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卢婷婷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也表达了党中央对广大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的殷切希望。习总书记同时还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1]在新形势下,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关键内核是思政课教师能够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要实现这一目标,注重从叙事维度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是值得思政课教师持续探索的方向。
所谓叙事维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是干瘪瘪强调课程中的理论,而是更应关注理论背后的叙事逻辑,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让思政课内容饱满起来,吸引力不断增强。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便是编纂叙事的文本话语,力争追求故事化的形态、大众化的视角以及个性化的表达”[2]159-169。通过教学叙事,用语言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空间与场域,加深学生对理论背后的情境体验,既能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又能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从叙事维度入手,提升教师的叙事技巧,通过叙事情境来呈现课程的理论内容,让课程散发出引人入胜的特质,这是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应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和提升政治认同这三重维度来探究高校思政课的叙事逻辑,从而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育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如何把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演绎出来,如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的发展以精准的话语体系描绘出来,这是值得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认真思索的问题。从叙事维度讲好中国故事,教师首先必须搞清楚思政课要讲什么故事,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可以说为思政课叙事主题的选取定下了基调,即必须选取有积极的政治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导向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思政课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
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基本趋势是很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用西方话语体系来讲西方故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与西方国家有了更多的交流、交融、交锋,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话语也开始迅速在国内出现。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文化交融交流的机会,或明或暗地把符合本国政治利益、有利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推送到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没有及时认清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那么极有可能会被这些不良思潮蛊惑,沦为别人的“传声筒”,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上,描述的却是“外国的月亮更圆”。因此习近平勉励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明确的价值观立场,在叙事手法和讲授内容中要体现出思政课的政治性,真正切切做到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
用好叙事维度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必须不断构建、发展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政课话语体系。思政课的教学叙事并非不讲他国故事,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完全转变思维观念,推崇西方话语体系叙事,那么就极容易造成忽略中国国情,用西方理论来裁剪中国实际的问题,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初衷是相违背的,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也是不科学、不可行的。怎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答案是必须用中国的话语体系来讲中国自己的故事。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在对中国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以及中国发展的方向问题上,要联系中国的实际以及中国的文化底蕴进行讲述。在叙事素材的选择上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譬如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所展现出来的中国精神,中华儿女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对抗疫情中展现出的制度优势等,都是令人热泪盈眶的鲜活事例。此外,在全球疫情爆发背景下,中国抗击疫情方案对其他各国的启示与帮助,以及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共识等讯息都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运用好这些素材,增强我们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讲自己国家故事的能力,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应该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问题的重大关切,讲清楚当前的国情、民情以及青年学生关注的现实焦点。向同学们解读好中国方案,传播好中国价值,坚定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思政课教师务必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指引当代大学生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需要,也是引领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的需要。习近平在谈到文艺社科工作时曾提出,“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3]。思政课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特色的重要传播者。旧中国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基于这种选择,才有了繁荣富强的今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就更是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思政课教师要阐释清楚这种独特优势,必须透彻深入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视野,对于这些问题的阐释也许只能停留于对文件的复述,使原本深厚的理论变得简单苍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大程度上,它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讲授,从而达到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世界观生成等方面产生影响。怎样才能让受众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必须熟悉本专业以及相关所有文科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做到在讲述内容时,以理服人,不至于在课堂上解释相关理论时乏力枯燥。僵硬的讲授方式与内容只会让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越来越远,这样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阐释好中国特色,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打好理论基本功,以扎实的专业学识做支撑,课堂叙事才能生动形象,有吸引力。
