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应着力狠抓课程教学质量,将‘水课’转变为‘金课’”,并强调“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1]。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中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的任务之一是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即“金课建设”计划。2019年10月24日,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中明确提出,围绕“课程目标导向”实施课程建设,让“本科课程优起来”;淘汰“水课”,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随着“金课”概念在教育部文件中正式使用,“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基本内涵也逐步明确[2]。
目前,“金课”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和高质量课程建设的“抓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成为“金课”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所谓“高阶性”,就是课程教学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和综合能力。所谓“创新性”,就是课程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要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所谓“挑战度”,就是要求课程学习要有“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难度[2]。而高校教研室作为本科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最基层的教学单位,在推进“金课”建设中,必然成为主力,承担着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大责任。
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引入原苏联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结构“校(院)—院(系)—教研室(组)”,教研室制度经历了初创期、定型期、恢复和稳定期、虚化期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教学管理中的基本单元,支撑着庞大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和高水平本科人才的培养[3-5]。196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教六十条”,其中第53条规定教学研究室(即教研室)是按照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1978年,教育部出台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其中规定教学研究室是按照课程或者专业设置的教学组织[4,6]。
高校教研室(组)作为承担本科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基层单位,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以特定课程建设为己任,组织教师集体完成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组织科学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学习和集体备课的方式推进教师的教学发展;开展教师培养,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教研室(组)主要具有以下职能。一是全面负责实施教学环节。教研室是教学组织和实施的终端,承担着本科生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践教学的组织和教材编写等任务。二是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教师队伍质量的具体体现,教研室肩负着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团队的组织建设等职责。三是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研室需组织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研讨,通过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更新和修订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四是顺应时代要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教研室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本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研室是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和“金课”建设的主力军。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完善教研室”的要求,其目的是要发挥教研室在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推进高校“金课”建设中,教研室必然成为“金课”建设的主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研室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金课”建设。
在我国高校,传统的教研室是教学与科研的集合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教研室成为培养人才的中流砥柱,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学科建设,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相分离、学科与教研室互不相容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有“研”无“教”、“重学科,轻教研室”现状的形成[11]。
为了推进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多次组织了本科教学评估。其中,力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2003—2008年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在教学基本设施、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等方面设置了评估指标,其目的在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12]。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评估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学院及专业的整体情况,而对高校教研室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团队和具体课程的建设则关注不够。因此,目前很多高校形成了“强科研、弱教学”的办学导向,以学科取代教研室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教研室陷入了边缘化境地,教研室的职能仅限于每学期的教学安排等事务。
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教研室本应是进行课程建设、完成高质量课程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编写和落实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等的生力军。但是,由于高校的教师职称聘任和岗位考评等过度强调到校经费、自主科研项目和SCI刊用论文等评价指标,所以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一开始就重科研轻教学、过早脱离团队独立单干。特别是在各级各类晋级评优中教学考核指标的含金量极低,再加上实施教师职称聘任学生评价一票否决制度,所以教师对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和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不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申报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上,同时对教学和考试环节的把关也不严。教师的各自为阵使高校教研室形同虚设,不仅难以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而且教学管理功能也被严重弱化,失去了在课程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中进行“传帮带”的作用,更难以组织相关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研讨。这也是导致“水课”产生的原因之一。
