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以及改革步伐的加快,构建优势学科群体系、促进教研产综合发展成为我国各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命题。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1],风景园林学科在很多农林类、建筑类高等院校及部分艺术类高等院校也成为主流学科或热门的专业设置方向。因此,如何将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与我国高校当前开展的“双一流”建设相结合,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是风景园林学人面临的重要挑战。
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特色发展、共享参与、群体建设是各高校优势和主流学科的重要发展特征。在许多侧重于农林类、艺术类、建筑类、规划类学科专业的高校,风景园林学科虽然已经是优势学科,但总体上看,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以下3个问题。
一是学科的理论体系先天不足。风景园林学科在守护山水自然、地域文化和公众福祉等实践领域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在保护、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健康绿色环境方面的技术及取得的成效也广为人知。但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原发性理论较少,尤其是缺乏稳定的理论概念“内核”[2],往往是借签或直接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去解释本学科的科学问题。从长久发展的角度考虑,风景园林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如果不能厘清学科的内核与边界,学科处延就会无限制地扩展,甚至有成为“宇宙学”的风险,从而造成专业基础的空洞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泛化。
二是复杂多样的实践问题导致的学科知识体系庞杂化。当代风景园林从业者在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庭园”“园林”的范畴,面对的是“国家公园”“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生态修复”等宏大行动。随着风景园林行业发展需求越发多样、面临的发展环境越发复杂,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要同时迎合多需求导向和深度需求导向的社会需求变化[3]。
三是学科知识体系急需社会学科知识予以补充和完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一般授予的是工学学位,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科学家的头脑、艺术家的感觉和工程师的动手能力”[4]。但是,新时期的风景园林除了要营造优美宜人的室外空间环境之外,还要面对城市社会、环境容量、文化自信、民族发展和市民心理认同等诸多问题[5]。因此,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急需人文、艺术、社会、人类学等学科知识的融入和补充。
以解决风景园林学科在发展中面临的上述3个主要问题为导向,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具有以下需求特征。
1.构建本土化、规范化的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需要“外向”发展动力
对风景园林学科概念体系的“内核”,学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例如,清华大学杨锐教授提出,风景园林的元概念是“境”[6];工程院孟兆桢院士在《园衍》一书中提出,风景园林的核心概念是“景”;同济大学冯纪忠提出,风景园林的核心概念是“形、情、理、神、意”[7],等等。
同时,现代风景园林研究的主要途径是借助艺术、哲学、美学、生态学等思想或理论来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如何建构本土化、规范化的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风景园林教育与研究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化学科理论体系的不足使风景园林貌似一个“寄生性”存在的“应用型工具”,而非“原生性”的独立学科。教育部在1999年进行专业调整时将风景园林并入城市规划学科不无这个因素的影响。
以往有学者试图将西方的景观建筑学科体系“中国化”,强调运用生态学、环境学的思想构建中国风景园林的研究范示。这一研究方向虽然值得肯定,但单纯以其他学科的规范性理论为框架去“套”风景园林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它化”,在实践领域会进一步造成城市景观的洋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退化、中国风景园林文化的异化等问题[6]。
建构本土化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的根本意义在于,在现代风景园林发展中保住中国文化的根基,进而通过传承、创新等手段,将中国文化的血液注入当今风景园林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6]。中国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自古就是立足于传统文化和客观环境本身的思索去扩大其研究范畴的,其学术研究通常讲求“法无定法”,包容化一直是风景园林学科最典型的学术思维特征。因此,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主张“拿来”,更主张“能动”,不仅要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原理对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阐释,更要主动思考风景园林与其他学科的逻辑关联。
2.风景园林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以及行业面对的复杂多样需求需要学科外延“多元化”拓展
风景园林学科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并列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是保持和创造人类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全球性的气候、环境、生态等问题,风景园林学科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随着风景园林学科面临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风景园林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服务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社会化、人文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科范畴正在不断地拓展[8]。由于风景园林行业的工作范围很宽泛,需要通才化和多元化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所以风景园林教育也需要根据行业范畴的拓展调整教育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从而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多样化的社会实际需要促使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涉足的科学领域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需要包容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
3.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对象由“增量建设”变为“存量提质”的新态势需要学科建设更关注社会发展需求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行业涉及的领域有了较大的拓展,已从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拓展到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区域城市绿道体系建设等国土和区域的层次[9]。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不久的将来,风景园林对国土绿色空间的建设模式将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高水平、有文化、会生长的风景园林需要更多复合型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建设。因此,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学科教育将不会长期维持以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必要与实际的或者超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5]。
