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小组合作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部由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此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课堂,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出现。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太多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忽略教师指导。实际上,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才会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而且初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和逻辑性高,若是仅依靠学生的自主讨论和知识基础还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加上教师没有进行指导,只会创新教学形式,而不会提高学习效果,因而小组合作需要教师的指导。
有时教师会在分组过程中分配一些学习水平差不多,心里认可度高的学生在一组,但是此种分组方式不利于有效发展全体学生,也会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就初中数学知识而言,当中有许多抽象性高的知识,学生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有层次地划分学生。各个小组中,学生的层次要分明,同时也需要有个别学生有较强的指导力和执行能力,如此才能够引导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执行力强的学生带领可以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从而让整个小组以及整个班级都能够进步。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课本中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内容时,教师需要科学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才能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选出小组中执行力较强学生带领组内成员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整理好收集的数据,再利用计算知识,将数据变为统计图,如此合理科学地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师科学合理的分组合作,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
教师先要确定好合作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内容,并设计好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学生能改有一步一步地理解和学习,才能够开展小组合作。与此同时,教师阶段划分学生的小组学习,在不同的阶段讲授主要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制定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入学习和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自己参与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指导,就很难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圆》的课程内容时,点和圆的关系、弧长和扇面面积等都是当中重要的章节内容,需要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段,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点、面、线等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弧长、扇面面积内容的学习,因为课堂中没有实物,所以学生的想象力要很抽象,与此同时,学生并不清楚本节“母线”等概念,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会提升。因此,老师需要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帮助下更快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让理解能力、互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带领理解能力比较差、互动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并认识自身的不足,让后者学习前者的学习思路。因而,学生的表达水平和接受度是提高小组合作效益的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的组长都是表达水平好和接受能力快的学生,由此可知,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中担任组长的人选应该是激励能力、分辨能力强的学生,加上有效的指导,才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取得成功。
老师科学分组,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学习。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需要在小组合作中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小组成员要和谐相处、合作。教师先要让学生建立合作的意识,对合作的目的和步骤有一定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数据的分析》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游戏,让学生先积极参与游戏,然后再让小组成员在游戏中几组有相关性的数据,其他成员按照说出的数据,展开画图活动,并对图中的数据的趋势和波动程度进行观察。运用小组游戏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此教师有效指导小组合作的方法,既能够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加深相互的情感,还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
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组合作以一种创新快速的学习方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因为传统教育方式深入人心,学生还不能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起初学生没有合作的习惯或者不知道怎么合作,进而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缺失,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学习。因此,面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全面了解,并让学生尽快适应此种学习方式,并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做好充分合作学习的准备,从而高效开展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利用小组合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以及正确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合作。同时有效将集体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吸收借鉴他人的优势,并对错误及时纠正。但结合教师的指导才能够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合作方法、合作时机、合作科学性等出发,有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