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小镇空间结构布局的地方探索与路径抉择
——基于乐山市嘉州绿心公园的案例解析

2020-03-03 21:25李蜀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绿心功能区小镇

李蜀伟

(乐山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民生领域还存在很多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额依然较大。”[1]国家高层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乡贫富十分关注,而运动休闲体育旅游小镇的建成是践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路径,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情。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2],强调建设具有体育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产业集聚融合、惠及民生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这是对体育旅游小镇建设标准全新的界定。随着国家政策文本的相关出台,运动休闲体育旅游小镇的建设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嘉州绿心公园是四川省乐山市“十二五”规划建成的项目,也是“双百”计划建成的硬性指标。该区域按照山地自然风貌进行功能区划分,公园涵盖湖泊、楼阁、休闲绿道、景观大道等多维一体化的元素主体,初期成效显著。鉴于此,文章以乐山市嘉州绿心公园为案例,探讨其空间结构布局的地方与路径抉择,评述发展带来的思考及定位,旨在为地方体育旅游小镇的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布局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小镇的成效

(一)自然资源为依托,定位“靶向追踪”多功能板块设计

自然资源条件是体育旅游小镇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体育旅游主体进行功能区划分和筹建的根本。有学者认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间自然资源、遗产资源、区域空间位置等比较优势差异是不同区域资源配置效益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3]。乐山嘉州绿心公园依托优渥的自然风貌和山地特色,以及周边便利的交通体系,规划成了“一环七园多景”的建设愿景,以健身步道沿线十余公里的观光盛景着实吸引着来往的游客。与此同时,结合本地区的文化底蕴特色和生活意境,衍生出了“体育+”“休闲+”“海棠+”“娱乐+”等多元一体的共享性、游憩性体育旅游小镇。以一环为根基,依据小镇的湖泊,着力打造休闲型、观光型、体验型游览主体区,让游客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和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多元素联动,推进文化的内涵式发展

体育旅游小镇是若干个体育游憩体验项目的组合体,离不开以旅游为主导元素[4]。乐山嘉州绿心公园通过对现有自然资源的整合,积极容纳观光灌木植被、观赏花卉,以及以嘉州古韵古色和嘉州画卷为一体的本土元素,并延伸到文化内涵的推进,譬如观光旅游结合本土文化的意境,添加本土元素的符号到景区中,注入本土的人情、地理、文化到体验项目中,积极推进体育旅游小镇整体文化的包装与内涵式发展。不仅实现了小镇的特色发展和本土超越,同时也增加了现有主体功能区板块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多元素之间的互补与联动,推动了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式发展。

(三)生态与健康相互融合,建设“健康休闲”综合型体育生态公园

在小镇规划建设初期,市政府将打造嘉州绿心公园纳入了“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小镇的建设一方面是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对周边沿线市民健康养生的一项民生工程,重点打造健康型、养生型、旅游型体育旅游小镇。筹建初期,市政府积极吸引外资来建,打造健康型养生的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打造单车骑行、观赏花卉、游览湿地植被等基础性项目,为后期板块主体功能区的建造奠定基础。其次,市政府把嘉州绿心公园与乐山大佛联系在一起,希望大佛的游客在此游览驻足,形成一个城区两个游览地的双核带动效应,同时也把大佛健康养心的文化底蕴带到了嘉州绿心公园之中,形成了以弘扬佛教文化和传承乐山文化为一体的健康养生发展模式,在旅游观光旺季也逐渐形成了双核驱动效应。体育旅游小镇中健康与旅游相结合也是当前的趋势之一,而全域旅游理念之下的体育小镇,则是实现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多要素优化配置的良好载体[5]。

二、地方体育旅游小镇空间结构布局的冲突

体育小镇尚处于创建培育的探索阶段,定位不清、模式混乱、同质化建设等问题已经成为通病[6]。文章对国内现有体育小镇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发现:体育旅游小镇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的布局面临生态破坏、产业政策模糊、空间形态错乱等困境,是影响地方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生态破坏与亟需抢先开发之间的矛盾

体育旅游小镇的开发与建设是对原有基础性设施的再一次修整,难免存在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地方发展过程中以牺牲原有的地貌、自然环境为代价,对原有的地貌进行了一些不可恢复性的破坏。譬如国内大型的体育旅游小镇在场馆设施修建过程中,铺设沥青路面对现有的植被进行破坏,在水上乐园修建过程中对灌木丛林进行砍伐,水上摩托艇对湖泊和海洋造成水质的破坏,摩托赛艇在比赛过程中的油耗以及尾气对环境的破坏,等等,这些都无疑是对原有自然资源的破坏[7]。乐山市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小镇在基础性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对现有资源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在基础性设施建设过程中,餐饮垃圾的随意处理、公共厕所粪便排污设施的陈旧带来的污染,以及为修建健身步道硬化道路对原有植被的破坏等,这些都是以资源开发和挖掘为前提下的破坏。另外,在每年观光花卉盛开时,大批量的游客一拥而入,对花坛、花卉、灌木肆意进行践踏破坏,考验着小镇对环境的承载和耐受力,这些都对环境保护造成了挑战性的压力。

