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03-03 11:55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跃进小学杨红伟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0年2期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跃进小学 杨红伟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对小学生成长非常关键。此阶段的学生心智还需要完善,无法对知识进行有效鉴别,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1]。语文教学可以在语言、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并融合大量的人文因素,使德育与语文教学进行紧密融合,发挥语文教学对于德育的促进作用[2]。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渗透德育,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是非有自己的判断,明辨善与恶的界限,并对自身的语言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使自身得到良好发展[3]。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对于物质需求更加关注,拜金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已经非常有必要,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学生能良好发展[4]。

(二)对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优化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技能进行培养,同时需要渗透德育,使小学生提高语文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道德意识[5]。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调整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二、小学语文德育的内涵

(一)对爱国主义进行教育

小学语文中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对国家和集体有全新的认识,重新梳理自己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6]。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强化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小学语文最为主要的思想就是集体主义思想,其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准则进行明确,学生只有懂得与他人进行良好相处,才能对集体主义精神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所以集体主义思想培养非常关键[7]。

(二)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教育

在小学语文中,《弟子规》对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的内容进行了论述,这些都蕴含着传统美德知识。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将传统美德知识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对中华传统美德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三)引导学生爱护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而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如果能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小学生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不随意毁坏植物,并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德育渗透现状

新课改稳步推行,小学教育的范围不断延伸,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如何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阻碍,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德育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将德育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使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一)德育与生活实践明显脱节

德育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小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所以,在教育中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非常关键,而小学语文教育中如果能够将德育元素进行融合,可以使小学教育具有更多的作用和价值。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将德育渗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并没有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对于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较忽视。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德育知识,却没有对德育在生活中的体现进行总结,导致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德育知识,却不知道德育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无法在生活中应用德育知识。

(二)德育过于形式化

目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时,教师普遍以考核的方式对德育开展提供指导,而德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也仅仅是为了满足教育大纲中的相关要求。德育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德育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使德育并没有与语文教学形成真正的融合,教师进行德育,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始终无法落实,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另外,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导,这些教学方式普遍以灌输为主,会让学生感觉到十分厌烦,从而对学生的德育吸收效果产生制约。

四、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形成阶段,教师如果直接进行讲授,将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创造具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使德育因素可以与教学过程进行紧密融合。例如在学习《长城》一课时,教师可以询问是否有同学愿意当导游对长城景观进行介绍,学生可以积极报名当小导游,向同学介绍长城。教师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长城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可以互相合作组成导游小组,分别在讲台前对长城进行介绍,并由一名学生进行最后总结。学生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介绍,并结合自己在课外查阅的资料进行补充。台下的同学也可以向导游提问,学生可以有效互动,避免学生积极性受到影响,使学生可以对世界遗产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长城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对民族文化更加自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更加了解祖国。

(二)欣赏文学作品,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精心选择编排而成,具有非常浓厚的德育和艺术美感,教师如果将美育与德育进行紧密融合,就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延伸。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章中提倡的价值思想。本文是一则寓意深厚的童话故事,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可以通过深刻学习体会到只有分享才会更加快乐的道理,并学会在生活中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使小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类似这样的童话故事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与之相关的童话故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进一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小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素养的培养,需要打破课堂的限制,在课外进行延伸。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将德育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通过实践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显著提升,并在内心中进行内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德育与实践进行紧密融合。例如,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组自主参加,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进一步拓展知识范围,强化道德体验。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日常生活实践,使学生对优秀文化有进一步理解,愿意探索更多的优秀文化,并自主进行学习,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为了使小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部清理卫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环境受到污染产生的危害;也可以组织学生关爱老人、照顾老人,使小学生树立尊老意识。在学习了《中彩那天》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使学生通过演讲清醒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与身边人相处只有秉承诚信的原则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摄影展和书画展等多种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综上所述,渗透德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础,通过教师科学地渗透,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展知识范围,使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加具有综合性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德育进行进一步探究,并在实践中合理应用德育知识,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道德意识,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使小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