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坐标定位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

2020-03-03 22:02茹亚辉
理论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

杨 雪 茹亚辉

李泽厚在评价救亡与启蒙的关系时曾引出“救亡压倒启蒙说”,这一思想论断本质上遵从个人主义的价值导向,强调了“救亡与启蒙”的二元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启蒙在其本土化过程中与救亡逐步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中国近代的启蒙运动在五四时期并未中断,反而迎来了文化启蒙战线上的划时代飞跃,而此次飞跃的标志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有何内涵?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它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有何方法论启示?这些问题需要透过历史、文化、时代三重坐标来解析,借此从文化启蒙视域论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初始基点。

一、历史坐标下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演进脉络

伴随着近代中国由被动开放到主动解放,近代中国文化启蒙也经历了由盲目移植到自我适应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启蒙的重心不断转换,但都只是“移花接木”,这种“外源性”启蒙并未实现中国人民在价值观上的接纳与认同。直至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才使近代中国迎来了精神巨变。因此,这场具有“革故鼎新”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就沿着从民主主义“补课”到马克思主义探求的进路拉开了历史大幕。

1.新文化运动开启的民主主义“补课”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戊戌维新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列强环伺和国势衰微的环境中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著书立说、呐喊论争以宣传西方民权、平等思想,然而这些维新人士只是实行“跪着的造反”,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文化革新。继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朝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种思想较之前在深度和广度上虽有超越,但表现出缺乏完全独立的精神,而且在宣传过程中往往援引圣贤和附会经典,使其在开拓“历史新场面”时为自己的理念添加了一些陈旧的词汇。可以说,维新派和革命派所开启的思想启蒙是一种缺乏经济基础和群众力量的被动式、工具式启蒙,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给后继者留下了艰巨的任务。

新文化运动初期依然是民主主义的启蒙运动,但倡导者比之前的进步知识分子表现出更加激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把近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推到制高点。这种带有“补课”性质的文化启蒙沉重地打击了旧思想、旧文化,加速了封建主义精神堡垒的瓦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们接过民主革命先行者未竟之事业,向封建儒学展开了猛烈的进攻。陈独秀主张废弃使人们沦为奴隶的道德和制度,认为“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1〕四川的学者吴虞在向“孔家店”进军过程中也指认封建伦理的严重危害性,确信正是这些落后陈腐的伦理制度“把中国弄成了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2〕文学革命中,鲁迅把旧文学比喻成“僵死的语言”,认为这是没落阶级兜售“腐朽的名教”的工具,主张用内容和形式全新的革命文学来取代封建文学。这些文化新人对封建伦理制度的口诛笔伐,彻底砸碎了封建主义的精神桎梏,为其掀起民主和科学的热潮开辟了道路。然而,这种以西方思想为基准观察中国的启蒙运动因其只是将资产阶级理念作为救亡工具而非信仰,所以难以号召和发动广大人民,自然也就无法掀起自下而上的全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热潮。同时,这样的启蒙结果也未能完全实现中国的现代性转型。以五四运动为起点,初期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逐步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启蒙,这一巨变使中国文化战线迎来了飞跃。

2.五四运动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探求

作为对民主主义的“补课”,新文化运动确实具有空前的广度与深度,也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民主和科学的潮流,但此次文化启蒙依旧停留于知识阶层,并没有广泛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郑振铎曾言道:“平民绝对没有受到这种报纸上的文化运动的益处……什么德谟克拉西的思潮,什么解放改造的学说……都是知识阶层的专利品罢了。”〔3〕这种“以英美为师”且凌驾于民智之上的启蒙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故而在赤贫且闭塞的中国已然无法推行。

五四运动作为衔接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与追求。外交事件的冲击和残酷的经济剥削,迫使五四启蒙者寻求一种更为“彻底”的理论武器。李大钊将造成中国黑暗时局的国内封建军阀和国外帝国主义比喻为“乡愿和大盗”,认为前者可以通过新文化运动击倒,而后者必须依靠革命斗争予以消灭。困惑之时,十月革命给了中国人民成功的典范。十月革命让五四启蒙者看到了结合民众走向解放的可能,使那些原以伦理觉悟为“最后觉悟”的文化斗士开始转向布尔什维克式的马克思主义,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阶级斗争学说来组织群众进行革命的政治斗争。由此看出,五四运动不仅促使新青年们总结先前文化启蒙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更启迪这些文化新人在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范式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人民的最终方案。