第一,要坚持读原著,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汲取营养。
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4]12作为思政课教师,如果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站在课堂上讲马克思主义只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把自己在生活中、网络上看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不加取证地转述给学生;二是因为没有认真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著,又担心讲错,干脆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用其他内容冲淡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性质。这两种情况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因为思政课要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如果抽掉了思政课的这两个核心要素,那么思政课的整体概念都将有被消解的可能。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一定要通过阅读原著,不断筑牢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同时又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著作、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和逻辑脉络。唯有此,才能把中国特色表达清楚。此外,当下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如果教师自身对理论没有深入领悟,那么有可能在课堂上难以树立起让学生信服的形象,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获知信息,传统的教师掌握绝对知识权威的信息优势已经逐步消失,对于教师是否讲错,他们能够迅速辨明。如果一个老师犯了理论上的错误,那么教师的权威性将会不断削弱,自然而然会导致学生对整门课程的兴趣以及信任度都会降低,陷入一个类似于“塔西佗陷阱”的陷阱之中,犯错之后,所有的教学语言在学生眼里都沦为了空话、套话。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构建叙事的自信心,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服学生。
第二,要涉猎多学科,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视野。
讲得好的思政课老师,能够利用纵向、横向的比较视野,把思政课呈现得生动而形象,把中国特色讲得清楚明白。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刷新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有教师把思政课上得枯燥且乏味,整个课堂仅仅停留于对文件、原理的复述,却讲不出理论背后的逻辑,无法把理论讲透彻,讲精彩,其所缺乏的正是多学科的理论视野。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思政课要讲精彩,要引人入胜仅仅是从教材或文件出发是远远不够的,当代大学生经过了基础教育多年的学习,基本的政治常识已经具备,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以新视野和新脉络呈现思政课内容,则很难赢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校思政课不仅仅是简单告知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结论,还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给学生阐释清楚结论背后的逻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理论视野,需要通过各种校内外专题培训、进修交流以及各类型竞赛、线上线下自学等多种渠道形式,完善自身专业基础和知识结构,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在进行教学叙事时,既有丰富的知识素材,又有多学科交叉的逻辑结构,把相关内容有理有据地展现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阐释明白,站得稳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赢得学生的信任。
第三,要注重科研精神,以科研加深对思政课重点问题的解读。
教学相长,有些学生认为,思政课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学生坐在教室只是为了获得必修课的相关学分,要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认知就必须要提升思政课的学术品味与吸引力,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研究。思政课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宣传,如何把看似简单的文件精神阐释清楚,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把简单的理论条款变成丰富的叙事内容。思政课吸引学生的不仅是大量的教学案例,它还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支撑;缺乏缜密逻辑,则会让思政课沦为案例的堆砌。单纯讲故事不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让思政课呈现出逻辑性和学理性,教师自身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精神,对在教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不回避,迎难而上,广泛阅读前沿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以打持久战的精神去一点点攻克它,并把自己所得出的研究结论重新运用于教学中,这个过程既是科研训练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教学叙事能力逻辑性的过程。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5]501,是公民对特定政治权利的信任或政治价值观念怀有的坚定信仰,政治认同能够提升公民对政治体制的支持,从而促进政治系统更趋稳定。大学生政治认同度的高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有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党和国家实体政治运行系统的支持程度。要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必须注重对教学叙事角度的把控,以贴近当代大学生喜爱的表述方式,符合大学生们思想认知阶段和心理认同水平的语言表现出来,使思政课更为立体和饱满,并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
第一,要增强教学叙事的亲和力。
