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

2020-03-03 00:02陈永峰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明院校素养

陈永峰

(河南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前 言

网络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悄然改变着人类自身。但是,网络到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依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面对着网络发展带来的未知前路,人类一方面乐观地保持憧憬,另一方面始终怀揣着隐忧。人类该具备何种能力来运用网络资源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视角,这必然催生网络素养理论的多学科研究范式与多元化表达。人对于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的认识就是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既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价值现象,又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价值现象的时代变迁。价值是现实的人与某种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以需要与被满足为具体实践内容。价值会随着人的需要改变而改变,因此价值是通过人的实践而实现的,具有时代性。

价值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同样价值问题也是网络素养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警察院校实施网络素养教育需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去审视多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性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还应该从警察意识与能力教育功能与警察职业发展教育功能着手,确立网络素养教育的多元价值分析向度,从而认知网络素养教育对于警察院校的独特价值体现,有力促进网络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网络素养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素养的价值分析,需要从网络素养的内涵分析开始。因为只有厘清网络素养的内涵,才能更加全面地认知网络素养相较于一般主体的价值所在与相较于警察院校学生的特殊价值所在。

(一)网络素养的内涵界定

“网络素养是一种能够反映网络社会中人们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的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对网络具备基本知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思辨的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规范意识,将网络资源用于帮助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和为自身成长发展服务的能力。”[1]可见,一般认为网络素养的内涵需要从网络应用开发的行为模式与网络思想道德的意识模式来界定,即网络素养内涵的一般性分析是从网络意识与网络能力两个向度来展开分析的。

(二)网络素养教育是网络社会的发展需求

自从人类进入到网络社会以来,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人们的观念与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网络生活方式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全新体验,而且也导致人们对于网络产生物质依赖。网络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的不仅是机会与便利,也会有危害与困扰。所以,网络社会要求人们不能被动地接受网络的改变,还应该主动去调试自己的网络生活方式,尤其是应该具备与网络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知识、观念与能力。随着网络介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程度逐渐加深,人的网络综合能力也必须相应提升。当网络素养成为网络社会的一种发展需求时,网络素养也就必然成为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任务。如此,网络素养自然也就成为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素养不仅是高校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基础,更是高校学生适应网络社会与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条件”。[1]

(三)关于网络素养内涵的代表性观点

国外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学者麦克库劳(McClure)在1994 年首次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他认为:“网络素养是由两方面组成的,即知识和技能,具体的说就是网络知识的正确判断和应用,网络技能的有效使用,此两点是评价一个人网络素养好坏的肯定性标准。”[2]国外自出现网络素养的概念以来,其相关研究过程始终伴随着媒介素养、数位素养、信息素养等多个领域研究成果的影响。当网络素养的概念进入到国内后,国内也有一批学者对于网络素养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独特分析观点。较早出现的关于网络素养的论述认为“计算机时代的网络素养是指,一个人要有判断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3]自此之后,不断有学者在能力向度下继续发展扩充网络素养的内涵表述。

(四)网络素养内涵的发展

当前,网络素养的内涵表述已经从仅关注能力到关注能力与关注意识并重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网络素养的内涵分为三层含义:一是关于网络工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关于网络使用的态度与方法;三是关于网络发展的观念与精神。既要观照先在素质的激发显现,又要观照后天修养的积极培育。网络素养不仅要注重作为工具的网络应用实践,还要注重获得网络应用的技能与常识;不仅要注重网络的使用态度,还要注重网络的使用方法;不仅要注重对网络积极文化的价值认同,还要注重对网络消极文化的理性批判。如果按照网络素养内涵的一般性界定来分析,即从网络意识与网络能力两个向度来展开分析,网络素养的内涵可以表述为:网络素养是网络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网络意识与网络能力的综合。

三、网络素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研究网络素养,绝不仅因为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网络素养教育具有许多独特的价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价值的认识,不同的学科侧重点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网络素养的价值研究要紧紧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来分析。

(一)引领网络思想行为

网络素养不仅可以帮助人与网络科技建立有机联系,而且还可以在网络文化生活中帮助人实现符合历史条件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并寻找到网络文化继续朝着网络文明发展的方向。首先,网络素养能够提升人对于网络的认识能力与改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4]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网络素养不仅能够提升人的认识能力,还能够提升人的改造能力;不仅能够提升人对于物质世界的改造能力,还能够提升人对于主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其次,网络素养能够为网络文化发展指引方向与提升思想。思想占领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世界控制力。网络素养能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在网络空间内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指引功能。最后,网络素养能够为网络文明提供发展观念与发展路径。网络已经催生出一个崭新的公共社会生活场域,而这个公共场域发展的方向选择必然是网络文明。2017 年12 月4 日,教育部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 号,以下简称《实施纲要》)规划了“网络育人”体系,明确了创新推动网络育人的基本任务。“强化师生网络意识,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编制《高校师生网络素养指南》,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5]

