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育人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03 15:18王宏伟禅永毅
教育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雷锋志愿志愿者

王宏伟,禅永毅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晋中,030801)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广大青年学生锻炼自我、认识社会、服务基层提供了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多种形式论述了实践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勉励广大青年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1]

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内涵丰富,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彰显了党的先进本色,是一盏引领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的指路明灯。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坚持立德树人,以大学生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载体,致力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道德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导学生在新时代需要下放飞梦想,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一、学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

新时代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我院党委历来重视对学生党员和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不断研究总结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规律,发现开展大学生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能有效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自校文明委将2012年确定为“学雷锋年”开始,我院积极号召全院师生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结合学校部署,我院党委研究决定,按照“群众所需,志愿者能为”的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六年来,我院学生分会志愿服务队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为宗旨,坚持“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进行了200余次社区服务活动,人均服务长达10小时,连续四年获得校“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彰显着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运行体系

(一)学院领导重视,营造良好氛围

自2012年始,我院于每年3月份在生科楼前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动员大会暨启动仪式。学院领导出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强调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重申活动宗旨,突出一个“干”字,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突出一个“实”字,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一阵风”“走过场”,并进一步推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效化、常态化,为学院16支学雷锋小分队和学生党支部2支小分队分别授队旗。自此,我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二)师生积极参与,共建和谐校园

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团干辅导员一道参与,检查效果,指导活动开展,做出示范,严格标准,鼓舞士气,引导学生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引导大家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分团委组织下,学院每年分批次组织全院一、二、三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拓展活动范围,延伸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志愿者“赴敬老院送温情”“爱心循环”“为家属院创建一份洁净”等活动。

(三)完善活动方案,探索长效机制

学院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至今,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探索出了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那就是以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为前提,以热情的志愿者队伍为基础,以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为保障,建立了一套“部署—监督—反馈—表彰”的监督反馈机制。自活动开展以来,院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拓宽活动范围,延伸活动内容。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同学们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深入领会雷锋精神内涵,在无私奉献中用雷锋精神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坚持长期志愿服务,探索“1+3”运行模式

学院党委在坚持每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导向,丰富社会实践的渠道和内容,探索出“1+3”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运行模式。即以坚持长期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毕业生爱心传递”“夕阳红关爱老人服务”和“大学生义务支教”为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模式。

(一)深刻感悟雷锋精神,坚持长期志愿服务

在前期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干劲十足,但随着活动的推进,部分同学产生了懈怠甚至反感情绪,这是活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分团委教师发现同学们的思想变化,通过及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验交流会、学生干部专题座谈,与思想消极同学单独交流等方式,教育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在坚持做一辈子好事”。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同学们重新调整心态,怀着对雷锋精神更深的领悟,继续投入到学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二)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爱心传递”活动

生科院“爱心传递”活动始于2013级。校园“僵尸车”是校园管理的一大难题,2013级毕业生在辅导员老师的动员下,将自己的单车无偿捐献给学院,为学院的“爱留生科,共享单车”活动献礼。学院统一组织人员对“僵尸车”进行检查,并对维修费用不高的进行修理,再为这些单车喷刷绿漆和编号后,师生可以在生科楼大厅自取钥匙享受便利,变“僵尸车”为宝,也是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生活意识的新颖尝试。学院师生对此活动给予一致好评,并以2013级毕业生“爱留生科,共享单车”活动为契机,将毕业生“爱心传递”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拓展模式”。

(三)大力开展“夕阳红”关爱老人服务活动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个温暖家庭,一个和谐社会,都需要我们崇尚孝道。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夕阳红”疗养院、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关爱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如:定期为老年人展开接力式服务,进行心理陪伴及开导,并根据自身专业,通过教导患病老人一些简单的科学规范护理方法,缓解一些常见疾病带来的不适。“夕阳红”关爱老人服务活动,提高了被服务老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了被服务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弘扬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让老人不再孤单,让世界充满爱,开展“夕阳红”关爱老人服务活动,在周边营造了良好的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了中国民族传统美德,激发了社会参与敬老爱老活动的热情。