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知识分子所选择的启蒙精神的继承者,是开放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突破了照搬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启蒙限度,开辟了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全民化的新局面。学生、工人、农民可以说是民众中响应和参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最亮眼的群体,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认识、接纳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持续发酵。经历了从器物求索到制度革新再到文化突围的流变,作为现代性思想启蒙的马克思主义自觉承担起救亡图存的时代重任,这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加入世界历史之探索者行列的重要契机。

二、文化坐标下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思想价值

五四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小众学说转向主导理论的关键时间节点。这场运动为近代中国实现文化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在今后持续升温过程中与中国文化、中国价值发生更深层次、不可分割的联系,并终将以中国化、大众化的新面貌面向中国受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逻辑相贴合,从中可以进一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思想价值。

1.引发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巨变

当封建新贵开启的器物求索和资产阶级实行的制度变革都宣告流产后,一批勇于救国救民且敢于求新求变的先进知识分子企图进行文化突围,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登上了历史舞台。

新文化运动作为这场中国启蒙运动的开端,与西方启蒙运动以反对宗教蒙昧为主要内容不同,它承载着祛除西方列强之蔽和封建主义之蔽的双重任务。然而,既定事实表明,新文化运动由于思想家认识的局限性和借助的理论工具不完善致使其并未真正完成思想启蒙任务。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对西方帝国主义的认知仍然停留于感性阶段,还在一定程度上将其视为“公理”的化身。另一方面,这些文化斗士所借用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念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就从当初批判封建主义的“否定性”文化转向了维护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文化,其早期的革命性内容已经消解,故而无法继续满足中国社会变革的需求。这导致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等思想解放精神并未真正地形成和完善。要改变这种现状以解决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就只有在思想界引进更为先进的理论工具,而这更为先进的理论工具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广泛的思想文化革命。〔4〕曾经占据价值制高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方案和民主思想在五四运动的巨澜中“走下神坛”,那些热忱的民主主义者也因此抛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信念而转向马克思主义。但是,这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未抛弃前期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民主科学旗帜,而是随着时代的大潮,赋予了民主和科学新的内涵。民主从之前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转变为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也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不再指詹姆士、伯格森等人的学说,而是指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封建文化过程中,已经可以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从经济基础入手揭示孔子学说的社会根源,认为孔教“是适应中国两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5〕进而从根本上否定儒学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者在向封建主义进军过程中极大程度上克服了先前启蒙思想家的弱点,有力地将启蒙运动推到了新境界。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虽引爆中国革命但并未中断启蒙进程,而是承接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科学启蒙,开辟出现代性的启蒙新视域。

2.助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欧洲文化百家之一传入中国,在五四时期脱颖而出且广泛传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精神上的融通,使得两种异质文化能够视域融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大多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他们起初接受民主主义的洗礼,后又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故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思想情节。正是受到了自身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经常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资源,这就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民众接纳和认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能够最终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这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通融与契合有着紧密联系。其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与中国人对大同社会的追求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蕴含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从孔子到王夫之再到康有为、孙中山,他们都以各自的话语表达着追求大同社会的夙愿,可见大同理想自古便活跃于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中。而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解放无产阶级的学说,建立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其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正是这种对社会构想的趋同之处使得马克思主义很快获得了中国人的心理认同。其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民本价值的诉求是相通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是以巩固封建君主统治的手段出场,但这一思想却得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传承,从而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人民底色。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关注人的发展,这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精髓如出一辙,从而加深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其三,马克思主义中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与救亡图存的现实主题相呼应。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实重实践的根源赋予了中国人民勇于斗争、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以求得自身解放,这就完全契合五四时期中国四分五裂的历史环境,这种共鸣促使五四学人面对救亡图存的历史环境率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上融通之处,马克思主义才能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进而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为近代以来日渐陷入困境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合理的发展路径,开辟出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中西古今文化之长的创新之路”,〔6〕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语境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3.开启新民主主义文化创立的起点

西学东渐促使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纷纷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经历思想启蒙后,抛却“文化体用论”和“夷夏之辨”的羁绊,开始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中西文化关系。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言道“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7〕陈独秀、胡适等人却认为中国文化全面落后于西方,要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杜亚泉倡导文化调和论,认为中西文化各有所长,主张“以科学的手段,实现吾人经济的目的;以力行的精神,实现吾人理性的道德”。〔8〕这些观点虽然突破了先前的文化拘牵,但没有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和文化发展规律,故而不能正确指引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正当思想界困顿之时,在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范式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进入到国人的视野,并在神州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重新思考中国新文化的建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文化重构。

