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教学策略

2020-03-04 00:22丁翠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初级中学266414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刘老师研学旅行

丁翠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初级中学 266414)

所谓研学旅行,主要指在学校或者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与管理下,有计划地以集体旅行的方式将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在具有地理教育价值的地区“旅行”,并通过布置任务、教师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旅行中进行地理实践,使学生在旅行中能够得到核心素养、地理知识、家国认知的培养。

一、衔接教材内容,完成研学准备

研学旅行是地理学科的课外教育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动主题与教材没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以教材为基础的校内地理教学是学生系统性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方式,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也主要来源于教材。所以,研学旅行的主题应当与教材内容具有紧密的关联。如此,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实践任务,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学生无法适应研学旅行中“研学”内容的情况。在确定合适的研学旅行主题后,教师还应当准备好预习任务设计、实践引导教案、实践所需器材等内容。

我校以开会探究的方式进行主题选择。会议中,年级组长先确定活动需要与教材衔接的基础原则。在思考之后,一位教师提出可以“滔滔黄河”为研学旅行的教材衔接内容,设计“探究地上悬河”的研学旅行探究活动。该教师认为这一活动地点为历史名城,有助于进行地理知识、家国人文、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教学,并且该地区较为繁华,安全性也相对较高。随后,年级组长提议全体教师分成六个小组,分工完成研学准备。以刘老师为例,由于刘老师教学的年级为八年级,所以刘老师与其他几位同年级的教师共同负责八年级的预习任务设计。在着手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因为当时八年级已完成对“滔滔黄河”的教学任务,对此,刘老师提议以教材中的“地上悬河”示意图为基础,设计多方面的问题。很快有一位教师提出,可以从古今两个时间段设计任务;另一位教师补充,可以从人文角度设计探究性问题。通过会议讨论,刘老师所在小组完成了“地上悬河”形成探究、历史上产生的危害、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国家治理采取的措施等问题的设计,其他小组也通过讨论或者实践完成了相应的准备工作。

二、布置预习任务,奠定理论基础

在校内教学中,预习是学生提升自身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同理,在研学旅行中,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以预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内容进行了解与学习,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旅行。在实践中,教师应当设计多个步骤辅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具体如下:教师应当遵循讲解、分组、小组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步骤,引导学生对教师设计的研学旅行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实际探究行为奠定理论基础。

为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教师选择划分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分组与指导。首先,教师基于男女混合分组的原则,以及依据他们的地理能力以及身体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男女比例组成混合的小组。然后,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基于这些问题先讨论一下预习的方法。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上网搜资料,并且较多学生交流的是对旅行的猜想。对此,教师立刻中止学生的无效思考,改而进行问题引导。并且直接在网络上搜索“地上悬河”的历史危害,并点开其中的几个页面,让学生直接观看其中的内容。在展示完之后,教师再提问学生:这样的简单搜索有效吗?觉得有效的学生可以举手。在阅读页面后,学生看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理论性内容,所以他们都冷静下来,并意识到直接搜索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开始思考更加细致的方法,并得出了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成果。如有的学生表示可以询问父母或者祖辈,在与老一辈的交谈中了解他们对“地上悬河”灾害的认知;有的学生则表示尝试在网络图书馆中搜索“开封志”,从古文的记载中了解其危害。总体而言,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分组与引导,以此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完成理论的积淀。

三、关注实践引导,实现综合教育

实践引导是研学旅行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便捷途径。从实践性质与方法层面进行分析,研学旅行是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以及“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活动。所以,在研学旅行的实际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实践,并且以与学生交流、指点疑问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实践策略、地理知识、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研学旅行实际过程为例,张老师参与一个小组走访居民的过程,以此确保他们的安全并对他们进行指导。首先,张教师询问他们的实践策略。该组组长学生甲回答:我们打算以谈话的方式对居民进行采访,以此获得信息。张老师再细问:那么你们想过如何做记录吗?学生回答:主要是笔记。对此,张教师提议:你们可以询问对方能否拍摄视频或者录音,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视频。在实际采访中,学生遇到了较多意外情况,如连续被几个大爷拒绝采访。对此,张老师便先让他们暂停寻找下一个采访对象,然后询问他们:同学们,你们觉得为什么他们会拒绝呢?是不是应该选择年龄更大或者更和善的老人呢?学生此时既气愤又委屈,但还是开始回想刚刚采访过程的不足之处。如有的学生总结道,在纳凉的大爷和大妈更愿意接受采访;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尝试询问小孩子对“地上悬河”的看法等。张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让学生以速记的方式将上述内容写在速记本上。此外,张老师还提醒学生,让他们在采访时先出示学生证,以博取采访者的初步信任。总体而言,通过参与学生的实际活动,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并实现综合性教育。

四、构建评价体系,增强游学效果

评价是各类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提升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措施。教师应当将评价互动融入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以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实际表现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以此增强研学旅行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以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实践环节、总结环节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为基础,构建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以此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动力,并且为学生寻找出自身在地理学习与实践方法、思维上的缺点。

以“地上悬河”的研学旅行实践为例,刘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明确告知学生所有负责监督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各项活动进行评价。如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增加一定的实践动力。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学生在刘老师的示范下得出了较多预习的方法,如学生乙想到了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当地县志的方法。在综合比较其他学生得出的预习方法后,刘老师选择学生乙为代表,在班级中点出该学生思维缜密且思考内容具有可行性,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好胜心。总体而言,教师应当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以此增强游学的效果。

总之,研学旅行是目前补充校外地理实践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内容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当在学校的辅助下做好相应的管理与引导工作,使学生以“行”践“知”。此外,教师也可以总结已有研学旅行的经验,鼓励家长组织面对学生个体的研学旅行活动。

猜你喜欢
刘老师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刘老师想开小车
研学之旅
幽默的刘老师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