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学精神的形成及其在新常态下的教育意义

2020-03-03 20:42李向东
教育观察 2020年46期

李向东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我国地学精神正式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质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地质调查和资源矿产勘探行业在我国工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产实践中、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激励下、在建设伟大新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地学精神。这些精神包括:地质勘探行业的“三光荣”精神,即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和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奉献(是对军工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石油行业的“大庆精神”,即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和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纪律)的科学求实精神和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爱国、求实、奉献”的地学精神。[1]

一、我国地学精神的起源

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地质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更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原始人发现花岗岩质地坚硬,用来制作成工具,人类社会由此先后进入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随着铜矿、铁矿资源的发现和冶金技术的提高,人类社会又先后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解放,社会的平均分配被打破,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原始部落逐渐演化为国家机器。这种生产力的历史性(不同社会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上层建筑的斗争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质学的研究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安全。

近代地质学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后,产业革命中大工业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侵略。直到现在,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仍然处于基础性地位。地质学的发展曾经历了100多年之久的“火成论”和“水成论”之间的争论,以及其后的“渐变论”和“灾变论”之间的争论,最终以“火成论”和“渐变论”的胜利而告终,从而确立了地质学现实主义的研究思想和“将今论古”的研究方法。自19世纪30年代,地质学经历了科学革命之后,走上了常规发展道路,1840至1910年为其初期的快速发展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我国近代地质学兴起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最初源于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此时正好处于地质学快速发展时期。从聘请外国人进行矿产地质工作开始,到1867年京师同文馆开设针对矿产的地质类课程、聘请国外专家授课,再到1913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归国留学生授课,我国近代地质学迅速完成了由“洋人办教育”到“国人办教育”的转变。[2]从北京大学地质系1917年恢复招生开始,[3]我国地质教育进入了正规阶段。至1937年,先后又有燕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5所学校成立了地质学系,为我国地质教育的“小黄金期”。1937年至1945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大部分开设有地质学系的学校几经长途迁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办学。至1949年,我国共自主培养了700多名地质专业的大学生。[4]

我国近代的地质学和地质教育形成于地质学常规发展阶段初期的快速发展时期,一开始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国家的内忧外患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从事地质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学者多为怀有“实业兴国”理想的爱国人士。因此,我国近代地质学从诞生时起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迅速走上了国人自己兴办教育的道路,从而使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得以传承。

二、我国地学精神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便成立了统一领导地质行业和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全国地质工作计划委员会(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地质部)。本着“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方针(由1949年全国第1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1950年,原有的各大学地质系开始招生,同时,新办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李四光兼任校长)和南京地质专科学校(谢家荣任教务长),在东北工学院增设地质系,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增设专修班,面向生产、面向工农群众同步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以适应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由于地质工作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地质工作就被放到了先行的位置,1950年8月成立了全国地质工作计划委员会,[5]统一领导地质工作和地质教育。另外,在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中,事实上也可能是地质行业先行,时间上可能要早于目前公认的北京大学(1951年6月的学习运动),[6]方式上则主要是要求知识分子参与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探的生产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萧条的地质教育和地质事业得飞速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地质教育方面,1950年全国各类地质院校系招生600多人,仅略少于自1909年至1949年40年间全国培养的地质专业大学生总和(700多名);1952年组建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当年在全国招生达3600多人;从1953年到1956年,先后创办了武汉、重庆、长春、西安、宣化、郑州、广州、昆明等地质学校。截至1956年,设地质学科的高校增加至14所,在校学生达8000多人,中专在校生已达1.64万人,大、中专生比例为1∶2。[7]在地质事业方面,1950年5月,我国将发展地质学和地质事业纳入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事业体系,并确立了其基础性地位;至1978年,基本完成了全国地质普查,发现和勘查矿种75种,建设了钢铁基地、煤炭基地、多种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大庆油田等12个大油气区,发现了一批铀矿山,为“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研究提供了资源保障。[8]

