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20-03-03 09:58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办刊学报栏目

吴 波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江苏连云港222006)

我国地方高校一般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提供办学经费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截至2020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 740 所,其中地方高校共有2 600 多所,因此,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学报是随着高校创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06 年东吴大学创办了《东吴学报》,其创刊号《学桴》发行,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随后,《复旦学报》《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南开季刊》等学报相继创刊,标志着我国大学学报进入萌芽成长阶段。从高校学报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高校学报在文化传播、学术推广、教育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21 世纪,我国教育部先后启动了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其总体目标是在5 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 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逐步改变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1]作为高校学报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学报应积极向“名刊”学习,向“名栏”看齐,在全媒体时代,着力创新办刊理念,探索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之路。

一、文献综述

笔者以“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特色栏目”“媒体融合”为主题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相关学术文章和学位论文有近百篇。吴海霞(2018)认为,在全媒体时代,传媒业提出了“服务为王”的理念,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地方高校学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也应该秉持“服务为王”的理念,为作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来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和硬实力;为地方提供全方位服务,来提升学报的软实力,通过多方努力,实现地方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2]。王全兴(2019)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摆脱旧有办刊理念的束缚,突破单一办刊模式,采取两条腿走路,用市场传播理念来武装自己,采取多元化融合发展,这既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又能提高其学术文化传播能力[3]。张旺玺等人(2019)认为,地方高校学报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办高质量学报的内涵和本质,积极走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以特色栏目建设为引领,不断优化稿件审校工作流程,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创新技术提高学报的综合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服务高校的学科建设,让学科建设与高校学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4]。王会珍(2019)认为,区域经济的热点和优势资源是打造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名片”,高校学报应积极组织地方高校有关专家、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企业形成学术共同体,依托地方经济,通过设置特色栏目,制定每期不同的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约稿,既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又办出学报的特色,形成“品牌”,以实现地方高校学报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互动共赢[5]。陈凤(2019)以《巢湖学院学报》“环巢湖研究”特色栏目为例,积极探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区域研究新范式,寻找到一条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发展新路径,不仅促进了学术期刊自身的发展,还为环巢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资源传承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也为地方高校学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6]李文革(2020)认为,新时代地方高校学报办刊出现了许多新要求、新变化,需要对传统办刊思路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反思,今后办刊必须坚持国家性、人民性、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地方性、行业性七个原则和本校化、本地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人本化、特色化、品牌化八个发展方向以及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栏目引领、依托平台、开放办刊、拓展职能、借鉴经验七个具体措施[7]。杨谨瑜(2020)认为,地方高校学报面临专业特色不突出、缺乏品质优异的稿件资源等瓶颈问题,要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地方高校有关专家、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形成学术共同体,依托地方经济,通过设置特色栏目,促进学报内容建设;把握学报发展走向,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有针对性地组织约稿,在反映社会热点、社会问题、贡献学术智慧的同时,又办出学报的特色,形成“品牌”,以实现热点现象和学术的共生发展、互动共赢[8]。

通过以上文献不难发现,进入全媒体时代,许多地方高校学报顺势而为,结合自身特点,从办刊理念、服务意识、特色栏目、服务地方、媒体融合、编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值得我们共同借鉴和学习。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分析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根源,积极落实解决的措施,实现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办刊理念亟待更新

地方高校学报依托地方高校办刊,办刊经费由学校下拨,并没有进行市场化体制改革,经济效益考核压力小。同时,与其他市场化经营的期刊相比,由于地方高校学报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为主,相对比较固定,因此,受数字媒体的冲击相对比较小,也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考核,充分保证了高校学报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方高校学报在如何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方面主观意愿不强烈,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在实际办刊过程中并没有予以实践。学报编辑作为专业技术岗位在地方高校所受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学报编辑部作为地方高校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也处于边缘化,甚至在有些地方高校中并非单设的部门,而是与高等教育研究所等部门合署办公,并没有充分体现学报的学术传播性和文化传承性。因此,许多地方高校学报仅仅作为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办刊理念沿袭多年不变,缺乏创新意识,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性不高。