(四)积极开展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院义务支教服务团队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周边村镇小学,积极开展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活动,开展义务辅导、亲情助困、自护教育、能力素质拓展等形式的爱心助力关爱志愿服务,并形成“支教服务+社会调研”实践模式。在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义务支教课堂中,生科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需要、时代需要当中,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触摸了农村基础教育现实问题。他们在支教中感受国家发展的时代强音,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潮流之中。

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向问题上,丝毫不能偏离。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方式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机衔接。”[1]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实践过程当中,能否亲自去认知、体验,并将教育内容进行内化。[2]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平台,每一次实践都使得他们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磨炼自身意志,从而培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真正做到学、用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当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于育人主体加强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效性,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

(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立足新时代,思想日趋复杂、追求个性独立的大学生在面对多元的校园文化时,在价值追求和自我行为选择上难免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因此,为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主导地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志愿者工作与广大服务对象不断接触,有助于巩固自身的敬业精神,培育服务他人的意识,升华自己,提升自己,更能督促自己走出校园这座象牙塔,积极利用实践融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情。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与实践对象的接触能够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宝贵品质,使得他们以更加敬业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甘于奉献、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正确处理个人小我与社会大我关系的宝贵机会,逐渐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友善氛围做出贡献。

(三)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旨在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付出力所能及的自愿劳动,为他人幸福提供必要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大学生公民意识指公民对自我社会身份及其政治和法律属性赋予其应当履行的公民责任和权利的一种认知。[3]良好的公民意识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能清晰地了解在社会中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了解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姿态,从而能清晰认识到自己应该对社会尽什么样的责任,有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五、深化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育人效果的建议

(一)树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长效发展理念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鼓励大学生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奉献自我,在奉献中学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承担社会责任中不断成长。[4]学校应通过树立志愿者服务育人长效发展理念,不断激发和引领当代大学生主动融入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主动将志愿者服务作为引领社会的新时尚,使大学生主动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志愿者服务的需要,从而在志愿者服务的实践中将大学生自我奉献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和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志愿者服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二)着力建设校园志愿服务常规平台

大学,拥有深刻的教育内涵、深厚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志愿服务的基本思路是党政系统带头支持、分团委承办、实行制度化运作,大力弘扬“参与、奉献、互助、进步”的精神,积极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大学可以通过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培养大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意识,使大学生在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上都能有所提升。同时,为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持续加强服务育人效果,帮助广大在校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应建立校园志愿服务考核机制,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活动的长效发展。

(三)着力推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项目品牌化

品牌和品牌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价值,被看作一种无形的资产,一个品牌或品牌文化具有的竞争力越强,它能给品牌所有者带来的意义也就越大,越有利于该品牌朝着愈来愈强的方向发展。[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做大做强,由单一活动向系统性转变,向专业化转变,就必须着力打造一批数量优、质量高的品牌化的服务项目。首先,要在品牌价值上下功夫。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要立足于自身所拥有的教育内涵和教育资源,不断为国家的需要和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以此创造出更优的社会效益,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其次,在培育服务项目潜力上下功夫。挖掘已有成效且服务组织成员参与度较高的项目的发展潜力,使其不断延伸,最终将其发展成为参与度高、社会效益好、生命力旺盛的品牌项目。基于以上两点,当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项目形成优秀的品牌项目后,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才会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四)建立社会化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基地

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开展促进社会化服务基地的建立健全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化整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与适宜的环境。[6]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基地反哺于学雷锋志愿活动实践育人,实现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双重效果。总之,学校要通过寻求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集各方力量的有效合力,才能建成规范化的社会服务基地,打造优质的、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平台,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五)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志愿者权益是否能够得到维护全系于此。首先,政府应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其次,高校应培养广大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最后,整合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等,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保障机制。规范的制度建设是团队管理的保障,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科学化、目标明确化,责任到人,责权分明。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机制。高校应通过激励,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去实现自身价值,体验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

猜你喜欢
学雷锋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