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莲
(贵州省德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贵州 德江 565200)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以视频作为主要展现方式开展教学。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相比,微课的教学方式更加短小精悍,而且重点突出,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而且微课时间较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随时开始微课学习。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根据微课的特征将微课融入到教学中,合理安排微课的内容,改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首先,注重微课内容的可读性。一些学生会反应微课的内容在学习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在制作信息技术微课时需要添加字幕,并注意背景色的设置,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时要尽量避免吵杂的环境,信息技术教学为了展示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插入动态图的方式,让微课内容可读性更强,无论是颜色还是音效呈现,都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避免学生视觉疲劳,要让学生将注意力放置在微课学习上,而不是被其他信息噪音影响。其次,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录制微课。教师要能够明确制作微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质量,所以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制作微课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而不是运用强压式的教学“教导”学生,这样反而无法和实际课堂教学区分开来,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制作内容差异化的微课视频。一些学生在使用微课学习时,常常感到内容趣味性和个性化不强,只看一会就关闭,此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微课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学的内容上也要和课堂上的授课有一定区别,教师可以融入自己的个性化特点,从而让微课的内容更有识别性,发挥出微课对于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
2.1 根据课程内容不同进行微课安排。在微课内容的制作上,教师要能够根据课程的不同进行相应安排,例如在教学新课内容时,教师要在微课中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学生在微课中已经完成学习的全貌,这样反而会降低正式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一课时,教师要在微课中留足悬念,让学生在微课展示中了解到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列举出一些事例,然后让学生在正式课堂中完成学习,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运用微课进行复习时,教师则要在微课中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完成学习内容的回顾,并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环节,掌握学习的进度,发挥出微课带动复习的作用。
2.2 在教学环节中引入微课。在课堂环节中也可以通过引入微课的方式,激活教学的气氛,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运用微课作为导入环节,让微课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在教学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段互联网犯罪新闻的视频,让学生们思考网络时代应当如何做合法公民,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开展课堂教学。这种以微课作为导入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导入往往是由教师口述,这种表达方式长期以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导入的方法,让后续的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除了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可以使用微课导入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的教学。由于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很多知识的讲解都需要教师进行演示,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没有办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下子记住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将重点的内容拆分开为短小精湛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然后通过微课的辅助教学,真正了解重点内容。例如在教学文件夹的管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设想自己会如何管理自己的个人物品,然后思考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内容的管理的,再通过播放微课,将计算机设立文件夹的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在观看之后让学生进行自行训练。一些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文件夹的管理方式,则可以在课下通过回看微课内容回顾教学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即使有不懂之处,在课下学生也可以在微课的引导下重复学习,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学习,所以课堂的整体效率也会有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融入微课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根据个人的兴趣完成学习。上文就微课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