(二)高水平稿源严重不足

地方高校学报是专门刊登学术成果的平台,有稳定的高水平稿源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地方高校与名校相比,在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也直接决定了地方高校学报在吸引高水平学术稿件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地方高校学报在现行的期刊评级体制下,与核心期刊、高水平期刊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作者在投稿时会优先选择影响力、知名度更高的学术期刊,形成了高水平学术文章大量流向国内外知名期刊的局面,影响力不强的地方高校学报无法吸引高水平的学术文章,也无法拥有稳定的高水平作者群。另一方面,我国在高校评审、学科评估、项目评审、教师职称晋升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标,尤其是学术论文方面以“C 刊”“SCI”等为标杆,片面、过度强调这类论文的数量,导致地方高校的教师将自己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优先向知名度更高的学术期刊投稿,许多地方高校学报高水平稿源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特色栏目特色不足

2002 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 号) 中指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9]。该意见下发后,迅速在高校学报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高校学报着力打造精品特色栏目,提升办刊水平。2004 年10 月,教育部先后下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教社政〔2004〕11 号)和《名栏建设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函〔2004〕54号)两个指导性文件,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提出了具体意见。截至2014 年,全国共有65 个栏目入选“名栏工程”。这其中也有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如:《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闽江学院学报》“闽文化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嘉兴学院学报》“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等等。于地方高校学报而言,打造精品特色栏目是提升办刊质量、扩大学术影响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高校学报在特色栏目建设中没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特色栏目的稿件质量不高,与其他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相似度高,呈现出“特色不特、栏目不新”的特征,需要引起重视。

(四)编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学报要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重要的保障。高校学报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般包含政治素养、专业背景、学科知识、业务素养、工作态度等方面。总体上看,地方高校学报编校人员队伍比较稳定,绝大多数都是有正式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背景、学历层次、职称等级都符合学报编校工作的要求,保证了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稳定。同时,受管理体制、经费审批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学报编校人员在知识更新、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培训机会不多,影响了编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媒体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地方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的路径

对于创新,习近平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0]。地方高校学报理所应当承担起文化创新的重任,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为文化自信贡献一分力量。

(一)更新思维,创新办刊理念

1.坚定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不改变

高校学报是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除了学术性之外,其社会主义期刊的性质是本质属性。我国地方高校学报要坚守这一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组稿、约稿、审稿、校对等业务工作中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出版的学术文章中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主动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地方高校学报要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办社会主义的学报。

2.顺应时代前进的方向更新办刊理念

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作为受众群体相对固定的高校学报要清醒地意识到数字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状态、传播目的、传播范围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理应顺势而为,主动更新办刊的理念。地方高校学报与其他学术性期刊相比,受众群体小且比较固定,发行量都比较小,发行模式单一,学术传播力不强。因此,地方高校学报要及时关注数字化出版发展方向,创新理念,改变传统的“封闭式”办刊模式,不能仅仅从投稿邮箱上等稿件,要把学报这一学术平台利用好,主动与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科研院所等取得联系,加强学术沟通,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专家座谈会等活动,与时俱进,获取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有针对性地分专题约稿,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只有不断创新学报办刊理念,才能引领学术研究的前沿方向,为地方高校学报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

(二)坚持“内容为王”“服务为王”,吸引优质稿件

“内容为王”是新闻传媒界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在1990 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为“为谁做传送不管,我就是要放上最好的内容”。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内容为王”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其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内容为王”已经成为共识,只有真实、权威、严谨的内容才能真正受到阅读者的认可与喜爱。作为学术期刊的高校学报,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坚守“内容为王”更为重要。新闻出版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后,许多出版机构借改革的东风,做大做强,整合了不少出版集团,打造出了一大批精品出版物。同时,也有个别出版机构背弃“内容为王”的原则,唯利是图,学术期刊功利化现象严重。作为地方高校学报要坚守为社会输送优质文化产品的宗旨,只要是观点新颖的学术文章,一定会被最快的方式加工出来,输送给社会[11],坚持“内容为王”,恪守学术至上。地方高校学报要加快优质稿件的审核进度,集中力量,以较快的时间完成稿件修回的工作,力求把优质稿件在第一时间刊登在学报,以广泛传播学术观点。

