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标准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改研究

2020-09-30 07:18:02董连成程江东黄学欣杨艳娟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渡河道路桥梁

董连成,程江东,黄学欣,杨艳娟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0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平稳而又强劲有力,人才资本是继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知识经济相对应的新资本形态,大力发展人才资本,办好高等教育已经列入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从披露的数据看,“十三五”期间交通投资稳中有升,“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300余项重大工程,完善广覆盖的基础交通网络。

随着我国对交通建设的巨大投资,必定要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急需大量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难得一遇的机会。然而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相对薄弱[1],存在着教学单一、实践与理论脱节、实习基地不全面等情况[2-3]。为提高本专业学生质量,许多高校进行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证培养工作,从毕业设计[4]、本科教学方法[5]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成立较晚,在其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经验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1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可对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达到相应的教育要求。国外的工程教育认证发展已久,而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仅在建筑工程类的专业进行了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建设部于1990年批准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1994年批准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自2006年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初步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14个专业类开展了认证工作,与美国的认证标准框架实质等效,相互承认。

结合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特点,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较强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工作后通过各种执业资格考试打好基础。因此,抓紧时机进行专业认证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适时且必要的。

2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要求及前景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及地铁隧道工程方向的设计、施工、管理及后期的运营和养护工作的人才。根据我国对道路桥梁专业人才的需求的,道桥专业人才的培养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1)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这种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上的教育水平,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的科研实践工作。主要由“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及“双一流”高校培养;(2)高级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型人才,这种技术管理型人才主要担负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由一般的本科院校培养;(3)生产一线技工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服务于工地一线,主要来自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学校。本校根据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2003年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方向,2016年成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并确定了相关培养模式,制定相应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和改造,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据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在“十三五”规划中,共有24个省份明确了交通投资计划,总计投资规模达9.64万亿元。从数据来看,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动力支撑,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前景非常广阔。

3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培养方式过于理论化、机械化。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所涉及的专业课众多,且理论化程度较高。大多数教师讲授时,注重知识点的灌输,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很多高校把培养的地点固定在教室,形成了以单一理论基础为主的理论化机械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但很难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只是学习了基础的、离散的理论知识,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所学知识,更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2)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连贯性和整体性不强。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所涉及的专业课众多,且每一门专业课都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往往被忽略,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知识较少,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专业和实践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应用和把握,在解答问题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相关知识。这个问题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本课程认识较浅,使其片面地认为所学内容和未来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不能正确地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以教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教授为中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听与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在课堂上,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一味的被动吸收,对整体概况无法形成清晰的脉络,往往在做课后练习时还是一头雾水。另外,由于以上问题的出现,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无法深刻理解并掌握,这样一来,更无法进行创新思考。

(4)实习效果不好,缺乏对口的实习基地。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项目地点具有不确定性,这种施工建设特点使学生只能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工程建设的某一个小段,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而且工地施工生产比较紧张,对于学生来说,不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利益,且工地安全隐患比较大,企业还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因此,大部分施工企业不乐意接受实习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

4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改体系及改革措施

4.1 优化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改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教体系框架

4.2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改措施

(1)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多媒体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对知识点也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从3个方面入手:①利用PPT来进行教学,这可以满足一般授课的需求,但是涉及复杂的设计及施工时,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②采用动画和动图来展示比较复杂的施工工艺流程。这种方式主要解决图片难以理解的问题,例如:施工流程、机械操作等。③现场录制一手资料,这是运用多媒体授课的高级阶段。在发挥多媒体作用的同时,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引入经典案列,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一题多解和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

针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多且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求教师对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用不同的理论来讲解同一个问题,让同学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收集整理大量的最新实际道路和桥梁图片、施工现场影像等资料,并将这些施工材料运用到教学内容中。针对桥梁工程中抽象、复杂的施工过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现场的实际资料带到课堂辅助教学。目前已建成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资源库,并在教学中辅助应用。

(3)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这点,本文提出3点措施:①营造开放式课堂。传统的课堂把学生束缚在固定的地点开展教育活动,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式课堂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②由强调知识转化为强调能力。把知识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做一些道路桥梁的模型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③改革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目前本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成绩评定方式虽然也注重平时成绩,但比例远远不够。为减轻学生考试压力,考试形式应由闭卷改为开卷,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上。

(4)建立流动交叉式实习方式和校内外实习基地。

企业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因此企业在高校教育和专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专业应联合企业共同承担专业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引进企业项目,引导企业将新进员工的选拔端口移至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实战场地;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建立16个校外实习基地,为专业教师提供定岗锻炼,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本专业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聘请了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本专业2020届毕业设计。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对目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现存的问题和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施行到2016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人才教学中,取得了如下成绩:1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励志奖学金,1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在研省级科研立项1项,完成校级科研立项36项,获得省级竞赛各类奖15项,对本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高校此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渡河道路桥梁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众猴渡河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四渡河大桥:划过天际的最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