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255419)
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关联度极高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应用类型的学科,在初中学习阶段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由于生物学科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与其他基础性学科之间存在连带关系,加之学生对生物核心素养的理论概念较为模糊,导致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这种形势下,生物教师应当以教材为纲、以学生为课堂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利用科学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
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促进作用。基于这一点,生物教师应当将生物理论知识教学过程转换为活生生的实物标本教学、视频影像教学、多样化实践等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融入真实的生物场景当中,并运用理性思维剖析和解读生物学知识,对生物起源、生命繁衍等高热度话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是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问题模式,将固化的问题转变为活化的问题,并且遵循“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原则,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然后,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课堂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理性分析与讨论,多角度地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生物学的基础性概念,并且对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能够运用自如。
以《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为例,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教师可以围绕着这一主题,通过视频教学课件以及地球仪等教学器具向学生诠释生物圈的概念,并将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隐含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讨论话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幻灯片播放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形态与样貌,然后与其他星球进行对比。此时,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地球与其他星球都有哪些区别?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关于地球的故事,因此,经过短时间思索与讨论,能够快速得到答案。“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与其他星球最大的区别是地球是繁衍生命的星球。”当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入生物圈的概念,并加大问题难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同学们可以联想一下人类的生存条件。”结合教师的提示,学生立刻进入话题讨论阶段,通过运用理性思维,问题的答案也将很快浮出水面。“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阳光、食物、水、大气。”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生命体,整个世界由无数个生命体构成,而人类也只是其中渺小的一分子。在生物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围绕着“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主题,通过课堂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生物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及时转换角色,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掘生命本源,了解生物体内部结构,走进神奇的生物世界。
以《种子萌芽实验》为例,由于该实验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观察期(因种子生长周期比较漫长),如果在教学课堂做种子萌芽实验,观察效果也会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可以事先将实验步骤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业余时间,收集相关材料,自行完成实验。该实验需要的材料以及实验器具包括: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 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脱脂棉、纯净水。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制作一个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当中,然后将10 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 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接下来小心地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 高,并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为25 摄氏度且有光照的地方,另一个放在黑暗处。学生可以每天在上学前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把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下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如学生甲的记录内容是:第一天,两个培养杯中的种子长出胚根,第二天露出叶子,第三天长出子叶,第四天胚轴变长,阴暗处的种子出现真叶。第五天光照处的种子出现真叶,阴暗处的种子真叶变大。第六天光照处的种子上胚轴变长,有几根才长出真叶,阴暗处的种子上胚轴变长。第七天光照处的种子有一株长势成熟,其他种子继续生长,而阴暗处的种子都比较成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与光照并没有直接关系。学生在自主实验和观察过程中,不仅对生物旺盛的生命力有了进一步认知,而且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为解开生物界的诸多未解之谜埋下伏笔。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身边的生活融合到一起,从生活中解读生命现象,从生物的活动状态当中找到生活的踪影。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对学好生物学科也将大有帮助。
现实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知识随处可见,如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需要每天摄取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各种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人们在生活当中栽种的各种花卉与绿植等。因此,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习惯,将生活中的所看、所闻与生物知识融合到一起,并借助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鲜事物,来拓宽自身的视野,这样对拓展思维培养能力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以《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为例,该单元知识包含一个生活中的常见话题——绿色食品。由于学生每天处于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很少接触菜市场、大型超市这样的公共场合,绿色食品的概念也只是从各种媒介上获得。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大型超市或者菜市场,寻找身边的绿色食品。同时,为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通过观察生活,找出危害身体健康的食物,并将食物名称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学生能够用心留意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如学生甲与同学们分享的作业内容是“街头的一些小吃,像麻辣烫、烤面筋、炸臭豆腐、烤毛蛋等食物,如果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学生乙与同学们分享的作业内容是“平时,我们应当少吃一些油炸食品、烧烤类食物或者熏酱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热量高,而且含有有害成分,经常食用,会患上各种疾病”。通过分享,学生增长了见识,并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为后续学习其他生物知识点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学生正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知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类活动,活动主题以生物学知识为主,如“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节约水资源,促进自然界生物和谐发展”“珍爱健康、从我做起”“保护地球、远离污染”等主题。通过这些公益性活动,利用宣传片、宣传单等形式向路人或者社区群众讲解相关的公益知识,让学生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进而承担起一名中学生应当肩负的光荣使命,这也恰恰与生物核心素养内容不谋而合。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我国或者全世界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例如,目前全世界的麋鹿仅存3000 头,华南虎仅存50 头、雪豹仅存1000~2000 头、扬子鳄仅存1500 只、大熊猫仅存1000 只、白鳍豚仅存100 只、黑犀牛仅存500 头、野生金丝猴仅存700只、指猴仅存9 只等,而且这些动物的数量每年仍在递减。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动物种群造成了不利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地球环境逐年恶化,温室效应逐年加剧,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另外,一些不法分子肆意猎杀濒危野生动物,导致这些动物即将在生物圈中消失。教师讲授完毕,可以号召学生走进城市社区、走进大街小巷,向人们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号召大家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如果发现不明来历的野生动物活体或者死体,应当及时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使不法分子受到法律制裁,为野生动物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学生通过参加类似的社会公益活动,能够对生物知识产生更深一层的认知,并在实践当中树立社会责任感,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当代中学生。
生物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中的每一项要素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生命观念是对生物物种代代相传的认知,理性思维是学好生物知识的必要前提,科学探究是指引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关键,而社会责任则事关学生的未来发展前途。因此,生物教师应当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内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