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9〕12 号)文件要求,全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现行业+社会+企业+学校等多方联动育人机制,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新途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初级阶段,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时间尚短,实践层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1]。由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陇南师专)位于欠发达地区,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亟须进行改革。
陇南师专地处甘肃省南部陇南市成县,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由于海拔较高,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缺乏特色产业,这些也是造成陇南贫困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都是甘肃省的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受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工业水平约束,在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开展现代学徒制更加困难重重。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差异较大,专业门数较多,学校实习管理由教务处给出指导意见,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对外联络企业,安排进行各类实习活动。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省教育厅相关指导意见执行,但由于合作企业参差不齐,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同,给实习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二级学院经费不能保障派专人驻点管理,企业管理出现管不到位、管不住的现象。
各专业实习学生分布在不同省份,有的专业实习需求市场小,一个班的学生分布在几个省份实习,这样给实习指导造成很大的困难。虽然各学院学生实习时,按照要求都配备了指导教师,并在最初的时候带队前往实习地进行实习安排。但由于实习地点位于不同地区,有限的指导老师不可能经常性地到实习地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也不可能长期进行驻点管理学生[2]。指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只起到了管理作用,通过实习平台、微信等解决日常困难和问题,对于专业实习指导发挥的作用很少。企业安排的指导教师以上岗创造价值为主,在专业教育发展上作用薄弱。
对于实习结束后的学术评价,只能依赖于平时管理中了解的有限情况和实习企业的实习鉴定及评分。而实习生只要按照实习企业安排,做好相关工作,就会得到较高的实习鉴定和分数。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这些都不为实习企业所关注。学校最关心的也是“安安全全去,平平安安回”,最终实习评定只能以企业给出的意见为主。
为了解决高职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产生的突出问题,陇南师专多年来一直针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2019年在国家、省有关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要求下,陇南师专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尝试,多方联系,率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及实施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改革和实践。
学校在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多方走访联系协商,结合实习专业需求,和金昇集团利泰丝路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深度合作,在已有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合作基础之上,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努力推动新模式的研究与发展。校企双方通过相关试点,共同在招生+培养+实习+就业长效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共同修订和完善学徒制相关培养方案,推进多元教学、双师队伍等方面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双方互赢的现代学徒制政策和制度。
1.探索校企“多元”育人机制
不断改进现代学徒制培养管理方案,通过试点的实施,深入沟通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加强紧密合作,加快协同育人。逐渐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多主体育人机制。
2.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合作
以“育人”为目的,以成才为目标,将学校招生和企业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并建立招生用工一体化相关制度,推进校企双方共同密切合作,研究制订完善的招生招工方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其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议和相关合同。明确其既是企业学徒,又是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让学生融入到角色当中,明晰应该履行的职责和应该享受的权益保障。
3.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合作共进”的双赢原则,校企双方根据相关试点研究和实践情况,共同探讨和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方案制定过程要整合双方的建议,在各自的领域和立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两面兼顾,无缝衔接,保障质量。
4.建设校企“双元化”的师资队伍
高度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培养,该模式对于校企双方都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师资队伍方面。实施和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各项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元化管理机制。
5.建立契合实际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徒(学生)学情,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协作,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要在保障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以实施学分银行和弹性学制等管理办法。为保障学徒权益及成才需求,根据教学需要和个人发展意愿,科学安排学徒岗位,提供多途径发展渠道供其参考选择,实现全方位发展育人的理念,保证学徒合法权益。
2019年4月,陇南师专第一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0余名大专学生进驻新疆奎屯利泰丝路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现代学徒制相关学习和工作。除了常规性的“师带徒”专业岗位培养外,双方还对学生进行了其他方面的关注和培养。
1.进企入职第一阶段开展的主要工作
(1)入职培训。入职伊始,企业举办了特殊的迎新会,给予心理的安慰,家庭的温暖,并带领参观了企业相关工厂。在人文关怀备至的同时,人力资源部还为这些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入职培训,培训课程包括《军事训练》《企业文化培训》《商业呈现》《时间管理》《岗位分配》《为什么而工作》《棉纺初级知识》等内容,为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持续培训,加强学生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加快他们对工作环境、对操作流程的熟悉,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本岗位角色。
(2)岗位分工。根据学生专业及兴趣,给每个学生分配了工作岗位,每人确定带教导师进行岗位专业教导。并确定“一级负责人”、“二级负责人”、“跟踪负责人”三层次跟踪负责保障体系,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通过一对一带教导师指导,一级、二级负责人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跟踪,加强对学生工作内容的掌握与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断提高岗位技术技能水平。
2.学徒第二阶段的提升培训
(1)规划总结能力锻炼。每半个月组织实习生就近两周的工作、学习、感悟、计划进行总结汇报,相互学习,提升实习生总结能力。做到工作有计划,学习有目标,为后续的全方位提升打好坚实基础。
(2)组织管理提升培训。课程包括“自我管理 ”、“时间管理”、“沟通”等基础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在岗实习生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技能,结合实际,并运用到工作中。
3.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特色内容及作用
培训主题包括: “员工入职培训”、“初级棉纺工艺”、“商业呈现”、“为谁而工作?”、“自我管理的8个好习惯”、“什么叫工作到位”、““三只青蛙”、“时间管理法”、“三商成就领导力”、“思维导图”、“商业呈现总结会”等近30学时的内容。使学生不仅从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方面得到提升,也为其在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部定期组织的提升性培训,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方面有所精进,不断自我完善,拓宽学习内容,提升综合能力。
现代学徒制目前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高职专业现代学徒制而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实践,一边总结分析,归纳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适合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对其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一方面每个学生心理、生理、适应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现代学徒制工作学习的开展中,面对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新的教导老师,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另一个方面各带徒导师文化程度、脾气性格、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就学校而言,对这些学生应该采取特殊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出台相应的制度文件,从政策上、经费上予以倾斜,支持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发展壮大。
就企业而言,部分管理人员从企业利润出发,认为这样培养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企业花大力气进行了精心培养,结束后只有部分学员留下继续服务企业,等于白白浪费了企业的精力、物力、财力。通过座谈走访,坚定企业培养育人,教育参与的思想,使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加大支持力度,更好的贡献和服务社会。
学生远在千里之外,生活环境陌生,工作环境单一,势必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要多方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体贴照顾。
欠发达地区高职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将会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但坚持以现代学徒制模式来提升相关高职专业是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校企双方将继续加强交流与深度合作,走出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道路,更好地为学生成才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