我国地学精神的形成和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在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我国地学精神还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早期地质学先辈们爱国主义情怀的继承;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先进文化意识的形成和主导;三是新中国建设初期地质大发展阶段(1949-1966年)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探的生产实践。1983年的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将地质精神总结为“三光荣”精神,改革开放后逐步演变为“四特别”精神。1989年,在李四光诞辰100 周年之际,我国将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光荣传统概括为“李四光”精神。1990年,我国将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时期的“大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三、我国地学精神在地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地质事业发展极为缓慢,我国地质教育多为有志之士在有关大学创办,一直为冷门专业。[3]依据当时艰苦的学习、工作条件和地质学系师生的热情,以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这一时期的地质工作和地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改造,又面向社会各阶层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多层次地质教育,使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地质工作、地质教育普遍而深入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新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教育的大发展。

在新常态下,我国地质教育面临由立足行业发展向立足社会发展的转变,以及由行业服务中心位置向社会服务基础位置的转化。随着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发展,特别是1840年地质学进入常规化发展以后,地质学直接服务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应用,在行业科学技术体系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其他学科和技术则多通过地质学而间接地服务于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持续快速增加,人类活动已成为与太阳和地核并列的、能引发地球系统变化的第三驱动力,对人地系统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十分必要。[9]将人类活动纳入地球系统进行统一研究是地质学自形成以来面临的最为深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中地质学将与相关学科有机整合成统一的狭义地球系统科学[10],并进一步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文学艺术学科相互交融形成广义的地球科学系统。[9]

地质学的社会转型给地质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专业知识的整装化、地质学及地球科学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地学文化的融入已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关键。结合我国地质教育发展历程和地学精神的形成,我国地学精神对实现新常态下地质学、地球科学和相关专业教育向素质化、通识化教育转型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创新是专业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而创新的动力、热情和持久性则来源于爱国。地学精神中的“爱国”已不再是地质学先辈们自发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能正确处理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冲突的爱国主义。参照我国地学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的形成过程,在我国地质学专业教育转型中应注重以下三点:一是加强政治思想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修养;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专业知识的交融,在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相关的学科教学中将地学精神和地学文化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三是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及社会实践教学,在地质学相关专业的教学中继承和发扬注重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开拓地质学的应用领域,将教学和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地学精神中的“求实”在现代教育中更具有现实意义。受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教育功利化问题在现代教育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并对正常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现代教育中的“求实”首先是求自己之实,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关注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实事求是地制订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修养、知识和能力,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而引导学生逐步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次则是求学习、工作之实,在学习、工作中求真务实,拒绝造假,同不正之风坚决斗争。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需要严格考核,需要有“求实”作风。

地学精神中“奉献”的实质是树立全局观念,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利益冲突。当下,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地质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应适时结合地学精神中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有用的地质人才,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四、我国地学精神在地质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将地学精神融入地质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并不是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之上另外增加课时和工作量,而是在尊重专业课程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展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地学精神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强调其对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具体的实现途径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严格按照各专业课的教学大纲要求,系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并非局限于教材或PPT课件。针对地质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教师可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振兴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爱国、爱专业的热情。例如:讲解河流地质作用时,可引入黄河的演化以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岩浆作用与岩浆岩时,可引入我国稀土矿产储量世界第一的事实及稀土矿产的形成与勘探;讲解沉积作用和沉积岩时,可引入近年来我国在页岩气勘探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介绍页岩气的赋存机理和勘探开发技术。针对学生专业认识有限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可在专业教育中扩展专业知识的应用,将地学知识和地学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求真务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人主义倾向,可在讲解相关地质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介绍我国及相关国家的地质概况和矿产资源概况,引导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全局观念。

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专业课的学时普遍受到压缩,应注意引导学生自学,并结合地学精神的形成过程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生动地讲述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并适时组织学习论坛,例如:可以适当开展专题讲座或问题讨论等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其内容可以是地学专业知识(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白垩纪恐龙灭绝、地震的成因与危害等)、地学文化(如冰期和间冰期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球物质循环与生态环境治理、地学文化产业等)和地学精神(如大庆油田勘探与大庆精神、李四光与李四光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区域地质调查与地质精神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新鲜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主动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和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地质学是一门实践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可参考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探案例适时布置综合性的大作业,切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并结合案例体会地质学前辈严谨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五、结束语

我国地学精神以“爱国、求实、奉献”为核心,是在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学教育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地质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常态下,地学精神将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关键,是新时代地质人才的灵魂所在。教师应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真正做到育人和传授知识并重,正确引导学生破除个人主义,树立全局观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这既是我国现代地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是从我国地学精神形成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