1.大多数高校的教研室管理制度和规范尚未建立,导致教研室的责任和职权不明确。与以往相比,目前高校教研室只是负责课程安排、中期检查等日常事务。教研室缺乏凝聚力,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时间上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教研室难以组织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分享教学经验,因此也难以达到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能力的效果[3]。
2.依托教研室对教师进行培养的制度建设缺失,导致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不健全。每门课程都是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有着各自的界限、结构和知识范围。要讲好课,就要“吃透”这门课的内涵。但是,由于高校专业教师受编制影响存在短缺问题,所以在许多高校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就要上讲台讲课。这些青年教师缺少由助教到讲师的培养环节,对课程吃不透、讲不深,只能是照本宣科,所以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达到高要求。同时,由于高校的一些教师是因科研需要而被纳入师资队伍的,存在学科不相近、专业不对口、专业性缺乏等问题,难以胜任课程教学需要,
3.教研室主任的选拔任用制度不健全,导致教研室主任的学术权威性不强。在高校,学科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制度较为健全,对学科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学科负责人多由具有学术权威的教授担任。但是,教研室主任的选拔任用因制度不健全而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条件,教研室主任多为无私奉献。这使有较高学术权威的教授没有热情去担任教研室主任,从而直接影响到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导致学科取代教研室现象的产生。
德国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其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在德国的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中,教研室扮演着积极而又重要的角色,是德国高校课程教学的基石。
德国高校实行“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内部管理体制。其中,教研室是教学基本单位,实行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度,负责组织和实施教学;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主体,承担着与课程相关的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等任务。2005年,德国开始实施的大学“卓越计划”促进了高校的科研产出,不断增强了高校的学术实力,使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但是以教研室(Lehrstuhe或Abteilungen)为基础的教学机构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虽然不同高校的教研室建设不尽相同,但始终围绕着本科教学的需求进行建设[7-8]。
目前,德国高校的教研室建设主要有以下2种形式。
一是教研室作为研究所的组成部分,以哥廷根大学为代表。例如,哥廷根大学的林业科学与森林生态系根据本科教学需求和研究方向设置教研室,教研室分别归属于不同研究领域的2个研究所。其中一个研究所Büsgen-Institut以林业科学为主,下设生物气候学、森林植物学与树木生理学、森林动物学与自然保护学、林木遗传与育种学、森林经理学、森林土壤学等10个教研室;另一个研究所Burckhardt-Institut以林业经济、木材科学、林业政策与法律为主,下设生物多样性、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木材生物学与木材产品等12个教研室。这些教研室承担的本科课程详见表1。
表1 德国哥廷根大学林业科学与森林生态系设置的部分教研室及其归属的研究所和承担的主要课程[9]
二是教研室归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教研室下设课程组,以波鸿鲁尔大学为代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系根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将各个教研室分别归属于信号传导细胞生物学、功能性生物分化、蛋白质信息与传导等3个研究领域。其中,信号传导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设置了植物分子遗传学和生理学、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神经生物学、普通动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12个教研室;功能性生物分化研究流域设置了动物进化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植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地球植物学等4个以宏观生物学为主的教研室;蛋白质信息与传导研究领域设置了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微生物生物学等8个教研室。这些教研室承担的主要本科课程详见表2。
表2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系设置的教研室及其归属的研究领域和承担的主要课程[10]
总体上,德国高校的教研室具有以下特点。
1.教研室是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核心和基础力量,其设立取决于本科专业教学的需求。许多教研室开设多门课程;或者一门课程由多个教研室共同开设,形成组合课程,从而推动高校的课程建设。
2.教研室所开设课程的内容与所归属研究领域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等紧密结合。德国高校没有学科概念,只有研究领域之分。所以教研室也是科学研究室,除了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这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3.教研室所开设的课程以自学为主、教学为辅,通过设置讨论课、实践课和由多个教研室共同开设研究进展组合课等,实现本科生课程的研讨式、探究式和个性化教学,从而推动高校本科课程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
4.教研室实行PI制度。PI教授作为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同时,教研室人员的津贴与完成的本科课程教学工作量直接挂钩。这有助于促使教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中,不但要开课,还要开好课,从而推动高校课程质量的提高。
可见,德国高校以教研室为核心构建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了研讨式、探究式和个性化教学,从而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使每一门课程都是实实在在的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这对我国高校的“金课”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金课”建设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教育环境、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教研室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金课”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借鉴德国高校教研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以期通过充分发挥高校教研室的作用促进“金课”建设。
