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扬,唐永光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由“小众”迅速成为“大众”[1],各高校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各学习平台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等,结合教师线上指导,保障课程学习。疫情防控背景下,很多教师对在线教育、自主学习等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这些必将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廊坊师范学院本学期开学以来,为保证学生安全,实行线上线下分班教学,要求线下教学教室空座率不低于50%。多数班级将学生分小班教学,50%的学生走入课堂,和老师、同学面对面学习,另外50%的学生同步进行线上学习,两个小班轮流交替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然而在教师数量和转播条件的双重限制下,任课教师若依据课程表安排组织线下小班学习,线上小班就会处于空白状态,只能依靠任课教师事先在学习平台构建的课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相对松散、过度碎片化,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主动性差,平台学习任务点完成比例较低。讨论区的讨论题是教师事先一次性给出,学生参与度不高。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学习进度同步?如何保证线上线下学习效果差异最小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组织课堂讨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推出了“小助教”教学模式。
“小助教”是指协助、代替任课教师组织线上课堂讨论的学生。开学之初,任课教师征求学生意见选拔“小助教”,向学生讲清楚“小助教”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之后很快形成了一支“小助教”队伍。任课教师和小助教在QQ 群里随时交流想法,“集体备课”,小助教之间互相借鉴经验,互相帮助。
在开学后第一周,学校为保证师生健康安全,先全员线上教学,一周后开始线上、线下分班教学。2017级物理学专业结合“中学物理教学与STS教育”课程进行了“小助教”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小助教”教学模式即同一节课,由教师负责线下部分学生的面授课,另一部分学生在线上由小助教负责带领学习与线下教学一样的内容,但教学形式、组织方法等均由小助教自主备课设计。小助教的教学方案设计,包括课堂流程、线上课堂讨论的主题、评价方式等在上课的前一天由任课老师审定后确定。
“小助教”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助教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小助教”教学模式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探索实践后,初步形成了选择小助教、确定教学设计、正式授课、课后总结反思的教学模式。
小助教所进行的线上教学,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是两组(两个小班)学生交替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每个课题来说,参加了线上的学习,就没有机会参加线下的学习。这样一来,线上线下不是互相补充,而是二者取其一。并且,线上组、线下组的讨论学习主题、训练方式、评价方式等都是一致的,这样可以保证两个组的学习进度同步、学习效果差异最小化。
2017级物理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步入教师岗位,而“小助教”教学模式正是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以教师角色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准备、进行及反思,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反馈,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目的,对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尝试,是实现“首岗胜任”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许多学生在尝试后纷纷感觉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不同于往常课堂上只给学生部分时间来展示,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师,把控课堂整体。学生不仅要控制课上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其他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对小助教们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也让他们真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
对于上课的学生来说,小助教的形式也让大家耳目一新,对课堂重新充满了新鲜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疲惫乏味的状态,也改变了学生只上网课的不可控性和单一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我们在疫情下的“小助教”教学模式还只是初步探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2017级物理学专业学生均为师范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师范教育基础,对于查阅资料、备课、完成教学设计都有一定的经验。但这还不是能上好一节课的全部,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或改进每个教学环节,也就是上岗前的培训。现行的课前交流限于教师检查学生大致的教学设计及每个环节设置的问题,进行调整或者提出改进意见。显然这种培训还不够充分,助教学生也迫切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如开始讲课时怎么导入新课、如果出现冷场怎么解决等等。
“小助教”教学模式结合“中学物理教学与STS教育”课程实施,主要是以学生发言为主,但是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学生有时发言不积极,几次课下来会出现“倦怠”现象,影响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准备不够新颖,另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在“小助教”教学模式中缺乏了合理的激励制度。
只有合理监督评价才能更好地完善“小助教”教学模式,但现在的“小助教”教学模式缺乏监督评价模式,只有小助教们单方面的自我反思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课堂监督评价可以有效反映小助教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是提高小助教们教学活动水平的重要方式,也可以推动其教育教学的创新和科学化,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对于师范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实战经验,特别是给同龄高校生讲课的经验几乎为零,因此需要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进行、课后反思三大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对于课前准备,小助教需要先完成自己的初步设计,完成后与教师沟通如何导入,设计是否合理,各部分时间怎样安排,教师给予一定的改进意见;线上课堂教学,为同龄人授课最难的是组织课堂,如何吸引大家上课的注意力,如何防止冷场,如何树立信任,都需要教师传授给小助教经验;课后反思,小助教们虽然大多都有授课经历,但是有效的课后反思相对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小助教如何从大量的评价反馈中提取有效的内容,帮助小助教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但在高校的课堂中用“奖品”作为课堂上的激励手段,显然不太适用。但要服务于知识技能学习这条主线,要对知识技能起到促进作用,就要求我们可以恰当地把握奖励的尺度。
在学生发言积极时,对于一些一般性、普遍性的回答无需奖励,只要给予肯定即可。对具有创造性的、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精彩表现需要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作用。在学生发言不积极时,我们可用“民主”激励学生,淡化书本的不可侵犯性和教师的权威,鼓励张扬和个性。过程中可以用语言激励,也可以用加分制激励。
恰当的监督评价可以对“小助教”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首先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小助教们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如使用问卷星或匿名打分表等方式。其次需要将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反馈给授课的小助教,帮助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小助教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融入教学反思,以便下次改进,也可以作为其他小助教的有效参考材料。
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形势越来越要求教师将教学的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一个“导演”来指导方向。怎么做、哪里去创新、哪里去突出,由学生来决定,而“小助教”教学模式正是这样一种追求下的回应。“小助教”教学模式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当下校园疫情防控的教学需要,也给了教师和学生新的体验。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也树立了学生的职业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探索。
从2020 年初开始,疫情反反复复,国内虽然较为稳定,但是教学工作还是要为各种变幻莫测的情况做好准备,不论是应对疫情,还是适应信息化教学,“小助教”教学模式都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有效应对形式。它不仅适用于高校,同样也适用于中小学,也可以引申为“一师一助教”配合的课堂组织形式。在2017 级物理学专业的“小助教”教学模式的成功应用,对于同类院校教师具有借鉴意义,是教师探索新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