(二)规范网络生活方式

因为网络素养强调人在网络社会生活样态下应当具有的素质与修养,所以网络素养不仅能够恢复网络的工具价值,而且能够规范人的网络生活方式。首先,网络素养具有指引人实现网络社会化发展的功能。网络文化宣示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人类社会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模式。其次,网络素养能够通过教化与规训促进网络社会规则产生。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获得一种新的生产力,其必然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最后,网络素养具有指引网络空间治理的功能。空间治理不简单地等同于治理虚拟社会,因为空间治理中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人具有现实社会性,所以空间治理中的人是现实社会性与虚拟社会性的统一。

(三)提升网络文化价值

“文化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照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提升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自身的不断“人化”,这是“人化”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环节、境界和成果。”[6]“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首先,网络素养能够对网络文化进行能动反映。其次,网络素养对网络文化具有调节和控制功能。网络素养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作用人的思想意识,使其得到提高和升华,改善其行为,进而增强适应社会行为能力的实践过程。最后,网络素养对网络文化具有保障和优化功能。网络素养教育对网络文化的保障是指对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使网络素养教育得以维系和存在,网络素养教育对于网络文化的优化是指对网络文化系统内各要素的完善和发展,并整合各要素的效能形成合力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8]

(四)有序网络科技发展

科技是人类达至文明状态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网络科技不仅为现实社会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风险。网络科技的发展既需要创新网络科技应用观念,也需要警惕网络技术社会应用带来的科技风险。首先,网络素养具有为网络文明提供科学理性与风险防范的功能,即科技观教育功能。其次,网络素养具有提升人的科技风险防范能力的功能。最后,网络素养具有提升全社会科技文明意识的功能。科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尽管科技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苦难,但技术进步毕竟提高了全人类的生存效率,并且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新需求。同时,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有着社会交往、政治参与等多种社会权利需求,这些也正是借助技术进步而逐渐扩大。人类社会实现文明进步,还需要人类自身提升科技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人类的科技行为,以适应科技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科技素养和科技水平都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人类求知本能和生存本能需要与科技高度结合。文明为人类所特有,新文明之后还会有更新的文明。人类社会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是科学技术与科技素养完美结合的成果。

四、网络素养教育的警察意识与能力价值

“网络”意指物质,属于物的客观世界;“素养”意指人的意识与能力,也指人的素质与修养,属于人的主观世界。警察院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对于警察院校学生的警察意识与能力培养具有独到价值。

(一)获取网络工具价值

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具有工具价值。网络素养教育即是在获得网络的工具价值基础上来实施教育,从而拓宽学生的信息渠道。首先,网络工具层级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技强警意识。警察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需要以网络为工具,实现网络科技强警,这就要求警察院校学生对网络工具建立起科学理性的价值观。既不能对网络科技过度依赖,从而否定公安工作的传统优势,也不能对网络科技心生畏惧,从而否定网络科技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效率提升。其次,网络工具层级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规范执法意识。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升不能拘泥于知网、用网,还要对网络工具心存敬畏,既要以网络科技进步促进公安执法能力的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防止和警惕网络科技带来的风险与危机。最后,网络工具层级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化意识。科学的物化意识即正确认识技术更新发展的意识。网络工具的出现既宣告了人类文化生活进入一种新样态,也预告了人类文明必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二)构建网络规范价值

警察院校学生的警察意识与能力教育,需要从规范意识培养,继而实现行为上的遵法守德。对于警察院校学生实施网络素养教育,可以从制度层面来发挥其网络规范价值,即实现其制度价值。首先,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要求采用针对性的规范制度来规范每一位网络参与人。警察院校学生作为一名普通网民,自然需要遵守这一规范,即网络素养教育可以实现普遍规范价值。其次,警察院校学生作为未来警察,不能仅满足于对普通网民的规范,还要从警察身份的特殊性来从严要求,突出对警察权的约束与对警察队伍形象建设的保障。最后,警察院校学生还必须具备与掌握通过制定制度来完善网络空间治理的意识与能力。网络文化的发展本身对于社会制度具有调整与发展的意义,作为未来公安机关的一员,必须通过网络素养教育在学习阶段通过网络素养的提升,掌握对于制度的适应与驾驭能力。

(三)实现网络文化价值

对于警察院校学生来说,文化层级的网络素养具有用网与融网的功能,提升警察院校学生文化层级的网络素养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首先,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解决用网过程中人的发展与网络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警察院校学生的知网能力较强,但是在用网时往往过于关注网络的工具属性带来的功能体验,却疏于对网络文化样态进行反思。其次,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解决融网过程中思想意识主导性与行为能力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建立人的思想主导性功能,在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以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为主导目标,通过教育制度来规范教育活动的运行不偏离这一主导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不断地接近这一制度目标,通过评价活动来实现教育活动的矫正,最终保障这一主导目标的实现。最后,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解决不断增长的网络参与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力的矛盾。警察院校学生对于网络工具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开始关注文化层面的满足,并且终将会关注文明层次的满足。