高校教研室作为承担本科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基层单位,对课程建设负有监督和管理职责。因此,高校应重视教研室在本科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教研室是建设“金课”、淘汰“水课”的主战场,依托教研室建立的教学团队是建设“金课”的主力军,进而树立在“金课”建设中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的意识。
首先,高校要确定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教研室是高校具有权威性的最基础的教学组织。
其次,高校要制定教师教学岗位责任制,细化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教学分工,杜绝无教学培训经历、无教学经验和无专业背景的“三无”低职称、新入职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从而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
最后,高校在制定岗位考核和职称评聘的政策和制度时,要对课程建设成绩突出、教学工作量大尤其是承担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研室及教师予以倾斜,以提高教研室及教师承担课程建设任务的积极性,为“金课”建设提供保障。
高校要通过建立健全教研室建设机制,强化和创新教研室建设。首先,要通过建章立制,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中明确教研室在开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开设高质量课程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其次,要制定教研室主任选拔任用制度,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责任和权力;要在晋级评优的考核中认可教研室主任的工作量和业绩,提高其权威性,激发其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发挥高水平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引领作用,为“金课”建设打造和夯实基石。最后,要敢于创新,根据“金课”的内涵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新要求,鼓励和支持各教研室打破壁垒、加强协同合作,依托新兴交叉学科开设相关课程、建设组合课程,通过打造“金课”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两大体系,即以学科为主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依托教研室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决定了高校教研室的发展完全依托于学科建设。教研室融入学科,一方面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借助学科平台为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也正因为教研室融入学科导致了教研室在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方面的职能被弱化。
在打造“金课”成为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的今天,教研室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应根据“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的要求,对学科与教研室在职能和作用上的不同进行明确区分;通过制度建设,将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的地位提升到与学科和学科负责人同等水平;正确处理教研室与学科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发挥好教研室在“金课”建设中的主力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学科的优势。
高校教研室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开展课程建设,组织安排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中,课程建设涵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以及教材建设。因此,高校除了要依托教研室开展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之外,势必要把“金课”建设纳入教研室的任务清单,要求教研室以开出高质量课程为目标,制定符合“金课”建设标准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时梳理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跟进科学研究新方向,融入科学研究新成果;组织编写新形态教材,实现教材内容的实时更新和优化。同时,高校还要认真落实教研室的主体责任,支持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组织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培训、建立定期交流教学体会和教学方法的制度。
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提升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教学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课程建设方面,缺少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教研室的集体力量开展课程教学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新形态教材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同时,依托教研室推进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的实施。
实施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和调整。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在对本科生知识积累过程以及大学课程知识体系等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进行课时分配,改进大学传统的“高中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增加课程的深度和难度。
此外,高校要引导和鼓励不同研究领域的教研室开展联合,支持他们推出多领域集合的组合型课程,即建设体现多学科交叉、反映学科研究前沿和新动向、融合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前沿课程。
有“金师”,才能打造“金课”。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教研室的传统职责。长期以来,老一辈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从备课、写讲稿、试讲到上讲台,每一步都严格把关。但是,近年来,高校这一良好传统已有消亡之势。现在常常是博士一入职就上讲台,课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水课”应运而生。因此,高校要注重发扬老一辈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传统,明确教研室在培养能上讲台的合格教师方面的职责,强化教研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
首先,要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双重培养。通过采取为青年教师配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以及“对新入职青年教师的考核不做教学工作量的硬性要求”的制度设计等措施,使青年教师深入了解教学过程、全面掌握教学关键环节并更多地积累教学经验。
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对缺乏相关专业背景教师的专业培养。高校因学科交叉和融合需要而引入的一些教师,虽然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但在课程教学中却因专业背景的缺失而出现“不专业”“不懂行”的问题。因此,高校教研室要针对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帮助这些教师解决专业背景缺失的问题,使他们尽早入行,尽快开出符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课程。例如,北京林业大学针对缺乏林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制定并实施了“卓越青蓝计划”,按照林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为这些教师开设进修课程,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