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03-03 20:42胡建伟
教育观察 2020年46期

刘 彬,赵 丹,王 彪,胡建伟

(1.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信息工程大学教学考评中心,河南郑州,450001;3.信息工程大学教研保障中心,河南郑州,45000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终端智能化的不断提高,线上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利用碎片时间观看短小教学视屏,自由方便高效学习”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越来越多,普及面也越来越广。到2017年,我国已经有逾1000万用户参与在线课程学习。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势必会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受众也会更加广泛。2020年,我国大中小学开始全面开展在线授课。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共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线上授课107万门,课程覆盖理、工、农、医等12个学科门类。在线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与线下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1]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在线课程概述

当前,在线课程的发展百花齐放,有MOOC、SPOC、微课、网络公开课和直播课等多种形式。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慕课(MOOC),是一种针对互联网大众的、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课堂,类似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在课程平台上自主选课,在线学习课程视频,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参加课程测试,达到课程的考核要求后就可以获得学分。但是,MOOC课程教师无法做到面对面和一对一的指导,学习者提交的作业由MOOC系统统一批改,自动评阅。同时课程测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监督的弊端。因此,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关于认可MOOC平台上获得的学习证书的政策。

小规模私有化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是在MOO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SPOC和MOOC在教学模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SPOC对学习者数量有限制,一般控制在20人左右,即“小班化”。另外,部分SPOC课程对选课学生还设置准入条件,只有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参加课程学习。目前SPOC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比较适合使用专业课小班教学的大学生,教学过程以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为主。

微课(Micro Lecture)是将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制作成短小的教学视频。单个微课视频一般会控制在20分钟以内,内容多为单个概念、知识点、例题或小实验的过程等。微课教学包含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课件、师生互动、学生反馈评价等多项教学内容,其核心在于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直观、有效的学习资料。

网络公开课是把传统的课堂授课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进行共享。网络公开课是早期在线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采用45分钟的课堂讲授模式,学生在终端观看,本质上是传统课堂在互联网上的直接展示。

直播课是目前一些网络学校、培训机构比较常用的授课方式,即教师在直播间直播授课,期间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二、在线课程的利弊分析

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在线课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线课程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熟的学习平台,这些平台的学习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大量名校打造的“金课”。另一方面,在线课程的学习门槛和成本低,便于普及。因为在线课程大多数是开放的,对学习者没有资格要求,只要注册就能在线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加之绝大多数课程是免费的,所以很容易得到普及。基于这些优点,在线课程的学习人群覆盖面很广,尤其是那些浅显易懂的文史哲通识类课程很受大众欢迎,学习者数量较大。但是,随着在线课程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课程完成度不高。在线课程的自主学习特性要求学习者本身具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因此,在线课程普遍存在学习者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无法完成学习内容的问题。同时,由于在线课程对学习者没有资格要求,学习者的基础往往参差不齐,不少学习者对完成学业感到吃力,难以达到课程要求。此外,还存在一部分学习者只想学习课程的某一部分内容,并不会学习完整的课程,导致课程的平均完成度不高。

第二,考核方式存在着明显的漏洞与不足。与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相比,在线课程的考核是学习者在终端自主完成,考核过程中缺乏监督,容易作弊。因此,虽然以MOOC为首的在线课程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如何保障教学质量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在线课程的学分、证书一直没有得到各界认可的重要原因。

第三,在线课程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在教学中容易缺乏连贯性和深刻性。单个在线课程的教学视频的时长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通常是以知识点为单位录制教学视频。这种特点会使学生在在线学习中接收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课程内容连贯性欠佳,从而导致学生对单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衔接缺乏认识。尤其是对逻辑性要求很强的理工类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对知识点的串联存在困难,难以理解,加之没有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四,评价方式不够全面。为了方便系统自动评阅作业和考卷,在线课程的考核题目和作业题大多是客观题,缺少主观题。而一些理工类课程通常需要通过主观题目来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掌握能力进行考查,所以在线课程的考查方式就难以全面评价理工科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在理工类课程教学中通过布置主观题目作业,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共性问题通过课堂讲解、集中答疑等多种方式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但这样的课程教学考查方式在目前的在线课程中尚无法实现。

三、基于“微课+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随着高速互联、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依托网络课堂实施网络教学已成为未来的大趋势。当前的在线课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进一步建设和改进在线课程正是高校教师必须做的探索。笔者努力尝试将在线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更科学高效地无缝衔接起来,以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柯蒂斯·邦克在其编著的《混合学习手册》中对混合式学习给出了如下定义:“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学习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2]何克抗在2005年首次在我国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他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经过综合比对,选取了智慧课堂“雨课堂”教学软件作为在线教学的平台工具。“雨课堂”是一款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实现教育理念和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软件。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学习资料推送,师生在课中可以实现多屏幕实时互动,课后可以实现复习及解答疑难问题。“雨课堂”能够全面分析数据,帮助学生预习、巩固知识并反馈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与学更加简单明了。[4]

根据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需求与特征,笔者采用微课、“雨课堂”、全过程考核等多种教学手段互相协同促进,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定制化的课堂教学

每次课前,教师都要根据教学计划给学生安排学习内容,将提前录制好、需要学生提前学习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学生的在线预习任务主要是观看教学视频,并将遇到的疑问在课前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对反馈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梳理出需要在传统课堂上重点讲解的知识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开展定制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节约教学双方沟通的时间。

(二)多种教学方法混合运用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前期对微课教学视频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案例式讲授、示范式讲授、项目驱动式教学、分组讨论等进行指导。课堂教学中,师生均可以借助“雨课堂”开展互动,构建基于项目的探究式课堂或基于问题的讨论式课堂。此外,教师在实验课上可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网络服务制订相应的实验项目,实验完成后进行逐个检查打分,并选择最先完成任务或实验效率最高的学生的方案,公开讲解服务搭建的设计思路。这种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实施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

(三)抓好课后知识的巩固与加深

课堂授课后,教师发给学生一些本次课程的重点知识和难点习题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课下复习,加深学习印象。学生在课下利用微课视频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复盘,查缺补漏,既节省了课堂记笔记时间,又便于积累与梳理重要知识点。

(四)建立在线讨论群

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群与教师和同学继续沟通,实现全时段不间断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新疑问,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学之间也可以利用在线讨论群对某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利用信息交流平台维持学习热情。

(五)利用阶段性测验不断巩固学生已学知识

每个章节学习完毕,教师可以采用“雨课堂”在线测试方式安排小测验。课程组要组建“雨课堂”试题库,针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阶段性随堂测试。随堂测试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的形式,教师利用“雨课堂”进行实时评分,并实时统计题目的答题情况,以此及时了解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为了消除学生“考什么学什么”的心理,每次考核除了本阶段的教学内容还要兼顾其他已学知识点。通过不断迭代的考核设计,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加深认知。

(六)采用全过程考核方式

2018 年 9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其中第12条“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明确指出:“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5]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对初学者的教学目标是让其掌握网络服务的工作原理,具备搭建多种网络服务器的基本能力,能够对服务器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熟悉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光学不练,再加上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是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日常在课下坚持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因此,该课程应实施全过程考核,将平时课堂讨论表现和章节测验成绩等都纳入平时成绩,将每个实验的成绩和平时成绩作为综合评定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具体来说,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综合成绩占70%。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线课程引入高校教学已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尝试性地探索、设计了基于微课的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雨课堂”教学软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全过程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今后,教师在实际应用该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实时调整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探索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新方法、好方法,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