(四)满足网络文明期待

网络文化不等于网络文明。文明层级的网络素养价值着重体现在满足人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与思想关怀,这是网络素养教育的高级阶段。首先,文明层级的网络素养能够为警察院校学生指引方向与提升思想。警察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网络环境下的执法力量,其对网络素养教育的关注与认同,不仅促进了自身网络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公安实践的发展,构成了警察院校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良性发展。其次,文明层级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建立科学理性。文明层级的网络素养提升,可以培养警察院校学生胜任网络社会的科学技能与完整人格,从而实现在网络社会中的全面发展,这是警察院校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所在。最后,文明层级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建立网络发展理念与路径。网络空间因为公众皆可以成为网民,所以是公共社会的典型。网络文化朝着文明层级发展的过程,即是网络社会朝着更好的公共社会发展的过程。

五、网络素养教育的警察职业发展价值

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价值,从职业能力向度进行分析即是从警察职业能力向度分析,不仅是警察院校的职业特性决定的,而且也是警察院校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归属。职业向度的网络素养不仅注重对人的主观意识进行考察,而且注重对物质的客观环境进行考察,是人的主观意识在客观环境下的具体现实实践。即职业向度的网络素养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环境与意识的结合,是人与物质的结合,是物化与文化的结合。如果说文明层级的网络素养关注的是人类的未来终极发展方向,那么职业向度的网络素养关注的则是人类的现实实践。

(一)提升网络政治素养促进政治建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警察要忠于中国共产党,也必须突出政治建设,因此公安机关把政治建设放在了公安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提出了以政治建设促进公安队伍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政治建警战略。政治建警的战略目标要求警察院校要保障把提升学生网络政治素养放在网络素养教育的首要位置,从而有利于促进网络政治建警战略的实施。一是提高网络政治意识,不断提升使命担当能力。“公安机关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保证,这一工具保证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9]二是牢记宗旨意识,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思想。人民公安为人民是执法为民的具体诠释。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树立网络公共精神,提升服务奉献能力。在网络空间为公众奉献,在网络社会为公众服务,究其本质仍然是为人民服务。三是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抵制网络空间内的错误思潮。政治教育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决不允许网络错误思潮在警察院校肆意传播。

(二)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促进文化育警

网络文化不等于网络文明。网络文化是网络社会中人的现实生活样式,强调现实意义上人的活动,而网络文明是网络文化未来发展的样式,强调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理念。提升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网络文化育警战略的实施。首先,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能够丰富网络警察文化。“警察文化既不是整体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民主国家中,警察在维持秩序和执行法律时所面临的困境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10]其次,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能够拓展网络文化阵地。提高主流文化在网络社会的传播需要大力加强网络空间内的文化阵地建设。最后,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能够促进警察形象建设。网络文化为警察形象建设提供客观条件,也是影响警察形象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网络科技素养促进科技强警

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加强科技应用才能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有效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网络文明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建立科学理性的科技观。提升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能够有效地促进网络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从而有效助推公安机关的警务机制改革,促进现代科技在公安实践中的应用,提升警务实战效能。科技强警战略能够改变公安机关技术装备落后的局面,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水平的公安队伍。科技强警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公安机关的延伸。首先,提升网络素养能够促进网络科技认知。要消除警察院校学生对网络科技的认识误区,必须从网络素养提升抓起。其次,提升网络素养能够促进网络科技应用。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要求加大科技建设力度,促进网络科技推广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最后,提升网络素养能够预测科技发展趋势。网络信息科技提升了公安战斗力,但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没有止境。

(四)提升网络创新素养促进人才兴警

提升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创新素养,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在知网、用网与融网方面的能力提升,从而促进警察队伍的人才培养,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治网意识与能力,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突出公安队伍建设的人本发展理念。首先,提升网络素养能够促进警察科技人才培养。提升警察院校学生公安科技能力的培养,帮助学

生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公安科技创新人才,就是在为警察职业发展培养能力,从而为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输送合格人才。其次,提升网络素养能够促进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环境为公安工作提供物质条件,也是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对象。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网络空间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1]的治理要求。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公安机关要配合其他政府部门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11]最后,提升网络素养能够促进公安队伍建设中的人本发展理念。文明向度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警察院校学生建立网络发展理念与路径,而职业向度的网络素养更强调相对于物质环境的人本发展价值。提升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能够促进公安队伍建设中的人本发展理念,更好地把握网络创新素养与人才兴警战略中的人本价值,从而促进公安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增强人性化执法意识。

猜你喜欢
文明院校素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请文明演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漫说文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