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维佳(江苏省南通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22601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教育自然发生,体现政治认同培养目标。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情境教学、时政链接、榜样示范、生活对接,都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组织,为学生认同认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情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合理运用媒体手段,从更多角度展开自然激发和渗透,为课堂教学提供适宜学习环境。图片展示、动画介入、网络启动、影视观看等,都能够带来政治认同教育契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对应设计,利用鲜活直观的电子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形成更多视听冲击,促使学生自然产生认同认知。初中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和稳定,对一些外化直观的信息有更高接受度,教师适时做出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够获得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效果。
例如,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与社会》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片,并挑选自己熟悉的画面,讲述其具体内容。展示环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具体的解读:“这是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劳动的场面,我对这个场面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的爷爷奶奶就是农民,他们就是这样整天在田间劳动,为社会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这是超市里的画面,这里商品极为丰富,表明我们的生活是富足的、祥和的。”……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见解进行点评,自然过渡到教材内容上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政治认同感思维中,学生在观察展示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是显性的,家庭、社会、国家等概念的不断渗透,让学生自然建立认同感。学生对图片信息比较敏感,教师以此展开教学组织,其操作自然有序。
时政链接是最为现实的社会性教学,在教材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与时政形成链接,让学生顺利完成认知迁移,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生活,发展其理性思维,为政治认同感成长奠定基础。教材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与时政有更多关联,教师要找准对接点,形成学科与时政的自然对接,让学生借助教材理念处理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成长。
学生对身边的时政新闻有更高敏感性,教师在具体筛选时,要注意做好对接,以提升教学适配性。如教学《网络改变世界》时,教师先做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然后利用多媒体投放一则时政新闻:因为疫情的原因,线上辅导授课成为热门话题。最近发生一个案例:王某某与同伙通过对QQ群“班级群”“年级”等关键词搜索,潜入了灌南、张家港等地家长群,通过修改头像、注册名等手段,冒充班主任进行信息发布,要求家长缴纳各种费用。共获得非法收入1 万余元。……学生对这样的新闻比较熟悉,也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在讨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发现学生都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一致主张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用法律来教育和惩治这些违法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建立学习共识,主张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体现的还是政治认同感。唯有法治,能够促进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安定和发展。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榜样教育意识,在班级中树立学习榜样,寻找社会生活的先进典型做榜样,借助历史人物树立学习榜样,都能够促进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形成。树立学习榜样,未必要成就什么样的大事业,在最为平凡的小事上,能够按照规则办事,也同样可以成为榜样。初中生虽然不会像小学生一样热衷成为榜样,但对荣誉的追求还是比较有热情的,因为是非观念的提升,在很多时候有了自觉性,自然能够形成更强社会认同感。如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规则都比较熟悉,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对这样的现象有较高敏感性,自然会热情参与其中。为树立正面形象,教师要求学生展开社会调查,收集身边先进典型事迹,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深入生活,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很快就会有海量信息的涌现。
教师让学生先介绍社会上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然后通过调查收集正面的实例,让学生有鲜明的对比,自然矫正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认同性教育。教育需要与生活对接,也需要从思想深处展开渗透,教师对接学生生活进行对应教育,获得更为显著的教育成效。
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冲击会更为剧烈,也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教师借助生活环境和生活案例展开对接性教学,能够促使学生顺利完成思维转移,在实践探索中形成认同本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有很多契合点,教师需要做深度发掘,以提升学生政治认同认知基础,从更多生活实践中形成学科核心能力。
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辩论话题: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不妨联系生活实际做阐释。学生接受话题后,都能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深度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认为,帮助他人是值得尊重的,但如果在帮助的方式方法上没有尊重,这样的帮助就不够崇高了,也难以获得帮助的效果。古人有“不食嗟来之食”,一直被后人所称道,正是对不尊重行为的批评。帮助人是善行,需要取得理想的结果,而不是给需要帮助的人制造更多痛苦。也有学生不以为然,在一些人遭遇困境时,能够获得帮助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其“不尊重”不是特别出格,还是能够接受的。教师参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尊重”和“帮助”两个关键词进行深度解析,促使学生形成更多认知共识。
教师发动课堂辩论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展开自由思考和讨论,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最终形成认同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应该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追求。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认知分歧是正常的,与政治认同没有直接冲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混淆了二者的界线,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观点,也要促进其政治认同。
“教育是立国之本。”陶行知先生极力倡导政治认同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政治认同感培养展开教学设计和执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觉醒,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不能靠教师的说教,需要利用更多现实案例展开渗透性教育,让学生自觉形成认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