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作用探究

2020-03-03 15:18张文晖王培培
教育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舆情工作

贾 静,张文晖,王培培,龙 伟

(1.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3.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网络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内容之一着重提出。可以说,把握网络阵地,掌控舆情导向,是党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目前,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基层党支部中学生党员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并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同群”“领袖”作用,从而提高高校舆情工作水平,提升网络育人效能,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概括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诉求意见的主要载体,网络传播模式不断更新迭代,网络舆情形态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参与主体呈现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网络依赖性高、好奇心理重等特点,网络舆情工作更表现出其复杂多变性。

(一)高校网络舆情阵地现状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笔者以兰州大学学生群体为对象,对网络应用的使用频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微信”使用人数、频率遥遥领先,占比达95.6%;紧随其后的是“微博”,使用频率占比为65.6%;“贴吧”的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占比为26%。可以说,高校传统主流媒体正日渐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而新媒体表现出了强劲的力量。

(二)高校网络舆情基本分类

第一,新闻热点类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时政类热门话题较为感兴趣。以兰州大学为例,学生最为关注的是“社会热点事件”,占比为70%,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占55.7%,遇到如国家主权、敏感节点、民族宗教等热门时事,极易激发集体情绪,进而引发网络舆情,其中不乏偏激、狭隘、非理性的表达。

第二,校园突发类网络舆情:该类舆情主要与学生日常学习、成长紧密相关,事前无明显预警,事件发展快速,极易对学校的形象声誉、校内师生的学习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乃至危害。常见的有涉及师德师风、学术造假、意外事故、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舆情。

第三,管理机制类网络舆情:该类网络舆情指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不顺畅,或学校、学院治理体系建设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或治理缺口,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导致问题在某一事件催化下集中爆发,例如,招生推免、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过程中产生的极具破坏力、影响力的网络负面舆情。

(三)高校网络舆情显著特点

第一,群体趋同效应明显。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很多学生还处在将懂未懂的成长过程,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思考、辨别还处在进行时,感知力和判断力还在构建。尤其是家庭教育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不够,导致自身辨别力较差、自律性较弱、理性不足、感性有余,在网络中非常容易受群体影响。在行为趋同作用影响下,遵从群体判断,服从群体行为,就某一事件表达出与群体一致的情绪倾向及观点态度。

第二,网络舆情触发点低。高校学生主体已被“00后”群体占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19级本科新生中“00后”比例已高达95.6%。对这一代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全程,他们对网络有天然的黏附力和亲近感,尤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甚。[1]根据本研究调查所得数据分析,72.2%的学生表明一天有超过3个小时生活在无形的网络世界上。新媒体平台上任何微小事件都会被好奇敏感的学生网民捕捉关注,触发发酵,加速升温,不断演变,最终成为舆情热点。

第三,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复杂。高校的舆情传播主体以师生为主,高密度的群居环境、高频率的日常交往,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内容强度、生长状态和受众倾向变化形势非常复杂。能否及时对标监测指标,正确研判走势,进行有效干预,对正确舆情处置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线上线下影响交互叠加。根据本研究调查所得数据分析,69.5%的高校学生使用“手机软件上的热点推荐”获取网络信息,46.8%和45.3%的人“通过别人的分享或转载”和“主动使用搜索工具搜索”获取网络信息,新媒体平台高效、快速、便捷,手指一点、键盘一击即可转发、传播舆情事件,高校群居共学环境让线下面对面交流传播也非常便利,二者互相影响,更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二、学生党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优势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舆情处置引导一般是由党委宣传部总负责,各二级单位、学院对舆情工作分级管理,涉及学生层面的舆情处置更多依赖学生工作师资队伍。舆情工作处置存在体系单一、队伍薄弱、力量不足的现状。实际上,高校学生党员有其特殊优势,发挥得当将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学生党员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严格培养,政治立场坚定

高校对学生发展党员把关严格,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择优推荐,学校、学院党委多次组织培训、教育考核,经过两年半系统、规范的培养考察全程,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上成熟可靠,理论素养较好,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强。在舆情及其他事件发生时,学生能服从组织安排,以集体利益为重,起到精英示范作用。

(二)素质优良,先锋作用突显

学生党员是在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言行对周围同学影响明显,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先锋效应,能有效干预引导学生言论方向,同时及时有效了解学生动态,在传播学中这样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学生党员恰好是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是“传”与“受”的中介,在加工和解释舆情信息、支配和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朋辈引领,辐射效果明确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态度比较一致,比之简单说教,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具有同质性特点,更容易走进同伴的心灵,达到情感交融。有了情感共鸣点,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就更容易在朋辈的学生群体中得到认同并辐射开来,同时能更加及时深入、有效了解学生网络舆情进展情况,从而利于进行舆情的引导。

(四)上传下达,师生沟通桥梁

基于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的先进性,大多数学生党员都会担任党团支部、班级、社团及各类校内外团体相应学生干部,与教师沟通互动比较频繁,能将教师的各类信息准确告知学生,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表达,反映学生真实客观诉求,发挥师生间桥梁纽带作用,这种桥梁作用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作用尤其明确。