正是基于上述风景园林学科发展面临的3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具有的需求特征,笔者提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包容化、平台化”理念,从而为实现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最大程度契合进行路径探索。包容化发展是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学术理论体系构建与社会服务实践双重发展需求的要求,平台化发展是风景园林学科融入和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包容是“向下”,是吸收,是为风景园林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积蓄能量;平台建设是“向上”,是推动,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主体推动高校所有学科共同以“双一流”建设要求为标准发展。风景园林学科包容化、平台化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风景园林教育理论和科研实践的理性再思考,是新时期风景园林共享性、开放性学科发展思想的体现,也是提高风景园林教育质量的“催化剂”。
为了对“包容化发展、平台化建设成为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必然特征”进行论证,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外风景园林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在风景园林学科历史使命的发展、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关注重点及导向的变化、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建构的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担负着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社会使命[10]。1858年,美国最著名的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率先提出“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之后,“风景园林”作为新的学科门类和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得到正式确立。在世界范围内,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和实践均得到了普遍认可,综合性高、实践性强一直是其最显著的学科特征。
从产生之初到当代,共同发展一直都是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同样,风景园林学科的生长点往往来自于自身与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建筑学、工程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结。如今,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对待自然的谨慎态度和行为要求风景园林行业的广大从业者必须建立更可靠、更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以提高风景园林领域中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风景园林不仅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艺术学、地理学、社会学、旅游管理等多学科实现了完美的交汇综合,更与当代工程技术、生物科学、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等学科发生了重要交集。风景园林的社会使命使学科研究和专业范畴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和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促使风景园林的学科边界不断发生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学术进步。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早已从“小庭园”走向“大风景园林”。因此,绝不能用单一型的学科思想来看待风景园林。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需要更广阔的胸怀、更深远的前瞻、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包容更多的学科和专业,需要更综合地去思考和创新,并以学科自身发展为基石积极推动相关学科的共同进步。这是时代赋予新一代中国风景园林学人的重任。
曾有学者指出,知识的获取有2种方式:一是采用单学科、单向度“挖井”式的知识探索方式;一是以多种已知的知识为基础,通过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进行思维的联合、协调、整合,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方式[11]。风景园林学科自其产生之初就具有跨学科的基因,建筑学、农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不断被引入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从世界范围看,风景园林学科已从以往单纯的园艺、园林范畴拓展到生态环境、城市生活、绿色生产等多个领域。因此,跨学科教学、多领域实践成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
北京林业大学魏方等教师对我国32所高等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计划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对在工学、农(林)学、艺术等不同科类背景下形成的风景园林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整体情况和特色进行了总结,提出在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影响下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应走交叉、综合发展之路[12]。
同时,国内外风景园林高等教育导向的转变(详见表1)也促使跨界式、包容化的教育模式正成为风景园林高等教育探索的方向。特别是近10年来,这一趋势日益显著。
表1 国内外风景园林高等教育导向的转变
学科理论建构(theory building)取向是指提出或建立学科理论发展体系的指导思想。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一直走的是继承、包容的发展之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创始人之一汪菊渊先生在创办风景园林专业时就提出了“园林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生活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这一学科构建思想指引了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创建至今的建设方向[18]。以北京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为例,专业建设除了综合了规划、艺术、植物、建筑等学科所长之外,更受益于北京林业大学多学科的交叉融合[19],学校完整的生态和环境学科群为风景园林学科绿色空间领域的学术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而言,农林、建筑、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共同起到了支撑作用。其中,建筑、规划等学科的知识解决了风景园林学科面临的土地规划、空间构成和功能用途等方面的问题,农林学科的知识解决了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植物种植养护等方面的问题,艺术学科的知识解决了风景园林的形式和观念创新方面的问题。但是,归根结底,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其研究的客体以及服务的对象。现代风景园林研究的重点,已经从绿色物质空间的合理配置过渡到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公共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分析。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强调基于技术、艺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诸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多学科交叉”“多特色方向”“多层次人才培养”以及“多空间尺度”“多规划手段”的包容化发展,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现代语境。