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之所以能够开启新民主主义文化创立的起点,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启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结构中去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形态的变迁,这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创建的哲学基础。于是,认真厘清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关键所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压迫的民主革命,这也决定了中国的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被归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控制。正是基于这种分析判断,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概念,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同时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并非中国文化的终极形态,而是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跨越资产阶级文化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的藩篱,在全面考察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情形的基础上,创立了可以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具有“中国风格”的文化形态既兼顾了新民主主义的时代特点,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成为医治病态中国文化的良药,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与发展。

三、时代坐标下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科学传承

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历史现场虽已远去,但其所内含的启蒙精神却早已内嵌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之中。从现实逻辑来看,当代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如同五四时期一样,呈现出一元多样的文化图景。那么,在多种异质话语和官方意识形态相互冲突的背景下,如何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主导权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这就需要聚焦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传承意义。

1.文明互鉴以打造互化融合的文化新格局

五四运动之前,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而这种封建文化却在中国社会发展到近代之时,由民族危机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因而需要加以革新和转化。五四运动中,形形色色的“主义文化”在中国大地相互激荡,虽然这种文化格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惑感,但这些西方文化在当时确实是更为先进的文化形态,促使这一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谋求在外来文化中找到改造中国的理论指导。经历了多次文化论争,马克思主义因深度契合中国历史、现实矛盾和社会本质而被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所接纳与运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依然处于指导地位,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特征。然而,西方文化却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中国社会,有些人总是以西方的思想理论和话语体系为准则来评判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退居博物馆和故纸堆,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顿挫。这种随意拼接文化现象而衍生出的观点脱离了中国文化变迁的实质。事实上,百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中”“西”“马”三种思潮从对立走向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重获新生并走向复兴,也是逐步借鉴西方文化并吸收其优长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文化态度和方式,来辩证处理“中”“西”“马”三种文化形态的关系,形成以“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新格局,促使它们从相互激荡转变为互化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准备了充分的国内条件,也迎来了良好的国际机遇。习近平指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9〕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发展,以“马体中用”促成“中马共进”。同时,要以高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追求和天下情怀,积极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其吸纳到中国文化体系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有益滋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立足中国且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格局。

2.理论创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

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指引了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大方向,它带给后人的不单单是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的启示,更有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自主创新”的思想意识。自鸦片战争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尝试过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路径,但是都未能使国家转危为安,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救国主张始终是在资本主义规制下“绕圈子”,并没有突破西方资产阶级所奉行的理论框架。正当此时,十月革命以其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范式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启迪中国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方法论。于是,“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广泛共识,而马克思主义也因此风靡全国,成为变革中国、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敢于突破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理论束缚进行创新,并在革命实践中大力推进“主义”与“实际”的结合,从而在思想文化层面使中国迈入了现代性的发展轨道。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10〕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内蕴着自主创新的精神基因,所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立足中国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重要的思想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繁重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21世纪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为我们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不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鲜明旗帜,而且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来构筑起广大人民对这个理论的信仰,从而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

五四精英们在各种文化思潮的推求比较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构建起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创新既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坚决抵制各种西方话语的迷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为社会主义迈向新高度保驾护航。

3.解放思想以争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人

五四时代是文化精英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这批成长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青年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和开放思想,能动地寻找能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革命实践中相继发生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这批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文化新人不断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不仅努力挣脱中国传统的束缚,而且对西方文化价值也有着高度敏感性,最终在十月革命的感染下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下马克思主义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远离生活说”“说教空洞说”等误解和偏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部分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话语体系和理论学说的干扰,导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质疑。通过对历史和现实双重维度的考察,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人。

五四时期的先进中国人正是通过思想大解放,才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固然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大法宝,但是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不能放弃原则性底线,不能突破必须坚守的边界”。〔11〕习近平强调:“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12〕这就告诫我们必须坚守实事求是的底线。同时,我们鼓励解放思想,但是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与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可无视政治原则,使错误思潮蔓延,这同样告诫我们要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边界。只有不断打破对西方理论的僵化死守,又牢牢坚守政治底线不动摇,才可以在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学人思与行结合的结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人,重中之重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素养,“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13〕同时在国际国内舆论环境中,勇于戳破“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异质论调,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总之,要基于新的实践状况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规律加以时代性把握,树立起全面、立体、真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象。

综上所述,五四运动与新时代一脉相承,从1919年中华民族全面觉醒到如今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阶段,这百年来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的传播史。从历史、文化、时代三重坐标探析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演进脉络、思想价值、科学传承,这既是对过去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重大使命的展望与承担。在新时代的崭新方位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人,应当自觉肩负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巨使命,在深刻洞察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开创当代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