三、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现状

(一)学生党员参与高校舆情工作角色意识普遍较差

多数大学生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高校舆论引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挥先锋作用的主动意识不强,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党员在舆情工作中传递负面信息,起到反向作用。而实际工作中,学生党员因其上述显著优势,在学生群体的观念形成和价值判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客观、理性分析表达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群体对事件真相的了解,并引导学生群体对舆论的真实认知,为网络舆论场的良性互动发挥正能量。

(二)学生党员进行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素养欠缺

当今大学生的网络关注点变幻莫测,舆论动向更是难以捕捉,这就对学生党员掌控、引导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多数学生党员舆论引导水平素养欠缺,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欠缺洞察能力,不重视网络舆情,没有培养关注关键新媒体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网络中学生的思想动向的素质,不具备观察舆情发展的雷达思维,也就不能给教师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二是欠缺分析能力,舆情发生后,不能及时辨别舆情的发展走向,并整合分析成有效的引导处置措施;三是欠缺学习能力,不能常学常新、常思常明,积极借鉴和学习总结典型网络舆情事件的解决方法路径,提升舆情引导的规范性和科学性。[2]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员活动影响不深入

面对网络自由媒体的飞速发展,37.4%的大学生党员没有切换思路,不能深刻认识到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最重要的舆论场,不能很好利用新媒体延伸传统的引导和宣传力量,利用新媒体开展的党员教育活动影响不够深入、效果不够突出。

综上,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现状表明,大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生活空间较为集中,缺乏社会经历,思考问题不全面且从众心理严重”(77.3%),这是影响大学生党员发挥网络舆情引导作用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非常符合大学生身份特点的原因。

第二,“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泛,传播迅速”(59.6%)等,这是舆情本身特点,是影响大学生党员在舆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第三,舆情管理技术的不够成熟,也是导致舆情引导困难的重要原因(32%)。因此,如何从学校层面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和管理技术就尤为重要。

第四,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模式。高校对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重视欠缺,未在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中形成发现—预警—上报—有效干预模式,学生党员未能按照系统有效进行干预,缺乏系统教育与培训。

四、加强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作用探究

(一)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舆论引导意识

新媒体环境下,引导网络舆情,把控网络舆情的主动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命题。笔者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党员在网络发布的信息受到关注度达63.9%,发表言论经常会受到学生的追捧和支持37.9%,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如何提升大学党员的思想觉悟,提升其舆论意识,发挥他们“意见领袖”在舆情,尤其是突发舆情事件中的正向引导作用,把走偏的舆情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当中,极为重要。[3]今后应注重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加入舆论意识培养这一重要板块,如在党课和党组织活动中进行专业培训,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强化他们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云端发力争夺网络舆情新阵地

顺应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格局变化,一是通过健全信息传播制度,抓住舆论引领的要领和目标,抢占时间、角度等先行优势,对冲压制负面舆论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影响和带领舆论向正确方向转化。二是建立官方权威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增强师生间健康互动互信,将校园主流舆论做大做强,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在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过程中,注重新媒体力量,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云端党员学习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工作实效。

(三)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舆情干预体系

高校应科学分析学生舆情事件,理清学生党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与过程,形成相应的制度与干预流程,建立健全“发现—预警—上报—有效干预”模式,即如何判断舆情事件、以什么样的途径发现、不同的事件如何对待、什么样的舆情事件需要上报以及上报的有效方式、针对不同的舆情事件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这样的机制能够使学生党员在舆情干预中,有制度可依据、有流程可参照,及时有效预警、干预学生舆情事件。

(四)加大对学生党员处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能力培训

“如何培养学生党员,提升其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 60.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将舆情引导素养作为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环节,这就再次提示将舆论引导素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训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收集信息能力:监测、收集分布在微博、论坛、博客、微信等平台的新闻报道、媒体评论、网友评论内容,要“架雷达”,熟悉网络热点,把握学生特点,掌握工作重点,锁定舆情多发的焦点。同时要“接地气”,在平时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在贴近学生的日常活动区域、活动平台上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热点、谈论话题等,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好线上线上双线信息收集和数据整理,了解捕捉舆情信息。

第二,预警判断能力:预警判断能力至少包括对几个核心要素的判断能力。一是对舆情事件参与主体的判断。舆情事件每个阶段关注主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只有分析网络话题关注者特别是活跃参与同学的互动平台、区域分布、专业年级、兴趣习惯等特征,才能明确舆情参与主体,为舆情研判提供指导。二是对舆情走向和发展趋势的判断。这是舆情应对和处置面临的主要挑战,要从舆情事件的传播扩散、焦点转移、各方观点倾向变化、舆情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后续舆情应对提供判断参考,从而引导舆情事件往有利方向发展,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4],从而推动网络舆情管理关口前移、整体防治。

第三,化解处置能力:配合学校、教师,借助新媒体,启动工作程序,坚持线上线下师生联动,掌握舆情控制话语权,学会控制热度和进度、把握方向和节奏,争取主动开展调查,形成的结论应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有理有据。这样的调查才能争取学生的理解、信服、参与和支持,避免再度引发争议、酿造二次舆情。高校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疏导,快速控制事态,理顺情绪、达成共识、化解舆情。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课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鲜明优势特点,引导培育大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中主动承担起密切师生关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应尽责任,更好发挥学生党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从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舆情工作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不工作,爽飞了?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