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红旗小学 曲凤梅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师生共同品读文句,充满情感地用心灵叩击文本地诵读。入情入境地朗读是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可事与愿违,作为教者往往陷入迷茫,即使一遍遍地提醒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可学生读得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总觉得读得不到位。有时教师只好范读,而学生则会出现拿腔作调的情况,究其根本,是学生诵读时没有真正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如果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文章情境中,此即彼,彼即此,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体会,学生自然会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激发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鸟的天堂》一课,作者通过与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生命现象的热爱与赞美。教学时要抓住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见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教育。
进行“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段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当你看到鸟的天堂所见的情景时,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生:“众鸟纷飞。”师:“这株大树上飞出这么多鸟,众多的鸟在树上栖身,你能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吗?”生:“鸟的天堂。”师:“谁能说说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鸟的天堂是鸟自由快乐、舒适生活的地方。”师:“天堂多么令人向往,如果你来到这里看到鸟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生:“鸟儿太幸福了,大自然太神奇了!”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地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置身于众鸟纷飞的场景,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只要用心体会,并且尝试走近人物,感受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那么作者笔下的人物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作品中的人物是以生活为蓝本的,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用敏锐的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走近文中的人物,与之进行心灵对白,再现文章描写情境,走入“此即彼,彼即此”的意境,从而深切感受、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救助车夫一段,文中通过对救助车夫时鲁迅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鲁迅关心劳苦大众的高贵品质。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鲁迅是当时著名的大学教授,而车夫与鲁迅地位悬殊,他救助车夫时表现出了极大努力、极度关心,并且态度严肃。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达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并适时采访一下。师:“如果你是‘鲁迅’先生,你半跪着有什么感受?”生:“有点累,但这样能减轻车夫痛苦。”师:“轻轻‘擦、敷’,你内心是怎样想的?”生:“他伤重,我动作轻些,不疼。”师:“救助车夫后,为什么给他些钱?”生:“他几天不能出车,让他用这些钱吃饭,想得多周到呀!”
多么让人爱戴的伯父呀!对劳苦大众“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在“演”与“问”中勾勒了出来,他活生生地立在我们每个人面前。
“如果你是车夫,一位大学教授这样对待你,你会怎样?”这个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交流中活化了文章内容,丰富了语言,细致体会了作者表达的情感:作者表达了对伯父的敬仰,表达了鲁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有些叙事文章,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教学时很容易抓住着眼点,可引导学生置身文章描写的事件中,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些叙事性文章,前后语段联系紧密,一时有无从下手之感,我们可以从整体入手,从整个事件着眼,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如《荔枝》一课,全篇以荔枝为线索,歌颂了母亲对下一辈真挚、博大、深沉的爱,同时儿子也爱母亲,歌颂了浓浓的亲情。其中关于母亲吃荔枝一段文字的描写十分细致:“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师:“谁能说说平时你是怎样吃荔枝的?”生:“剥开皮吞下。”师:“可文中的母亲吃荔枝,写得那样细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从‘不停地抚摸着,小心翼翼托着,爱怜,舍不得’,能体会出母亲非常爱吃又舍不得吃荔枝。”教师适时提出:“假如你是作者,看到母亲的举动,你会有什么感想?”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荔枝的“不舍得”,实际上是对儿子、对孙儿的爱。此处与课文结尾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原以为值得安慰的母亲吃到了荔枝,实际上却都给了馋嘴的孙儿,令人震惊母亲的爱是那么深沉博大。
在教学中,针对写人、写景、叙事性文章大都可以采取以上方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文章的情感。
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有些文章,如果学生对作者写作时的背景不了解,对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学生难以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也谈不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正值安史之乱,作者逃亡到四川,穷困潦倒的生活让作者一筹莫展,当听说唐朝军队平定安史之乱,自己可以重返家园结束逃亡时,喜极而泣。
“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听说官军收复失地,非常高兴。”“谁能找到诗中相关语句?”“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阅读有关资料,体会作者为什么如此欣喜,如果你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马上置身于战乱的情境中,想到作者所处的困境,内心深刻体会到了回归家园时的喜悦之情。
在语文教材中,有关文物古迹介绍的文章,作者都用了生动优美的文字描绘,但再生动的文字,也无法替代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效果。学生观看录像后,在头脑中将图像与文字合而为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会促进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的第三自然段,关于园内各种景观介绍一段文字,即使学生能充分理出条理,读的时候也会很苍白。“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教师可以用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楼阁、热闹的‘买卖街’、山乡村野、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那独具特色、美不胜收的名胜,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会极有兴趣地欣赏,并且很容易置身其中,那份美、那种自豪会油然而生。文字学生从口中不由自主迸发而出,作者的情感、学生的心灵、文字三者会融为一体。此时不需要教师一遍遍地重复“谁能有感情地朗读”,那种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惋惜尽在不言中。
音乐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一首优美的曲子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愉悦人的内心,而且会给人启迪、向上的力量,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
如《詹天佑》一课,课前或课中,让学生在《我的中国心》的旋律中瞻仰詹天佑的遗像,学生会联系课文内容,产生很多联想,心里会多几分感动,更能深切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又如《军需处长》一课,有关军需处长被冻僵的场面:“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让学生在《血染的风采》的旋律中读课文,给予学生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总之,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方法很多,但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用细腻的情感去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巧妙地运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