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英美文学经典通识课模式探析

2020-03-03 21:50刘晓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英美通识盖茨

刘晓娟

(首都师范大学 大学英语教研部,北京100048)

一、 引言

现代高等教育在中国发展数十年,高校办学宗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高校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是选择“有用”还是“致知”?高师院校对这一问题的求索在其校训中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华东师范大学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求实创新,立德树人”,都不仅对学生的学识而且对其德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 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 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1]这就要求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大力提倡通识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 人文素养养成。

现代人才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这是大学生们认识世界、 了解自我的途径。学者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明确提出:“夫天下之事物,非由全不足以知曲,非致曲不足以知全……”[2]可见,科学、 史学、 文学皆应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内容。蔡元培也在北大创立之初,洞见了文理分科的弊端,认为:“就学生方面来说,如果进入一所各科只开设与其他学科完全分开的、 只有本科专业课程的大学,那对他的教育将是不利的。”[3]培养人才,必须沟通文理,打破各科之间的障碍。台湾学者黄坤锦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专门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才是“专业教育”的人才,不然只能叫“专门人才”。[4]

英美文学经典作为西方思想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财富,一直都是欧美高校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阅读文学经典,有助于学生反思和沉淀自我。正如虞建华教授所言:“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在表达悟识、 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所难以取代的。”[5]对高等师范院校来说,开设英美文学经典通识课程,是促使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完善个人修养,从而实现为人师表理想的必要途径。然而,对广大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教师而言,当授课对象从英语专业学生扩大到全校范围时,如何教好这门课,便成了新的挑战。

二、 巧妙利用电影资源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已被搬上银幕,如《乱世佳人》《傲慢与偏见》等早已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影片。虽然学者、 观众乃至作家本人对电影版褒贬不一,如海明威对自己作品所改编的电影颇有微词,拒绝出席电影的首映式以示抗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文学作品,正是由于电影版的成功才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如安妮·普鲁的《断背山》,就是被导演李安成功地通过电影演绎之后,走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英美文学经典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利用电影资源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通常,选择英美文学经典通识课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要么对语言学习有兴趣,要么热爱阅读文学作品,但因其专业课学业压力大且自身词汇量受限,阅读英文原著困难较大。教师囿于课时,大多只讲解文学片段,无法令学生了解全书的脉络。此时,由原著改编的电影成为较好的教学辅助资源,其直观的表现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有其自身的价值,教师在借助电影帮助学生理解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应使其认识到电影对文学作品理解及演绎的局限性,明白文学作品的文本价值及其不可替代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电影与英美文学原著,组织学生讨论电影是如何理解并表现原著的。如在莱昂纳多主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他所演绎的盖茨比与读者自己阅读想象中的有何不同?李安为什么在电影版《断背山》中添加了几个原著中本不存在的场景?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化对原著理解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电影配音、 改编片段、 重设台词或场景重现等活动,或在课堂上进行演绎或制作成微电影、 小视频进行分享。

三、 以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为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问题一直为教育界所关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易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难激发;过于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又易使课堂过于随意,教学目标很难实现。为此,文秋芳教授提出“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6]。这种模式既纠正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又挑战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对教师作用的过度弱化,更好地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模式很适用于英美文学经典通识课程。该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繁杂、 材料众多等特点。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既可以选取现成的英美文学选读教材,又可以直接选取其他途径获取的文本素材,作家流派、 语言特点、 时代特色更是纷繁复杂。目前,很多院校采用的是交叉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根据个人专长及兴趣选取教学内容,以便设置教学活动时更加得心应手;而其缺点在于,教学方式不能延续,教学风格难以统一。笔者认为,“产出导向法”能够较好地应对此缺点,且利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教师们可以通过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及学习需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出导向法”这种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课堂教学模式更适用于英美文学经典通识课程。

文秋芳教授倡导“驱动—促成—评价”环节。首先是驱动。教师要在课前阶段布置相关任务。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笔者设置了三个思考题。第一,盖茨比究竟能不能被称为“了不起的人”?(Do you think Gatsby deserves to be called “the great”?)第二,盖茨比的生平怎样诠释了美国梦?(How does Gatsby’s life story relate to the American Dream?)第三,死亡是盖茨比最好的结局吗?(Is death the only ending for Gatsby?)在这个“最具挑战性”的环节设置上,教师要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6]设置的问题和任务要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又能引发其深度思考和反思,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此过程中,要兼顾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差异。如:中文系的学生,可以对作品的叙述视角进行思考;美术系的学生,可以就盖茨比的日常装扮、 家居布置以及书中其他色彩描写进行思考;经济系的学生,可以对大萧条时代的经济、 盖茨比发家致富的途径以及书中人物的金钱观进行思考;音乐系的学生,可以从爵士时代的特征谈起。

其次是促成。对于学生准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进行辅导答疑,并在课前检查、 指导后要求学生将成果上传到互联网交流平台。课堂上,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成果做展示,对所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做进一步的讲解。

再次是评价。教师可以采取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即最终形成的综合成绩中,平时作业占比40%,期末论文占比40%,讨论参与度占比20%。学生的每一次任务,每一次讨论参与、 每一次课堂展示都会被计入平时成绩。

四、 将文学经典与现实结合

文学经典,既在于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又在于其对人类经验的普适性描述。文学本就源于现实,是作家对现实的感悟和体验。“普及教育,普及经典、 拓宽文学受众”,是外国文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7]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除讲解作品外,还要引导学生将作品与自身的现实困惑联系起来思考,更好地认识自我、 发现自我、 提升自我。如:学生厌学、 没有人生目标时,可以推荐其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为应对现实社会的喧嚣和网络时代的诱惑,可以推荐其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其兼容并包的胸襟。针对《断背山》中无可回避的同性恋问题,笔者在授课前做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同性恋情的认知和立场。除部分学生回答“无所谓”外,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同性恋者是“病态的”“不正常的”,持“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感到恶心”的态度。然而,在对文本详细解读后,学生们普遍表示能够慢慢理解书中的感情了。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求艾米丽的悲剧来源,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使学生对人类的复杂情感有更深层的体会。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让学生认识到隐藏于作品背后的真实的意识形态和立场,使这种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一种伦理素质”[8]。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在物质至上、 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对真爱的寻求和执念,正体现了人性之美;爱伦坡的《黑猫》,直击人性中的“恶”,映射了现今的动物虐待和家庭暴力问题;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如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理性看待科技成果。

总之,通过将文学作品与美学、 伦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读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现自我、 认识世界,对社会现实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五、 结语

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大多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英美文学经典通识课程的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强化其表达和思辨力,还使其能够近距离接触经典作品,在展示自己专长的同时,充分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文学思考的乐趣,进而使文学的愉悦功能、 教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获新知、 拓思路、 明是非、 辨真伪。

猜你喜欢
英美通识盖茨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