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进勇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初级中学 贵州 铜仁 565313)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一直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成为检验学生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语文、数学、和化学等许多的科目都在教学课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缓解严肃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凝聚力,让学生共同进步。物理科目经常会进行大大小小的实验来验证物理理论的客观正确性,实验的过程复杂多变,仅凭学生个人难以完成,因此,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小组学生通过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收获成长和进步。
实验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第一,比起枯燥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进而将学生的思维从课本以及紧张的课堂节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论证的机会;第二,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一探到底的心情,这是口头讲解法办不到的;第三,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概念、理论、规律,都源于生活,而通过物理实验,将这些已经过总结与概括后形成的规律、概念进行还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客观知识,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会更加深刻。
2.1 科学分组。相较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分组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多项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并接触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掌握物理实验规律以及灵活运用实验的技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将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但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基于科学分组之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分组是小组实验教学的关键、核心步骤,要能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学生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合理分组,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而言,在分组这一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分组要人性化,要在合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强制性分组引起学生反感与抵触,导致最终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给学生适当的权利,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意见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分组方案做适当调整,以保证分组的科学性、有效性。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小组构成。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个小组都有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确保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均衡发展。
2.2 丰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内容及组织形式。采取合作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要组织其开展物理实验的教学,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的合作学习方案与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地调用不同的教学方案,结合教学的内容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构建处完整的物理学习思维逻辑,并促进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针对电路串联学习的过程中,可通过合作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让其通过自身的组装完成实验教学内容,此外,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台灯的组装帮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之中,让其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知。
2.3 合作中结合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初中生在进行物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在初中阶段进行的物理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抽象,教学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进行物理学科学习时,要求学生具有非常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初中生在该年龄阶段中,还没有形成其自身较为晚上的逻辑思维体系,因此,其在进行物理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很有效地对所学的能容在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物理模型,因此在学习上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不断地降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了弥补在相关方面的不足,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增强其学习的有效性与趣味性。例如,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电能表测定家用电路消耗电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去研究、去实践、去调查、去比较。而对于组装直流电动机这一实践活动,我们就将学生集中在实验室,利用课堂时间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完成,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自觉利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活动使电学相关抽象知识,在头脑中巩固的同时更得以升华。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标下,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可通过引入合作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