“服务为王” 是地方高校学报吸引优质稿件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学报要吸引优质稿件,必须有稳定的作者群体。作为投稿者,对于所投稿的学报都是经过慎重选择的,有些作者还在投稿信箱或平台上注明“专投”字样,表明自己对所投学报的青睐和信任。作为地方高校学报,要增强“服务为王”的意识,在发表过文章的作者群体中挖掘有潜质的优质作者,与作者就学术研究进展进行交流,通过“QQ”“微信”进行快捷联系,主动推送学报策划的征稿主题,及时解答作者提出的问题,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投稿的作者。同时,地方高校学报要加强对审稿专家平台的建设,通过专家研究方向进行统计分类并进行动态更新,根据来稿所属的学科进行专家推荐,让行家里手来审稿,提高审稿的针对性,杜绝出现“外行”审核“内行” 稿件的现象。最后,地方高校学报要加强对学术文章的数字化推广,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主动推送给目标作者和二次文献机构,还要注意挖掘其他目标读者,让学术文章最大范围地传播到目标读者手中,全方位扩大学术影响[11]。

(三)挖掘地方产业和文化,加强特色栏目建设

地方高校学报依托高校而办,首要的宗旨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所设置的栏目是根据高校的学科而确定,这是无可厚非的。同时,也使地方高校学报“千刊一面”,栏目设置重复,毫无特色。从2004 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实施 “名栏工程”,先后分三批评定了65个特色栏目,其中地方高校学报有32 个特色栏目入选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占比近50%,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提供了示范。如何把特色栏目办出特色是地方高校学报需要解决的问题,挖掘地方产业和文化无疑是正确的道路。地方高校一般居于知名度较小的城市,但是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关键在于选准切入点和长久地坚持。以笔者所在的连云港为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古称海州,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徐福、李汝珍、沈云霈等历史名人,连云港境内有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且是唯一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将军崖岩画,距今约7 000 年,有东汉时期的孔望山摩崖石刻,有古典名著《西游记》创作的原型地——花果山,还有奇幻小说《镜花缘》创作地——古镇板浦。连云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地方高校学报建设特色栏目提供了源泉,《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设置了“西游记研究”栏目、《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设置了“《镜花缘》研究”栏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设置了“连云港研究”栏目。除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还应该注重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笔者所在的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导向,注重加强与地方特色产业(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对接,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基于学校改革的实践,《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设置了“现代学徒制研究”“产教融合研究”栏目,刊登了我校现代学徒制和产教融合研究的最新成果,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四)强化媒体融合意识,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媒体融合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关于媒体融合,习近平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12]。地方高校学报要提高站位,强化媒体融合意识,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过硬思想素质和扎实编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一,要加强编辑队伍梯队建设。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13]。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队伍受体制、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编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地方高校学报要注重编辑队伍梯队建设,有计划地充实高学历的专业编辑人才,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有利于专业编辑人才队伍良性发展的机制,积极与所在的高等院校协调,保证编辑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岗位待遇,真正留住人才。

第二,要注重现有编辑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专业科目面授不少于24 小时。因此,地方高校学报要定期组织编辑接受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加强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政治修养、出版行政法规、编校技能、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在2019 年11 月参加了连云港市王尽美研究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一起热烈研讨,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王尽美的优秀事迹,考证了王尽美在海州的活动情况。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学报编辑部将其中一篇稿件《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海州活动考证》进行认真修改后发表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年第4 期,取得了热烈反响。正如文中所讲,连云港市开展王尽美的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对于连云港市历史名城的申报以及激励港城民众奋发努力,对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光辉事业,都会产生积极影响[14]。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学报编辑不但加强了人文素养,而且接受了思想洗礼,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栏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