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守正创新

2020-03-03 20:42
教育观察 2020年46期

王 灿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西南宁,530023)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主旋律,是激励我们战胜磨难的强大支撑,是引领我们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其在传承爱国精神、培育忠诚爱国者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时代新人,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立足新时期,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一、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量中的生力军,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得到高度重视。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明确指出了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

第一,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发展历史方位出现新变化后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聚焦主题、主要内容、呈现方式都存在差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期产生的新变化迫切要求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时代性。因此,高校要从“两个大局”出发,引导大学生全面、科学、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把握历史机遇、肩负光荣使命,增强本领、勇于担当,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

第二,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场合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纪念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同仇敌忾、 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2]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所在,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确保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正确,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三,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对意识形态争锋的应然之举。当今时代,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在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高校和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他们富有活力、充满创造力,但又因阅历经验不足容易出现思想偏激、盲目跟风、轻信谣言等问题。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庞杂,其中就夹杂着不少不良思想和言论。因此,高校只有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才能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更牢地扎根在当代大学生心中。

二、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脱贫攻坚也到了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些历史性的成就,就是我们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强大的硬核力量。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他们目睹了祖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变化。未来,他们还将见证并参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对时代进步的深刻体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决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这些都为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例如,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众志成城,当代青年勇于奉献、敢于担当、挺身而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我国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中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就是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守正创新彰显了对立统一规律,构成了矛盾统一体。处理好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其中的“古”与“今”、“显”与“隐”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在“承古开今”中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方面,“承古”是指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重视并积极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承古”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一如既往地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忠孝一体”,注重“家国同构”,培养家国情怀。在漫长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中,有“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的朴实话语,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深厚情怀,还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高尚风范。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因此,高校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

其次,积极弘扬“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爱国传统。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虽然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但“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从古时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精忠报国”,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磨难,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漫长的历史过程无不表现出“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爱国深情。这一爱国主义传统将会继续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另一方面,“开今”是指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紧跟形势的变化,突出时代性。“开今”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明确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层次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存在,其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时代性。2019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高校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还必须讲清楚层次要求,即爱国主义既包含国而忘家、大公无私等先进性层次,也包括勤奋刻苦、求真务实、有为善为,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实现人生理想的广泛性层次。

其次,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受众的能动性,强调针对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当今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主动接受和选择教育的权利。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既要突显时代性,又要突出其群众性和针对性,即针对不同受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区别。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目标、内容、途径应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有所区别,应更加突出聚心育人的任务,发挥党团班级和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优势,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让爱国主义成为他们的青春底色。

由此可见,新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割裂“古”与“今”,而是要在“承古开今”中夯实爱国主义教育,做到守正创新。其中,“守正”是指讲清楚一以贯之的“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创新”是指用丰富、适当的形式与载体呈现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感召力、彰显生命力、增强吸引力,就必须有明晰的教育内容、丰富的形式载体、新颖的话语表达。

(二)在“昭显蓄隐”中升华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方面,“昭显”就是要坚持显性爱国主义教育。“昭显”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昭显”的“显”主要体现为教育立场,即开宗明义、理直气壮地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清晰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将当代大学生培育成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教育目标决定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是显性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系统深入、突出重点地进行,这样才能避免爱国主义教育被边缘化,才能拨开大学生的思想迷雾,才能在意识形态争锋中守住阵地。同时,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高校教师应理直气壮地讲清楚爱国主义中的“国”不是泛指,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确保了国家、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内心磅礴的爱国力量。

其次,“昭显”的“显”还体现在教育的主渠道,即坚持课堂教学为主。《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3]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理论的讲解和对现象的分析做到以理服人,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明辨是非曲直,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做真正忠诚的爱国者。此外,在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中,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也可通过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蓄隐”就是要盘活形式,润物无声。“蓄隐”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蓄隐”就是要盘活教育形式,优化呈现方式。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是不够的,还需要拓宽场域、激活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用更丰富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将走访自然人文景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育列为常规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继续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如组织学生参与特定的礼仪仪式,包括升旗仪式、宣誓仪式、鸣警仪式、国家公祭仪式等,让他们在仪式感中厚植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蓄隐”就是注重柔性表达,做到润物无声。柔性表达并不是隐晦婉转地展现,而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经历的各种重大事件、历史节点。例如,每年的7月1日建党节,高校都可以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让大学生更加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绝不只是口号。每年的10月1日国庆节,高校在祝福祖国的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更加坚定“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的想法,激发其内心深处“我要为祖国做贡献”的爱国热情。而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宣扬“舍小家,为大家”“有危险党员先上”等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家国情怀。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在这些典型榜样、重大事件、历史节点上下功夫,用真情实感打开通向大学生心扉的大门,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润物无声。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以理性启迪智慧、以情感浸润人心的教育活动,需要“守正”,也需要“创新”。“守正”就是要高校一如既往地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家国情怀,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到充分运用课堂主渠道,用学术正确、逻辑严密、立场坚定的理论话语讲清楚爱国主义,帮助学生养成理性爱国的思维及行为。“创新”就是高校要紧跟形势变化、突出时代性,要注重柔性力量,不断地丰富、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方式,以情载理,通过营造更优质,更有效的教育环境,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