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 张 于
语文是高中阶段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学习科目,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优势,同时语文教学当中还包含着大量的价值观教育素材,在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三观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上立足,就需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始终坚守人本道德,抵制不良社会风气,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高中阶段正是高中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语文学科又担负着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职责,拥有落实价值观教育的丰富素材,这将极大程度上改进语文教育,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本文将着重就新时期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探讨。
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还是国家与民族持续前进的动力。教育存在的重要价值就是要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在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中发挥学科的辅助作用,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也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高中语文学科在落实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也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教育改革的推进落实中,高中语文教育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积极倡议,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丰富和扩展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心灵层面的深刻启迪,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这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价值,才是助推高中语文教育长效发展,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改革又对高中语文学科提出了全新界定,指出语文是至关重要的交际和文化载体,学习语文不单单要掌握语言文字,更为关键的是发挥语文在引导和教育人方面的价值,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收获新的启发,提高思想层次,塑造学生良好价值观和文化品格。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文教学在帮助学生建构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价值观教育也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加强价值观渗透,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过渡性。就如同初中生一般,他们渴望在众人面前展现自身的才华和能力,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和教师的肯定,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又常常不愿意就自己无法确定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怕受同学嘲笑和教师批评。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对自身情感态度的发挥和表达,影响到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互动,也会给价值观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带来极大的阻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组织有助于学生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增长信心。朗诵活动就是学生品味文本情感内容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顺利达成高中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并让学生为参与诵读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会为了在活动展示中有更好的表现,认真细致地揣摩人物心理,品味作品的意境,把握文本的情感,最终升华学习品质,领悟其中渗透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认真揣摩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怎样的语速与语调来朗读这首诗歌,使得学生在作者真挚情感的熏陶下,对大堰河产生怜悯同情的情感,也对大堰河的淳朴勤劳产生敬佩。
美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力量,也是一个能具体感知到的形象,不必经过多么缜密的论证或是积极的号召,通常就能生成强大的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利用美感的力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熏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契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实现能力层次的升华。高中语文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美的要素,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高中生更是特别爱美。为此,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挖掘的美的要素铺陈开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细品味,从而降低价值观教育指导的难度。从美学视角进行分析,只要是积极向上和有价值的,总是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很多的凡人琐事,虽然不能产生惊天动地的触动感,但是每个形象都蕴含着感人故事,都蕴含着美,能对学生进行审美和价值观的启发。比如,触龙知难而上的勇气和高超的游说技巧,刘兰芝忠诚善良、忠于爱情的内在美等,都能引发人在价值层面上的判断和思考。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和指导时,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和分析美,从中感受到崇高的价值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立体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沉浸其中,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方法还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品味文本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并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自身的实际行动。在情境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情境熏陶下,学生更易把握和追求文本当中的真善美,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价值观体验。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为了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教师可以用《荷塘月色》的笛奏曲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多彩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品味着悠扬的笛声进入到作品描绘的诗情画意场景中。在情境的带动下,文本中所有的内容都会变得真实细腻,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顺利品味其中的人文内涵,提高价值观渗透的有效性。
在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关注点放在把握文本中的语文知识要点和文字运用技能层面,所以在教学中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的指导,而不是让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互动。这样的做法会给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到作品内部,和文本以及文本作者进行深刻的对话和交流,步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中,感知作者在创作中融入的价值观。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对文本内涵进行分析和把握,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和生生讨论活动,让他们在思维碰撞和深度互动中感知价值观。例如,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进行说明。主人公一心想过上流社会奢华生活,于是向朋友借来钻石项链,在舞会上出尽风头,但回到家中发现项链丢失,为了赔偿花费了十年时间,最后才发现原来项链只是赝品而已。教师要指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感受到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品味莫泊桑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
教师的职业素质以及价值观对学生有着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价值观教育,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来感染和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持续对学生渗透价值观教育,逐步影响学生,不过这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利用教材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更是要把握教育要点,让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真正实现转变。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主要表达的是追求自由的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正面事例指导学生坚守个人道德底线与做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另外,教师要加强对语文学科和教学资源的研究,始终把握语文学科所坚持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目标,在对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的过程中,要明确核心素养渗透的要求,让学生既能认识到践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又能把正确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文以载道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鲜明特征,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资源包含着大量的价值观教育素材,在践行育人工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始终牢记自身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职责,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知识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把关注点放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上,让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高中生的内心深处,引领学生塑造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保证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有效性,高中语文教师要始终把握教学目标,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以帮助高中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