当今世界是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与交融的世界,各种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纷纷涌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等也必然会受到这种思想文化大交融、大碰撞的影响,在此环境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在他们构筑自身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道路上,提供方法论指导,同时引导大学生识别不良思潮的危害,在理解加信任的基础上,培育大学生坚实稳固的政治认同。要达到这一目标,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叙事过程中除了叙事素材要精心选择,同时还必须要持续提升自身的叙事魅力。因为成功的叙事者不仅仅是掌握了精彩的叙事剧本,而且其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魅力,这种魅力吸引着受众愿意倾听下去,并愿意相信其叙事中所呈现的观点和价值观念。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加深其教学叙事时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让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以及悦纳感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备法宝,具备亲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讲授的内容自然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接受度,可以从对教育者的亲、近、信、赖升华到对其所传播的观念、理论的认同上,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具备了这种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让教育对象对其本身及内容敬而亲之,亲而信之,信而行之。
第二,要注重教学叙事的生活视角。
思政课如果仅仅呈现出宏大历史画面和伟大英雄人物形象,大学生们会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难以形成情感的共融;因此思政课教师的叙事题材选择还应该注重趣味性和具象性,注重从“生活叙事”视角来把宏大主题或事件拉近现实。这并非说是用日常琐碎叙事来冲淡思政课的主题性质,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同样可以从生活叙事的视角来演绎思政课中的时代精神和主题思想。与近现代史上任何时期的青年都不同,今日的青年学生是成长并生活于和平的环境之中,相比较而言,家仇国恨的情怀也许没那么强烈,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会集中于当下的生活或情感世界,教师整堂课的宏大叙事或者站在高处来空泛宣讲意识形态甚至可能引起学生拒斥或逆反情绪。思政课教学必须抓住这一特点,“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6]377。思政课要体现出青春叙事的风格,在叙事手法的选取上,要贴近学生、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书本中的理论关照现实生活,注重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同频共振、情感交融,在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对同一叙事主题的情感共通、共鸣。注重思政课教学叙事的生活视角,可以把深邃的理论生活化,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内心,改观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加深他们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认同,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第三,要不断拓宽叙事渠道。
时代在发展,教学方式同样不能守旧。思政课教学必须把互联网与自媒体纳入视野范围,借势互联网东风,拓宽叙事途径,以新的教学手段来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田”,传播主流价值观念。这是因为:其一,互联网已成为当代青年生活中的“标配”。这是一个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今天,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从小就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去进行沟通或者娱乐,他们是网络生活的主力军,从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获取资讯,发送与点赞朋友圈等网络生活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在网络中随时随地发表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充分满足自己内心渴望自由选择、自由发言、宣泄情感的诉求。乐于创造和接受新鲜事物的个性使他们能够迅速掌握最新流行用语,热衷追捧诙谐的、新兴的网络潮流话语。其二,网络时代的青年更需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领。在互联网、云计算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代青年学生政治价值观念的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构建更需要思政课这种主旋律的引领。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它深度参与到今天青年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在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新鲜、便捷、多彩的同时,虚拟的网络也容易导致青年学生现实感缺失;网络上来源不明的信息、良莠不齐的观点等极易使青年学生迷失自我,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表达方式与现实生活话语表达方式差异愈加明显,如此种种情况的存在,就更加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三,拥抱互联网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叙事手段,仅仅在课堂实体场域与学生交流,那么不仅会被时代抛弃掉,而且也难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但是今天的互联网、自媒体却以一种更加轻松、隐秘的方式存在于人民的现实生活之中,因此,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保留传统的授课渠道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微博、朋友圈等平台是今天青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应该要关注当代青年的话语体系,主动去融入今天的青年人的“朋友圈”之中,只有了解了今天的青年学生在话语表达、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才不至于在上课时以陈旧的观念来猜测讲台下一颗颗年轻的心为何而动,才能够在教学语言上、教学互动中精准地抓住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与他们进行有趣、平等、有意义的对话,才能将思想引领以一种轻松对话的形式内化于学生心中。
借势互联网与自媒体的发展,拓宽教学叙事渠道,可以方便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更接地气地与其交流对话。以学生熟悉的途径与其交流,能够减少“话语鸿沟”,通过原创发布、转发点评、微话题讨论等形式也能够让思政课的内容表达更加鲜活,并可以有效激励学生转换角色,参与到叙事之中。在精彩的网络时代,教师利用互联网拓宽教学叙事途径,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让师生之间线上线下都能互动,在此基础上既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思政课,同时也可以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所以说思政课教师除了守住课堂这个叙事主阵地之外,还应该勇敢拥抱新事物,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不断拓宽思政课教学叙事的渠道,增加与学生的线上交流活动,这既是思政课在“互联网+”时代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所必须开辟的途径。目前,一些高校通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将思政理论知识以视频讲座、文字图片等形式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发表评论、点赞、转发、收藏等功能增强学习的互动性,高校教师则在规定时间在线答疑,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把思政课讲出色,把思政课讲成受学生欢迎的课,教师才能“理直气壮”,才能不负党和国家重托。从叙事维度来让思政课的内容更加鲜活饱满,不断增添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娓娓道来的叙事形式把课程内容呈现给大学生们,增强他们对思政课的认知与兴趣,并在叙事过程中传递家国情怀、政治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浸润在充实、有意义的授课内容之中,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系统、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