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炜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在《汉语字典》中,“弘”字拥有三个不同词性的三种不同意思。第一种是作为形容词,表示“大的,宏伟的”。在教育中“弘学”可引申为从“大”处出发,从“大”处谋划,从“大”处着手,培养师生高境界的理想和高层次的追求,对学生进行“终生受益”的教育和培养。第二种是作为动词,表示“扩大、光大、发扬”等。这一词性在弘学教育中具备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弘扬正气,激发正能量,在校园里形成“扬正气、知荣辱、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其二,学校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台”“一间教室”和“几本教材”上,要扩充思维、扩充方法、扩充资源、扩充渠道、扩充空间,在更高的角度、更大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学校。“弘”字的第三种意思是作为姓氏,该意思与本文研究内容不相关,在此不做讨论。
“养”,是“培养”“涵养”之意,既有文化修养,又含身心修养。“正”,有“正道”“正向”“正气”“袪邪扶正”的含义。“养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在《易经·蒙卦·第四》中有:“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在蒙童时就培养孩子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多么神圣的功业啊![1]“养正”可以理解为通过氛围熏陶、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吸收积淀等,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文化修养,树立积极的精神追求等,是一种在价值观层面上对完善人格的追求。
“养正”是情怀高蹈的教育目标,“弘学”是呼应时代的实现手段。“弘学养正”即是以“养正”精神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与教学活动,培养学养深厚、正气凛然的人。
传统武术教育的主体是“人”,而“弘学养正”的实施主体和接受主体也都是人,两者的目的共同,唯强调的实施方式不同。
传统武术文化与“弘学养正” 的核心内容均以 “人”的培养为核心,两者在培养内涵上具有共通性,只是具体运用的育人形式不同。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融传统武术文化于弘学养正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武术谚语有:“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古代,师傅收徒,对徒弟的道德品行有着严格的要求,凡心术不正者,习武必将产生巨大的危害。“谈玄授道,贵乎择人”“大道等闲若轻授,须放九族尽遭刑”这些都显示了师傅在收徒和教育徒弟时,对其道德品德的重视。[3]武德是习武之人的一种内在制约机制,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错,什么是对。我们的法律也是一种制约机制,但是和武德相比,法律是一种外在的机制,武德是一种内在的机制,可能人们在法律的震慑下,不敢做违法的事情,但是在法律空白区呢?是否也能够保持行为一致,坚决不触碰不该做的事情?武德是习武之人的一种内在准则,在习武的过程中已经深深的内化在了心里,即使在法律的空白区,或处于无人监督之处,也能知道能否为之。习武的过程除去技术动作的获取,更多的是一种修身、修性的过程。以武德之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德”“艺”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华武术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符号之一”,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武术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的文化资源。民族英雄岳飞英勇的抵抗金人侵略,让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精忠报国的精神到现在都被人们所歌颂;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秦朝爱国名将蒙恬,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文天祥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抗倭英雄戚继光,英勇奋战抵抗外敌;杨家将及杨门女将在战场上令辽兵闻风丧胆,其浴血奋战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4]这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例和人物无疑是培育和强化学生民族精神的最佳素材。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是栋梁,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期间,民族精神和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把民族精神内化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里。
在原始社会时期,物质资料十分欠缺,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生存的需要,在与野兽的斗争中渐渐形成了武术的原始形态。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兵器时代的到来,农耕经济的发展,武术成为了统治阶层争夺地盘的武器。进入冷兵器时代,武术作为战斗、制敌的作用渐渐弱化,转而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防身自卫的一种运动。健身、防卫的功能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正所谓“常年练武术,不用上药铺”“打拳就是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等这些都是武术健身健体的总结。武术运动是一种全面的身体运动,能够影响人类机体系统和各项身体机能,其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心肺功能、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人体内环境的维持和改善促进作用不断被现代科学研究证实。[5]
武术谚语有云:“武非十年不精,功无百载难成”“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谚语无不在强调着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6]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会静下心,在过程中慢慢体会武术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并将其深深的内化在自己的思想里。一招一式,非一蹴而就,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极大的助益。
武术文化中包涵的“礼”“德”思想和弘学养正的内涵是一致的。在学校武术教育中,要把武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和习练之中,通过中华民族经典的典故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去体会、领悟武术所包含的精神,进而改变自身的价值标准,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行为。[7]在教育部倡导的学生综合素质改革中,武术可以通过身体到心理,心理到行为的逐渐深套,发挥其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形的中学生一定的引导。
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在武术课程教学中,以套路为入门,以技击学习为重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攻防意义,体验见招拆招,不打花架子,领悟武术魅力,学会自我保护。强调武术的技击性并不是鼓励学生的暴力行为,而是让学生具有坚毅的品格,不屈的信心,真实的技术水平,以此防身,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学生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了解了武术的发展及其技术的攻防含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一直保持着对武术文化、技术的好奇心,才有可能将武术作为其终身体育运动的一个选择。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个人素养对学生和学校的形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那些德高望重的武术前辈会受到尊敬,这其中并不是说武技高超,就会受到追随者的学习,拥有卓越的武技和优秀的品格,才能称得上“德高望重”四个字。[8]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武术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只有教师做好榜样,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一点点的去感染学生,武德教育才能够事半功倍。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应该自上而下的重视武术课程的开展,并对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积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文化、技能的培训,让体育教师敢教、会教。只有学校重视起来了,才能更好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从而达到养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