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坛铭
(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 211815)
图书馆是高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如今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朝着数字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满足人们对高校图书馆要求,提高图书利用率,实现高校更好更快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是指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及大数据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将元信息经数字化之后呈现给读者。据统计,随着近些年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已经是互联网使用的最大用户。高校的读者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读者不仅获得本校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更希望通过图书馆数字化平台获得其他图书馆乃至国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认识到读者需求的变化,这是数字化时代社会对图书馆所提出的要求。本文将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与发展趋势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具有通用性特点、开放性特点、高效率特点等。在如今网络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化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以及信息获取能力。从近些年我国高校发展中,在图书馆建设中,加大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能够为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1]。通过对先进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水平。因此,在高校发展中,对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工作,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从而增强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指的是对具有较高价值的图片、文档、音频、视频、软件、数据等信息进行收存、再加工、整理和收藏,并对其进行知识增值。近年来,随着图书馆数字化信息量越来越大,数字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图书馆的特点推进其数字化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馆员由于长期以来受以纸本资源的读者服务影响,通过数字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意识淡薄。意识不到数字化资源的强大优势,习惯性按照纸质资源的传统服务方式为对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对馆内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图书馆员应该意识到,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与印刷型纸本文献一样,是现代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数字化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馆员服务意识的差异,直接制约着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开展及其服务质量的提高。
图书馆从事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馆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这里的信息素养除了对传统文献的管理知识以外,更需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技术,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及良好的信息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馆员进行文献检索和信息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快捷有效的资源平台。但就目前而言,高校图书馆同时掌握图书馆学知识、数字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在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虽然比较重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但由于各种数据库类型越来越专业化,图书馆对于不同类型数据库的采购缺少专业化的认定,对于信息资源的存储,特别是数字资源的结构配置缺乏科学合理的构建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商对于数据库门类的细分只会更加精细,而缺少专业指导的数字化资源构建,使得图书馆对此类馆藏资源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进而导致图书馆馆员在进行数字信息化服务时,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和推广无所适从。
因为缺少对读者进行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仍是通过原始的资料查阅方式来获取信息,只有少部分能够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检索,而且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搜索,这直接导致读者信息再加工能力的不足,而对知识的提炼、分享和传播更加无从谈起。对读者的数字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以上现状,高校图书馆要适应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转变观念,特别是校领导一定要意识到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因为只有这样的图书馆服务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并以图书馆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次,要能够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符合自身条件的数据库。最后,要着力构建功能丰富的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并使平台具有成长性,进一步提升读者使用的良好体验感。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可以看出,一站式服务是重要的信息服务模式。在这过程中,能够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在网络环境中,一站式服务可以将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发挥出来。一站式服务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资源的重新组合[2]。构建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在同一界面中,可以实现信息查询,提供导航服务功能以及检索服务功能等。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可以直接链接到不同数据资源库资源以及免费资源等,使得数字资源利用率可以得到提升。一站式服务模式,对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而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服务模式。
个性化服务服务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原则,对于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并提供相应服务内容。高校老师以及学生读者群具有多层次特点与专业化特点,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与了解,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比如,通过邮件的方式,定时向用户发送催还借阅书刊的信息内容,同时发送节假日开放信息以及书库调整信息等,促使用户能够对图书馆实际情况有正确认识,使得自身阅读质量与阅读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图书馆未来数字化进程密不可分,未来图书馆的资源构成、服务对象变化以及其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具体形态。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将朝着纯数字化、大信息化和云空间化的方向发展,在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上,其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数字图书信息具有存储量大以及携带方便的特点,如今装载电子教科书的平板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大学课堂教学中。高校图书馆以及出版商要将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发挥出来,开发更多新的数字资源,使图书等不同教学资源,利用电子借阅的方式实现普及。在如今时代发展中,数字化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也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很多高校图书馆购买更多的电子数据资源,积极开发并自建数字视频、论文库等,还有部分图书馆朝着纯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纯数字图书馆属于虚拟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具备超大规模和分布式特点,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3]。纯数字图书馆对于资料更新有着明确要求,要保证资料更新速度的有效性与时效性。
大信息服务中心也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信息服务机构的重组。比如,高校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以及档案馆等,确保不同信息服务机构能够承担相应职能,对外则是提供统一、高质量服务。网络中心更加注重对硬件方面的支持,如计算机、网络以及服务器等,而图书馆则是注重软件方面的保障,如数字资源、数字信息等。档案馆中珍藏的名人手稿资源、珍贵照片以及档案内容等,需要图书馆进行利用与管理,将此类内容作为特色馆藏。不同机构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将不同机构的优势与价值发挥出来,为全校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学校电视台、教室管理中心等融入到大信息服务中心当中,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服务以及网络出版服务之间的有机结合,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发展过程中,为使图书馆能够跟上高校发展步伐,应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图书馆数字化中,会产生很多不同数据信息,如果通过人工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基于此,要合理应用云计算技术,才能提升数据信息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高校会结合自身图书馆实际发展情况与学科专业特点展开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使得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在其中会出现很多重复建设情况,产生人力资源及财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中,不仅图书馆外购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其自身从事助力教学、科研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数字化可存储资源也呈几何级的增长趋势,这对于数字资源的存储、信息处理以及资源备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在网络连接中,实现对各类资源的调度与管理,使得服务效率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数字资源上传到“云空间”中,实现数字资源调度、数字资源处理以及数字资源共享等[4-5]。互联网用户可以实现对云空间中数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数据资源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中,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设备故障、病毒入侵、数据丢失等问题。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拷贝,使得数据资源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得到保障。图书馆的软件及硬件维护成本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中,通过云端实现信息共享,并提升数据资源的传输效率。用户通过不同设备设施,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查询,如计算机设备、手机等,在信息获取上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网络和大数据使读者产生了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段都需要获取信息的需求。高校图书馆要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传统图书馆服务项目,同时进一步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以适应当代读者即时性、多元化的信息资源需要。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进步不仅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数字信息化服务也助力图书馆走向现代化。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研究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明确图书馆以及高校实际发展情况,掌握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保证图书馆能够跟上时代与高校发展步伐,这样才能为读者带来更高质量的图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