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施教,有效提高言语实践的质量

2020-03-04 01:53阮丽英福建省周宁县狮城第二小学355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小标题言语笔者

阮丽英(福建省周宁县狮城第二小学 355400)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明确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他认为,教与学都要与“做”即实践相结合。由此可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为了通过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言语实践的空间,富有弹性,将“讲堂”变为“学堂”,启发引导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弹性施教,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拒绝包办,给言语实践留足空间

统编教材篇幅长,信息量大。课堂上,教师或多或少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进而设计一些往往是接近现成品,答案单一的,学生不需要思考、交流,不需要经过思维的碰撞和语言的重组建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对答案的问题。

如统编版五年级《牛郎织女(二)》一课,课文很长,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笔者学校一位新教师在学生初读后直接给出几幅图和小标题让学生连线,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段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配好图、拟好小标题,这样的教,等于承包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只需进入教师设计好的学习情境,循着铺设好的轨道连连、找找即可。显然,课堂上教师创设类似这样的言语实践,缺乏弹性,没有给学生创造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空间。

在第二次执教时,该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小组:(1)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进行合理分工朗读。(2)小组合作设想给课文配几幅图,每幅图内容是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3)为这些画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4)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同时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创意奖。通过这样的变革,笔者发现课堂上不同小组的朗读形式多样了,或齐读、或分段指名读,个别组竟会按照同一事件或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合理分工朗读;发现学生会为“老牛死去”这个部分是否要配画而争论不休,会为第3、4 自然段配一幅画还是两幅画而据理力争;会为第5 自然段的配图拟各种各样的小标题:凶狠的王母娘娘、天河滔滔、携子追妻……

经过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巧妙地按同一内容、事件前因后果进行分工朗读,树立榜样,使学生既对文章的脉络有大体感知,又提高小组分工朗读能力。而小组配图、拟小标题,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愉快地思考、讨论,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引发、丰富、修正学生的想法。这样的学习过程给足学生实践的空间,不仅厘清了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二、指导深入,为言语实践指明路径

当下语文课堂中,教师注重语文知识方法如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的指导,这种培养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意识值得肯定。但在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教学不能只给干瘪概念,要结合语言实践,增加感性认识,给予鉴赏阅读实践的有效路径。

以品词析句这种方法为例,教师的做法往往就是:画出有关的词句,再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分析,进而朗读。教师的这种训练意识很好,但这样的指导方法太过于粗糙、笼统。如果教师的“教”能再往前一步,给予细致、具体、深入的方法指导,学生定能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习得品词品句的“方法”。

例如,笔者在执教统编版四年级《鹅》一课时,为了感受鹅的高傲形象,也采用了品词品句的教学法,笔者在这一环节是这样做的:

1.默读课文3~7 自然段,画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句。

2.简单交流画出的词语和句子,汇报感想体会。

3.进一步出示两个重点句子进行品词品句练习,加深对“高傲”的理解。

选取文中的一个重点句“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将其改成“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走上去,饮一口水,再走去吃泥、吃草”。进行对比,再逐一添加两个“大踏步”“从容不迫”。

4.放手让学生寻找课文其他句子尝试进行品词品句实践。

笔者采用逐步添加词语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具体地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用词的幽默。再出示文中两三个句子进行反复实践,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从相关段落找句子进行品读实践。学生通过反复实践,可以将学到的方法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行为。按照这样层层递进、层层叠加、由扶到放,有步骤的程序来指导,学生不仅理解了鹅的“高傲”,更体会到如何进行品词析句:在抓住关键词的同时,还要通过比较发现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进而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样具体深入的指导,为今后学生采用品词析句的方法进行阅读实践指明方向。

三、搭设支架,让言语实践有效落实

现今课堂中,我们可喜地看到教师总能创设情境训练写话,这种言语训练意识很棒,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动笔实践才能真正提高。但是,课堂上我们常看到大部分学生在这样的写话面前冥思苦想,无从下笔。实施这样的表达练习,动笔前与动笔后,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对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些写话的设计笼统、难度高。若教师能适时降低标准,搭建支架,扶一扶,学生就能有据可依,有话可写。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鹅》的第6 自然段中写“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此处,笔者设计了一个仿写:“这里,鹅接着又是怎样吃饭的呢?作者没有再具体描写出来,请同学们结合上文,展开想象,动笔写一写,表现出鹅的高傲。”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幽默诙谐的语言,若想要让学生试着使用文本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弹性施教,搭好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

在动笔之前,笔者搭设了两级台阶:

1.梳理本课有关描写鹅的幽默诙谐的好词好句;

2.回顾平时自己积累的有关小动物高傲幽默的好词好句。

这里的设计,先是“梳理本课有关描写鹅的幽默诙谐的好词好句”,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步,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本课有新鲜感的词句,为仿写中运用课文语言风格进行表达奠定基础。然后,“回顾平时自己积累的有关小动物高傲幽默的好词好句”,再一次丰富仿写的语言材料,强化表达中的语言风格。这样,搭设的两个支架,既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素材,降低了难度,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鹅”这一高傲形象的深入感受和理解,也为后面本单元的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打下了坚实基础,多了一次言语实践的机会,让言语实践真正落实到地。

猜你喜欢
小标题言语笔者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
关于冬天
如何写好小标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