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味象,圣人观道

2020-03-03 01:30陈昱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意象

陈昱璇

摘 要: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是艺术欣赏的指导方法。文章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背景,参考老庄玄学和易学思想,尝试阐释了“澄怀”“象”“道”等概念,并结合“天人合一”最高审美境界,尝试解读“味象”和“观道”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作用。

关键词:澄怀味象;澄怀观道;天人合一;虚静;意象

《画山水序》是魏晋艺术理论家宗炳的山水画论著,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阐释了山水画的美感、创作动机、功能、价值和欣赏方法等。

江陵,群山环绕,长江蜿蜒。晚年的宗炳,被疾病和衰老缠身,不慕朝堂,栖丘饮谷,“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后提出神游山水,“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成为了欣赏山水画和山水风景的指导方法。

一、社会背景:魏晋风度

宗白华先生用“最富有艺术精神”和“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来描绘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政局尤其动荡,文学艺术却迎来了大繁荣。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政局倾颓,礼崩乐坏。士族制度在西汉末初见雏形,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取代,财富和权力逐渐被垄断,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外部战争频繁、冲突并起,内部管理涣散,上层沉迷享乐,政权摇摇欲坠,整个社会精神颓靡。两汉经学衰微,老庄玄学兴起,佛教随后传入,催生了“出世”的思想。

南方丰饶的资源和优美的景色,给士族庄园经济提供了条件。庄园是士族阶层游山玩水、静观玄思的绝妙场所。隐逸山林、纵情山水成为士人逃避现实、寄托理想的途径。魏晋时期山水画开始萌芽,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如《洛神赋图》中,顾恺之在山、树的着色上使用了渲染法,多层渲染,使之呈现出了立体感,这一技法为青绿山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魏晋风度孕育出“澄怀味象”“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等画论思想,以及“意在笔先”“心忘于笔、手忘于书”“浓纤有方,肥瘦相和”等书论思想,滋养着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阮籍、嵇康、曹植、陶潜等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贤才。

二、“澄怀”——老庄之静

在魏晋乱世,玄学和隐居是文人的两大主题。文人隐逸山林,淡泊名利,寄情山水,促进了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萌芽。

《画山水序》第一句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指澄明虚静的胸怀。“虚静”是审美感知的状态,是审美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心理基础,是绝对自由的最高审美境界的体现。

《老子》第十六章具体解释了“虚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复观。”叶朗先生的解释是:“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极”和“笃”意指非常、极度,表程度,“致虚”和“守静”指保持“虚静”。 “复观”,指在万物循环往复的生长运动中探求宇宙的本质和源头,也就是“道”。“澄怀”,以求“虚静”,是审美观照的心理前提。

倪瓒,作为元四家之一,其人气质古淡天真,其画意境淡泊悠远。倪瓒幼时家境富裕,因而接受了优质的教育。其家中几代皆是隐士,这使倪瓒养成了孤傲野逸的性格。1340年起倪瓒因战争流离失所,妻子离世更使他心灰意冷。因此,倪瓒吸取了佛教思想,追求精神解脱,以平息心中郁结,使其胸怀愈加澄明虚静。《渔庄秋霁图》画境空明,构图疏朗,笔墨简淡,风格清雅,蕴含了倪瓒对生命大道和天下至美的顿悟,以及其心境之清旷。

三、易学之“象”与老庄之“道”

“味象”之“象”来自易学之“象”。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的“象”指卦象,卦象不是具体形象,而是抽象符号,体现事物的普遍真理。“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象”指事物具体形象,“意”指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等属性。通过描绘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达事物抽象属性。意象是具有意义的形象,是具象和抽象、主观和客观、普遍性和统一性兼具的综合体。

齐梁文学理论家刘勰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指艺术作品的抽象意蕴、情感和思想,“象”指具体的艺术形象。意象开始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产生关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审美规范。“澄怀味象”,即通过具体艺术形象,品味意象。

齐白石曾在《题大涤子画》上题“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阿长,就是指石涛。石涛是广西桂林靖王府的遗孤,为躲搜捕,削发为僧,曾住安徽宣城,数次游历黄山,其多幅作品上都题有“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黄山七十二峰的奇峰怪石、云海飞泉等具体物象,通过石涛的概括、凝练,化为抽象的意象,呈现为《黄山八胜》《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作品。石涛通过观看和感受黄山,体悟出山水的普遍美感,“搜尽奇峰”就是“澄怀观象”。

观道之“道”孕育自老庄之“道”。“道”,指“天地”、“四时”、“昼夜”和“生死”等宇宙规律和天地脉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可以用语言陈述的道理,不是真正的“道”,可以用名称表述的称谓,不是真正的名。道,指构成宇宙实体的动力和规则;名,可以理解为道的称谓或表达符号。“道”是抽象、形而上、不可捉摸的存在,没有确定的形体,是无名之名,通过“象”,也就是意象,得到呈现和表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句话是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道”是自然的抽象写照,是人、天、地的终极形态和普遍规律,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本质。老庄之道是宇宙大道,是天地至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气化生万物,气的规则是道,万物的规则也是道。抽象的道,体现在具象的物象、形象、意象上。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是万物的根本。客观事物自有规则秩序,人的实践活动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澄怀观道”指排除心中杂念,体察天地规则,参悟万物真理。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