬雪提出,引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可能因素是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限和缺乏必要的挫折经历。另外,家庭潜移默化的教养方式也可能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16]王惠、杨冬雪等人提出,幼儿观看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内容后会产生模仿行为,这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王琳提出,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媒体传播等,这些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她认为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也较为明显。[17]有研究表明,幼儿园内部及外部的场地大小,园内教学、生活材料是否充足以及师师、师幼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18]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不只涉及幼儿个体,外部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五、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的指导策略研究

(一)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7岁的幼儿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此时幼儿的思维并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客观且从他人立场出发考虑事情。具有攻击性倾向及行为的幼儿,移情能力较弱,较难与他人产生共情心理,因此,可以尽可能结合幼儿现阶段已经储备的知识和经验,增强幼儿移情能力的训练,使其渐渐地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18]角色游戏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进行移情能力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幼儿的不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运用游戏方法对拥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19]当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学习榜样帮助和包容他人的行为,这样做既具体又形象,可以让被排斥的幼儿意识到自身问题并进一步改进。[18]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运动的方式转移情绪,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减少由于压力和刺激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适量的跑步、踢球、做保健操等运动。[20]

(二)家长的指导策略研究

黄小莲提出,家长面对幼儿受到攻击后给予幼儿“打回去”“以牙还牙”的反馈是存在问题的,我们应关注家长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指导作用,家长提供适当的教育策略能更好地引导幼儿改掉问题行为。[21]朱晓燕认为,家长需要做的是及时同教师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或攻击性事件发生之前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还可以监督教师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时的指导方式是否合理。[22]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危害,不忽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其次要净化家庭环境,注重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幼儿消除负面环境的影响;最后要配合教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以教育合力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9]

家庭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过分专制和过分放纵的教育方式都可能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家长要正确引导幼儿,首先应从自身开始,当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时不予以厉声责骂,也不应不理睬,而是要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及时的关注与疏导。

(三)幼儿园的指导策略研究

缪津娴认为,家园合作至关重要,只有家园合力才能对已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有效疏导,并且幼儿园可以开展健康、积极的体育活动,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使幼儿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积极的情绪,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以此来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23]幼儿园园内的环境创设,如活动材料充足、设施完善和多媒体设备健全,会减少幼儿得不到或者因争抢材料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24]徐幽兰认为,幼儿园内的生活是幼儿接触不多的集体生活,在此种生活范围内须更加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多关注幼儿认知水平与移情能力的发展,这样才可能降低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概率。[25]幼儿行为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其对社会认知的水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低,就较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反之,就会较为容易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其行为也会向亲社会行为的方向发展。[26]

幼儿对社会认知程度低,这是幼儿园需要重点考虑、钻研的内容,在保证给予幼儿舒适、安全的环境的前提下,幼儿园可通过家园沟通、合作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满足幼儿成长和情感的需求。

六、总结与研究展望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遇到语言、心理、行为等问题,整合相关资料,笔者发现,虽然幼儿攻击性行为会给幼儿或他人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中性行为,不能简单笼统地将其归为错误与缺点。然而,目前仍有研究者和教师将幼儿攻击性行为视为反面案例,主张规避、杜绝此种现象的发生,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并接纳幼儿出现的问题行为,对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找到适合不同个性幼儿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并对其进行疏导,正面、有效地预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要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多的理论、方法与依据,对幼儿教育研究、幼儿心理研究以及幼儿的发展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很有意义和价值。

目前针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我国对此内容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借鉴国外的理论依据,因此,很多研究分析仅仅停留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表面现象,对其教育方式、方法缺乏深入探索。幼儿的心理发展与思维发展还不成熟,通过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奖惩法、说教法来改善其行为,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做法是否适合3—6岁幼儿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幼儿各类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不同,因此,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程度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辅导策略,及时进行干预与疏导,是预防、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本文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关注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类型与指导策略,但没有分析幼儿的更多不同行为表现与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关注针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指导策略,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也是今后仍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攻击性幼儿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