从风景园林学科自身发展的历史看,其边界一直处于扩展之中,从苑囿和宅院到城市公园、国家公园、城市设计、区域规划、生态修复、美丽中国等,风景园林在每一次的边界扩展中不断丰富着学科内涵[2],在增强自身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相关学科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例如,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棕地修复、城市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领域不仅是当代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同时也激发了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
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实践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风景园林学科的边界和研究内容也进一步拓展,包容化发展成为学科建设的新导向。目前,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和常规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公园设计、古典园林设计等,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营造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有绩效使用绿色空间等逐渐成为新的学术追求。开放、包容、共生的学术思维是当今风景园林学科创新的原点。新的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正是包容并吸收了多学科的知识而构建形成的。例如,清华大学杨锐教授等学者认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现代转型需要完成固本、培元、开放、整合等4项工作[6];孟兆桢院士提出,通过“明旨、立意、问名、相地、布局、理微和余韵”生成“景旨、景意、景象、景趣、景衍、余音”,将现代科学及工程技术引入传统技艺;并强调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认识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艺术[20]。
风景园林学科的包容化发展除了体现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上,还体现在学术发展摒弃了“以我为主”的单向思维和“独在小楼成一统的”的封闭心态。一方面,在风景园林学科建设过程中,秉持包容的心态,建构新的价值取向、研究领域和方法,以积极、客观和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看待不同行业间的矛盾和问题,力求从整体上、技术上对相关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洞见,从而实现建设美丽家园行动上的多学科共栖、共生。另一方面,在提升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方面,除了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技术和工作效率之外,更关注与相关专业领域的融合程度,促进专业之间的协调共生。例如,在解决土壤修复、水体净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等当前实践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时,风景园林学科越来越多地与相关专业领域协作融合,也越来越需要各个行业、各个学科的技术支撑。
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随着时代发展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拓展,除自身的工程技术属性外,还具有了交叉学科、公共政策研究等属性[21]。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的变化不仅只是基础知识体系的扩充,其核心知识体系也在不断调整;而且风景园林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也不只是简单的“向心化”拓展,而是更复杂的“外向化、支撑化”多维度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未来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必然具有平台化特征。一方面,不断拓宽学科的广度,开拓学科视野;另一方面,通过营造一个“开放、宽松、和谐、共生”的学科群平台,进一步深化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优化学科发展方向。
同时,优势学科平台化发展是解决当前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流学科强势发展与学校综合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的有效举措之一。在“平台化发展”语境下,很多农林类、建筑类、艺术类高校的风景园林学科作为优势学科,已不再是一个满足于自我发展的静态的学科,而是一个通过综合多种技术和政策手段实现带动发展目标的学科群。风景园林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核心要素调整已由“自我”转向“群体”,学科知识体系的配置方式由“向心”转向“拓展”,学科建设的服务对象由注重学科自身转向学校的各个学科。因此,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应增强对外围学科的影响力和支撑作用,在扩充和完善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和表达机会。
例如,同济大学建构的“主线突出,两翼并重,三级分层,相互协同”复合网络化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框架,打破了教学板块之间的界线,形成了多学科、多专业背景教师的相互组合,实现了以教师集群的方式共同完成针对教学目标而确立的教学内容[22]。可见,只有坚持平台化学科建设,风景园林学科才能足够强壮、健康和可持续,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在生态文明时代创造新的辉煌[6]。
通过对风景园林学科包容化、平台化发展特征的研究论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优势学科的农林类、建筑类、艺术类高校,应将优势学科包容化、平台化发展理念作为解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主流学科强势发展与学校综合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包容化、平台化发展”语境下,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价值选择应重视前瞻性、开放性,在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对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扩充和完善的同时,增强对外围学科的影响力和支撑作用;同时,应通过共生、共享、交融的方式实现与其他学科组建优势学科群的目标,并成为带动高校综合发展的现代“航母”。
柯克伍德说过:“今天的风景园林教育者有责任引领大家直面当今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边界,并坚持本领域的追寻拷问和艺术探索。”[23]风景园林学作为一级学科,必须突破传统的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的狭隘格局,寻求开放、共生和前瞻的发展方式,通过加强与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沟通,以更新、更广博和更包容的合作方式打造学科发展理论;同时,在以“平台化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学科群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科间的相互支撑作用,依托学科群平台不断地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积累和创造新工具、新技术和新知识,并引领社会服务与生态保护学科共同进步。
营造美好舒适的诗意生活意境和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学科最核心的本源问题。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风景园林学科的科学研究必须要紧密结合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应用领域,风景园林学科应作为一个社会实践服务的平台,针对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当前的社会需求热点,通过多学科交融、共享、共生,使以风景园林学科为基础和支撑的研究平台以及平台化建设的学科群成为解决环境、生态、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项目“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校外导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构建”,项目编号17zlt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