(二)产业政策模糊与制度壁垒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体育小镇尚处于高投入低回报时期,要想获得稳定的盈利,就必须采用“体育+”模式,推动相关产业链融合发展[8]。从2016年起,国家宏观政策的积极调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代的到来,体育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在资本融入过程中逐渐出现冷清的局面,主要表现为社会闲散资金的随意流动和体育产业投资的趋冷,主要是因为产业发展属于创业初期,资金难以得到及时周转,给投资商带来经济上的困扰,阻挠了投资方对项目的投入热情。从管理学角度来审视,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造成投资商对投资项目失去信息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项目经营与管理的成败。在体育旅游小镇刚刚跨入起步阶段,对投资商进行深度的筛选和资本验证是十分必要的,也关乎项目后期经营与管理的成败。国内体育与其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行政直属与制度管理体系上的壁垒,造成投资商和市政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推责、不信任、合作热情不高等问题,也是造成体育旅游小镇产业投资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之一,影响体育旅游小镇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另外,体育旅游小镇也存在资源过剩,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的情况。在地方区域发展定位思考过程中,需要结合投资方愿景和市政府预期达成目标,商定体育旅游小镇未来的战略规划部署,避免出现资源过度剩余得不到开发的现象。这就需要市政管理部门与投资商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协商体育旅游区的发展定位,明晰未来市场发展运作的程序步骤以及精准开发路径,避免市场冲击带来的滞缓和挫败。嘉州绿心公园在规划筹建初期就遇到产业投资非均衡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某片区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部署规划投资比重较大,其他相关产业带动较小,造成投资比重较大的投资商有较大的权力等,给政府管理部门带来一系列的困扰。在产业政策制定定位层面,应该立足于体育旅游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防止产业政策错乱和制度体系不健全给投资商和政府部门带来工作及制度上的矛盾。

(三)空间形态错乱与相互借鉴之间的矛盾

不同的自然风貌特征和人文风俗特征造就了不同的人文地域特征,随着国内体育旅游小镇、体育特色小镇等以“体育+”为属性的综合性体育场域的出现,尽管地方区域的体育旅游小镇在空间结构布局层面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特征。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在发展模式上尚存在同质化问题[9]。在地域空间的整体结构性部署上,存在不合理、没有层次架构的体系。在陆地基础性设备修建、公共性基础性设备规划、服务型设备存放等方面存在分配空间上的不均衡、公共服务型设备所占比重偏少等问题。在空间结构性部署中,存在部分基础建筑过于分散和混乱,健身步道和其他道路冲突,运动性设施距离过远或者点面之间距离过长等问题,造成立体空间层面的杂乱无序。从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整体概念和内涵层面讲,也存在个别主题类体育设施欠缺层次感、概念属性、内涵意境等,造成主体功能内涵不突出问题。在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以及城乡贫富缩短等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各级市政府积极响应筹建各种特色门类属性的小镇。一些市政管理部门对小镇整体规划审查不仔细,可能会带来多镇一面、多功能区主体差异较小、主体功能区层次差异较小等属性,造成了体育特色小镇形态之间的同质化和相互借鉴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区域特色不鲜明的现状。乐山市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之间也存在一些空间部署的错乱、基础性设施摆放位置不合理以及服务型设施杂乱无序等问题,没有形成点线面的立体形态,这也是影响地方体育旅游小镇整体特色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小镇的本土化发展路径

(一)确立健康养生与社会公益属性的双重目标定位

当前国家体育旅游小镇的发展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项目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相对不够健全。在不同省市等级层次和区域发展的定位思考中,体育旅游小镇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发展目标和角色扮演。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的多元发展刺激了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升级,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体育设施服务,促进了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举措的落实[10]。体育旅游小镇的定位与思考是集区域经济、文化、教育、民俗、人文气息、培训等诸多元素为一体化的组合体,是实现全民参与健身、观光、体验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也是当前全民全域实践健康养生的重要实践途径,同时也是践行国家精准扶贫和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

嘉州绿心公园的发展目标有着多元、多层次的发展目标:首先,在社会公益角度下,乐山嘉州绿心公园除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应该是一项民生福祉工程,更多的是集体育、文娱、休闲、游憩、观光、体验等多元素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是推动周边和沿线市民进行全民健身的平台,也是助力国家健康2030发展规划的重要载体。其次,在精准扶贫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之下,结合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气息,以“体育+”为突破口,借助游览观光游客的体验量,以本土的文化底蕴、乡土人情和实体产品的体验为带动点,实现区域民生经济的增长,促进城乡一体化并缩短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乐山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布局的定位思考和抉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体育旅游小镇的必然选择,是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发展规划践行的重要途径。

(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大众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

