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桃桃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22)
自闭症俗称“孤独症”,是一种认知发育障碍及沟通交流障碍为表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学术界认可的导致自闭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围产期因素、身体免疫系统异常和神经分泌及神经递质异常四种。[1]语言发展主要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内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过程。自闭症儿童被诊断出来的一个核心标准就是语言发展障碍。20世纪40年代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才开始逐渐进入西方研究学者们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语言学家才从认知角度开始了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的重视和研究。
文献法是指通过检索、梳理、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来探究文献本质内容的方法。通过对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维普、图书馆、谷歌学术等资源库,对以往有关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8篇。笔者通过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有意义、有价值、有代表性的文献26篇,并将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展开述评,希望对我国的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是缓慢、缄默与滞后的,在1岁多本该学说话的时候通常难以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与他人沟通,一般会迟滞很久才学会简单的发音。自闭症儿童经常使用身体姿势让他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拉着他人的手指向某样物品表达需要。自闭症儿童几乎不会主动说话,就算说话也是自言自语地重复几个字词,机械刻板地不断重复,有明显的障碍存在。
自闭症儿童存在非正常化、非常态化的怪异语言。在Volden等人的研究中表明自闭症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相比较,存在使用更多的非正常化、非常态化的怪异语言,自闭症儿童语法结构混乱、发音异常等。自闭症儿童非正常化、非常态化的怪异语言的使用频率会随他们学习语言的数量和复杂性程度增加而不断增多。相比较而言,弱智儿童使用怪异语言的使用数量会因为弱智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增长反而有所下降。所以自闭症儿童不是智力低下的问题。此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自创新词、怪异语言的倾向更多是与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社会性交往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等相关。[2]
重复“回音”的语言在自闭症儿童中属于常见现象。[3]有关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语言存在回音回声式特点,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鹦鹉学舌”式的即时性回音,就是马上重复刚刚听到的言语或者字词。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教育中经常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对一个自闭症儿童说“你不可以蹦蹦跳跳的”,他的回答是“蹦蹦跳跳了吗?”第二类是延迟性回声,指自闭症儿童重复已经听到过的语言或是词汇,不是即时的反应。对自闭症儿童而言,回声式语言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价值。
自闭症儿童的人称代词混乱或者在表达时根本就没有人称代词。通常自闭症儿童会把“我”说成“你”,把“你”说成“我”,也不会正确表达“他”。这表明在语言对话过程中他们不能转换角色,没有形成正常自我意识。自闭症儿童很难对他人和自己进行人称代词转换加工。[4]所以他们经常使用人名来替代“你、我、他”的表达。
自闭症儿童在故事讲述中虽然能感知到抑扬顿挫的韵律,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和常人一样把这种抑扬顿挫的韵律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运用起来。[5]所以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调都是非常单调、机械、空洞的,时不时还会冒出异常的大声喊叫和奇怪的声音。
国外研究发现,有小部分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与正常孩子比较,存在语义、语法、语音、词汇的能力相仿,但是在我们正常的社会性的人际沟通交往中,自闭症儿童存在理解语言困难和运用语言无效、非正常化的现象。[6]
发音异常分别有替代音、歪曲音、省略音和赘加音,自闭症儿童的主要表现是咬字不清楚。自闭症儿童常错误地使用重音,用在不该使用的句子和语词上,让常人产生误解。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固着性行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们自言自语,不断重复,如看电视时一个镜头画面对他有特别的吸引力,可以来回重复播放几十次;另一表现是试图和他人交谈,语句单调重复。例如:明明非常喜欢“天线宝宝”,他一天之内可以说上百次的“丁丁出来了”。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障碍主要从言语行为、对话能力、认知障碍展开研究。
相关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通常缺乏社会性言语的行为,他们很少使用具有社会指向性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评价、展现、感谢、倾听、要求等。[7]在言语倾向水平的评估上,自闭症儿童对来自周围人向他提出有关某个物体的谈话是不会做出应答的。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有言语沟通意图的行为是非常有限的,也存在言语行为表达退化迟滞的现象。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行动水平更多地停留在他们的基本需求上,在回答简单问题时,[8]会表达出直接的陈述性简单句子。比如,你问他们“今天去不去方舟学校?”回答是“去方舟”;问“今天去方舟学校学什么了?”他们回答不出来,这是因为他们不会使用陈述性的表达方式与评论语句。
自闭症儿童在结构化较高的社会情境中,如参与仪式活动时,比在结构化较低的社会情境中,如游戏活动中,他们发起会话的能力更高;当不得不与他人对话时,他们就会对所处的情境做高结构化限定。对自闭症儿童对话能力的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发起话题和回应话题有脱节现象[9]。自闭症儿童在对话中有回应不合适现象和不回应现象。在同第一看护人的沟通中,自闭症儿童能较多地回应其问话,但是这些回应并没有发展表达出第一看护人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源,而是回应出一些无关或重复的语言。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对他人情感的感知、理解和反应上存在缺陷与不足。研究发现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还没有形成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机制和模式。[9]自闭症儿童模仿敲榔头、皱鼻子、扮鬼脸等任务均存在困难,[10]实验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存在缺陷,由此得知自闭症儿童存在认知障碍。自闭症儿童不能调节自我的社会性行为以及不能与他人建立情感反应机制。
国外学者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呈现出跨领域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跨越了语言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国外学者的研究是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全面系统化的描述,他们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已经是有规模的理论体系了,并且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充实与更新。
国外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逻辑性很强,科学性很高,可操作、可重复检验,通常采用“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结果统计—得出结论”的实验研究,可信度和有效性都较高。在实验研究中,大部分是个案研究,大多以横向研究为主,缺少纵向研究,即对实验对象的追踪研究。
综上所述,国外在自闭症儿童语言教育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这对我国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一,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细化研究方向以及细化研究对象,自闭症儿童本身存在诸多的个性化差异,研究自闭症儿童组内差异也是未来方向之一;其二,提出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策略研究。我国应与国际接轨,学习使用这些促进语言发展和社会交往的策略,为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