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孝”的三个层次及其价值彰显

2020-03-03 21:50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爱人论语孔子

王 曼

(洛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中共有19次谈到了“孝”,孝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逻辑前提,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挖掘《论语》中孝德思想的理论资源,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 “孝”的概念厘定

“孝”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其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许慎《说文解字》中认为“孝”由省略的“老”字和“子”字构成,本义为善事父母者,表示子女承奉父老的意思。[1]173在此本初意义上,“孝”便是固定在“老”与“子”的关系上,表征“子”对“老”的责任义务和承奉关系的道德范畴。

“孝”在西周时期,便有着重要的伦理道德地位,周代讲求以“礼”治国,以此维系亲亲尊尊的伦理秩序和社会秩序,而伦理秩序的构建则是社会秩序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周代所盛行的“孝”主要体现在“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即孔子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血缘伦理和宗法制度为基础构建的封建大一统逐渐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随之而来的便是包括“孝德”在内的传统礼治的约束力不断淡化、 边缘化,最终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伦理秩序和社会秩序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基于此,如何重建孝德,恢复传统的道德权威和秩序,便成为了孔子及其门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正是通过对周朝孝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孔子为传统孝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孝”的逻辑展开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地方很多,比如子女对父母要做到“无违”“几谏”,要“子承父志”“三年无改”,要“游必有方”,要“守孝三年”,要做到“养亲,敬亲”等。梳理其内在逻辑,可划归为三个层次,即爱己、 爱亲、 爱人。

(一)爱己

孝的逻辑起点,首先在于爱己。孔子讲孝道,要求作为子女首先要学会爱惜自己,珍视自己。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么有能力照顾好父母,尽孝道呢?所以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2]14朱熹对此的解释是:“言父母爱子之心,无微不至,唯恐其有疾病,长以为忧也。”[3]55意思是说,为人子女的,莫要让身体染病,让父母担忧。自己不注意身体,反而让年迈的父母去担心、 去照顾,这样又怎能做到孝呢?《孝经·开宗明义》中也有相似的描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4]2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 毛发、 皮肤皆是源于父母,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与爱护。

(二)爱亲

爱亲,即要做到敬养父母。所谓“敬”,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要真正做到敬养,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具有三心:尊敬心、 牵挂心、 感恩心。

首先,对父母要有尊敬心。孔子认为在物质上的赡养和形式上的礼节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孝。“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肉,先生食,曾是以为孝乎?”[2]15即是说,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面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让年长的人先吃喝,难道这就是孝吗?显然孔子认为这还不能算是行孝道,因为真正的孝必然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14意思是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能养父母,这就是孝吗?显然不是,孔子认为如若子女对父母没有敬爱之心,那就谈不上孝了。

其次,对父母要有牵挂心。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39然而,通常人们总是看到前部分,却忽略了后面的那句“游必有方”。孔子并不反对年轻人出去闯荡,而是强调若要出去闯荡就一定要有方向、 有目标,并且要告知你的父母,好让父母安心、 放心。另外,出远门之前一定要先把父母安顿好,出门在外心中也要时常挂念着父母,要经常和父母联系,告诉他们你的状况,别让他们担忧。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随着父母年龄的不断增长,孔子又提醒我们:“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39也就是说,做子女的要及时行孝,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不多,要多挂念父母,莫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而遗憾终生。

再次,对父母要有感恩心。父母的养育之恩重如山、 深似海。因此,子女应当以终生之爱、 终生之敬来报答。所以当宰我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时,孔子非常气愤,当面驳斥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2]186也就是说,儿女出生后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也是理所应当的。当然孔子主张的“三年之丧”在现世是行不通的,但他所提倡的对父母养育之恩要常怀感恩之心,则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所必然提倡的。并且这种感恩之心并非由外在强加而来,而是来自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论语·学而》中曾子也指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6即谨慎地对待父母临终的丧葬之事,追念远代的祖先,这才是真正忠厚的民德民风。“慎终追远”可以使子女不忘记自己的责任,永记父母养育的恩德。同样,一个人如不忘父母之恩,那么对于亲友之恩也是不会忘记的。如果每个人都记着别人的恩惠,那么民风就会淳朴,社会就会稳定和谐。

(三)爱人

孔子阐述的孝道,不仅要求做到爱己、 爱亲,还将其扩展到爱人这一境界。《论语·颜渊》中讲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129也就是说,真正的孝道不仅要做到给予亲人关爱,对其他的人也应给予关爱。显然,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普遍之爱。在孔子看来,正是这种以血亲之爱作为本质内涵的孝道,构成了实现仁爱理想的本根基础。孔子指出,年轻人应当“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4。孝顺爹娘,敬爱兄长,才是为仁之本、 立德之基。因此,可以说“爱人”就是孝道的至高境界,只有做到仁者爱人,才能真正实现儒家所构想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世界。“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学”思想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存”“共在”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地位。

三、 “孝”的价值彰显

(一)对于个人:孝乃立身处世之基

“孝”是做人的基础,是修身的根基,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素养的起点。孝源自人的先天道德情感又依赖于主体的道德自觉,只有主体主动作为,做到既有“孝心”又有“孝行”,主体道德素养的塑造才有了源头活水,才能够在践行孝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达到理想人格。另外,孝能使个体明确自身在社会关系中要遵循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对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有着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践行德行,对上孝敬老人,对下慈爱子女,那么子女们也会耳濡目染,由此树立良好的道德人格。而在当今社会,这种承奉关系几乎颠倒过来,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实际上这是把“孝”本末倒置了,这样自然不会有良好的家庭道德修养。因此,对于个体的培养来说,应将“孝德”作为首要德行来培养,“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2一个能称为“孝”的人,他自然而然也就拥有了均衡的、 良好的德行,其处世能力、 责任心也都能得到良好的培育。

(二)对于社会:孝乃构建和谐社会之本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离不开讲信修睦的社会风尚,而讲信修睦的社会风尚必然是以社会成员具有良好道德素养为基础的。在《论语》所蕴含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孝道思想中,一个鲜明的主张便是将“孝悌”作为为人的根本,是淳化社会风气、 稳定社会秩序的一个根本的道德力量。正如《论语·学而》中有子所指出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2意思是说,一个孝顺父母、 顺从兄长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破坏社会稳定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就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吕氏春秋·孝行览》也指出:“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5]373孝是仁的根本,如果执政者也能以孝子之心为政,做到“其身正”,然后把这种爱父母之心推及爱民,那么他一定会恪守职责,为国尽忠。上行孝而下效之,如果老百姓能遵行孝道,并把这种孝道推行至爱社会、 爱他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16,那么他们就不会为非作歹,这样天下就大治了。反之,假如每个人都不行孝道,无情无义,那么社会必然会失序。

四、 结语

《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相结合的、 推己及人的孝道观,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传统的孝道也有不合时宜的地方,如“子为父隐”,“守孝三年”,对法治的忽视等,显然在现代文明社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核,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传统孝道观继承好、 弘扬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应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文明诉求,推进传统孝道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建立起更高、 更博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 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163

猜你喜欢
爱人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我的爱人
《论语·为政第二》
爱人就是爱自己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