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出台的《关于推动运动休闲体育小镇建设工作通知》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了重新定义和重新审视,并提出:要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模式诞生,充分挖掘市场运作的潜力;充分调动市场发展的能力,汲取广大人才的能力,吸引社会财团,保障体育小镇快速发展和持续经营。在新的发展过程中,有学者也提出:“在完善体育特色小镇经营与管理方面,应该跨行业和组织部门进行PPP运作,以项目组为核心,积极搭建政府部门、产业运营部门、资本运作部门等多个合作方共同参与的运营管理体系。”[11]

乐山市政府部门在嘉州绿心公园建设中,借助当下政企合作的机会,在体育旅游小镇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召集市政管理系列单位进行前期的框架搭建,指明了未来嘉州绿心公园整体作为体育旅游小镇的设想目标。企业联合协商进行系统性的行业体系建立,在市政府规章制度条文下有序进行洽谈、磋商、运营等,为游客提供科学、环保、持续的优质服务;当地居民也积极响应市政府的修建计划,服从市政府搬迁政策,有序地进行搬迁,保证了体育旅游小镇的整体修建计划和成效,实现了小镇的多元化、持续化和科学化治理路径。

(三)品牌推广,推动标准化建设

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体育产业发展,而是以体育产业为核心联动其他产业,“以点带面、以面促全”推动体育特色小镇全方位发展。体育旅游小镇在规划与后期运营过程中,必须实施鲜明的时期性、特色性和区域性等多维一体的发展,才能避免同质化体育旅游小镇的再次出现。由此看来,体育旅游小镇的特色性、区域性、品牌性等都需要多加关注。在体育旅游小镇的修建方面,国内的学者大都借鉴国外的优秀案例进行优化,譬如新西兰的皇后镇,以令人向往的美景为吸引点,再借助户外运动项目进行主体项目的打造,发展综合性体育旅游活动。皇后镇体育旅游小镇成功的背后靠的是广告的有力宣传和推广,也告知我们品牌对于体育旅游小镇发展的重要性。国内发展较好的西岭雪山体育旅游小镇,也是依靠体育赛事和广告媒体的宣传效应,近年来承接各类赛事活动,在各大媒体面前频频出现,着力打造优秀的品牌,形成了优秀的体育旅游小镇示范区。

乐山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小镇在品牌打造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自然风光和季节变换时节,积极与媒体进行“海棠盛景”“十里桃花”“春花灿烂”“荷风夏影”等多个场景的宣传,带动品牌旅游效应。在完成基础性硬件设施修建的同时,园区规划人员进行了民意调研,着力打造园区的人情化、亲民化服务,保证标准推进的不断修正,以此来达到以评促建,不断优化升级的目标。

(四)文化熏陶,培育多元化的功能区

体育旅游小镇的开发与运营离不开主体功能区内涵式的发展理念和文化底蕴的建设,这些对于主体功能区运营的成败至关重要。从发展态势来看,由最初的爆炸式发展逐渐呈现出泡沫化发展,同质化现象的凸显、主题文化的缺失逐渐成为制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要素。当前国内体育旅游小镇在区域性文化底蕴挖掘、主体功能区空间打造层面仍然问题突出,大都是依据区域性的民风民情、文化教育、景区景点等微元素进行“拼盘”,结果形成了多个功能区之间挫败不联动的现象。

乐山市政府部门依托区域发展相对较好的教育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各个协会的培训部门等进行联合互动,多次商讨针对嘉州绿心公园主体功能区之间应该如何筹建具备文化内涵的主题性园区:以区域性特色的海棠花为文化背景,打造出海棠飞雪的意境和“新海棠四品”的概念,积极为主体功能区增添文化元素;在临近湖泊区域,以山水画境、美景入嘉州的词汇,处处彰显乐山的嘉州文化气息;在湿地候鸟栖息区,紧紧抓住青衣江这一特色资源,形成了探江—探湾—探山模式,让游客体验到层层递进的景色转化体验;在十余公里的健身步道路通中修建人行花廊,每到一公里处均有乐山嘉州话语,体现出“乐言乐语”的真实情景。嘉州绿心公园体育旅游小镇在文化熏陶层面实现了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多个主题功能区、多个季节变换的贯彻落实,真正扎根于区域文化特色,打造精品区域地方园区的愿景,实现了以文化熏陶为前提下的多功能区优化的目标。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兴起不是偶然,而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育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也是随着“体育+综合体”小镇建设的脚步,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地方区域特色小镇的打造也是如此。为了解决地方区域体育旅游小镇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层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目标定位层面,应该坚持健康养生与社会公益属性的双重目标定位,树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在治理体系管理层面,树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大众参与的管理模式,保证整体的修建计划和成效,实现了小镇的多元化和持续化治理路径;在标准化制定层面,实行品牌推广,推动标准化建设;在功能区主体打造层面,加强空间立体网络和线面布局层次的合理性,提升整体园区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体育旅游小镇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与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人才的吸取与运用,才能创造出舒适、科学、亲民的体育旅游小镇。

猜你喜欢
绿心功能区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间的“绿心”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