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加盖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

2020-03-04 05:27冯华明邹三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骨块髂骨髋臼

胡 兴,冯华明,黄 笃,邹三明

发育性髋脱位(DDH)表现为髋臼浅薄,外上方骨缺损,当其继发关节炎时,常需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1]。但在THA术中如何处理髋臼骨缺损,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可采用臼杯高旋转中心放置技术[2]、髋臼内陷技术[3]、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技术[4]等。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髋臼加盖技术行生物型THA治疗30例DDH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30例(30髋),男6例,女24例,年龄23~61(38.7±9.2)岁。Crowe分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10例。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健侧卧位,采用后外侧入路。逐层切开皮肤、皮下、阔筋膜、外旋肌群、关节囊,显露髋关节,小转子上1 cm切除股骨头,暴露髋臼。首先用最小号磨锉加深髋臼,然后保持40°~45°外展,10°~20°前倾磨锉髋臼直至合适大小,髋臼外上方骨缺损处取股骨头行加盖植骨,采用多枚螺钉或钢板固定植骨块,植骨块与髂骨之间如有缝隙则植入自体颗粒骨,再次磨锉髋臼,安放合适大小髋臼杯并用3枚螺钉固定。

1.3 术后处理使用头孢唑林钠1 d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在助行器下离床活动。出院后,所有患者于1、3、12、24个月定期门诊随访。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① 手术前后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水平距离、移植骨块与髂骨融合时间。② 术后骨溶解、骨长入、臼杯松动等发生情况。③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价手术疗效。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38.8±16.9)个月。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11~55(25.3±17.2)mm下降到术后0~12(3.7±3.5)mm (P<0.001),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由术前35~65(46.1±16.7)mm下降到术后18~30(23.7±5.9)mm (P<0.001),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距离由术前35~55(42.8±8.9)mm下降到术后18~29(23.3±2.7)mm (P<0.001)。移植骨块与髂骨愈合时间为5~12(7.7±4.9)个月。HHS由术前39~65(41.8±14.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84~100(93.5±7.9)分(P<0.001)。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松动、臼杯松动,假体均获得骨长入固定,也无需要行翻修等再次手术者。

典型病例见图1、2。

3 讨论

本组采用髋臼加盖技术行THA治疗DDH疗效满意,我们体会如下:① 臼杯应安放在真臼或接近真臼位置。既往研究显示[3,5],如果髋关节旋转中心高位,则会增加臼杯与髂骨之间的应力及剪切力,进而影响臼杯的稳定性,易导致臼杯早期松动失败。② 臼杯宿主骨覆盖率应大于70%,避免植骨块受力过大而造成植骨块吸收塌陷,继而导致臼杯松动。Morsi et al(1999年)研究显示,当植骨块承受力>50%的体重负荷时,将影响臼杯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骨长入固定及导致臼杯松动。③ 植骨块必须固定牢固,否则影响臼杯初始稳定性,植骨块不稳定也可导致其与髂骨不融合。查国春 等[5]报道采用钢板或多枚螺钉固定植骨块,并且在植骨块与髂骨间植入颗粒骨以使植骨块稳定固定,发现所有植骨块与髂骨融合,无吸收塌陷。

图1 患者,女,53岁,右侧DDH,采用髋臼加盖技术行THA治疗A. 术前X线片,显示右侧DDH,Crowe Ⅳ型;B. 术后3 d X线片,显示臼杯位置接近真臼位置;C. 术后5年X线片,显示髋臼股骨假体无松动,移植骨块与髂骨融合,无吸收塌陷图2 患者,女,51岁,双侧DDH,右侧采用髋臼加盖技术行THA治疗A. 术前X线片,显示髋臼发育不良,右侧Crowe Ⅲ型; B. 术后3 d X线片,显示臼杯位于真臼位置; C. 术后5年X线片,显示髋臼股骨假体无松动,移植骨块与髂骨融合,无吸收塌陷

综上所述,采用髋臼加盖技术行生物型THA治疗DDH,将臼杯安放在真臼或接近真臼位置可获得足够骨覆盖,临床疗效满意。

猜你喜欢
骨块髂骨髋臼
开窗术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骨块治疗Ⅱ型Pilon骨折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双针双导管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髂骨翼病变1 例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线缝合肩袖骨块技术辅助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
关节镜下PDS线引导Orthocord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对比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女性慢性腰痛 谨防致密性髂骨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